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能化资金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解洪波

  2010年上半年,银监会正式颁布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包括《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以下统称为“贷款新规”)。贷款新规的出台,使商业银行对于企业“挪用信贷资金,转用其他投资”的做法有了一道法律的保护屏障。剖析贷款新规,复杂、规范化的程序对银行而言,可带来整体贷款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转变传统粗放式的资金运用模式,防范财务风险隐患。
  
  借贷环境严酷
  
  纵观2010年,信贷趋紧的局势正在形成。
  上半年,贷款新规的颁布被银监会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它的实质是管住了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自由支配权力。它赋予商业银行监督企业现金流的权力,尤其是防止信贷资金被企业挪用进入资本市场。
  贷款新规着重强调了全流程管理,一方面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合理的需求测算;另一方面注重贷后管理,进行跟踪监督。其目的在于确定流动资金贷款的额度和期限,以防超额授信;强化贷前贷后的管理、监督,控制信贷质量。随着贷款新规的颁布,不少企业无法像以往一样自由支配信贷资金了,这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水平来说是一个考验。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要求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审慎确定借款人流动资金贷款的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这会对企业现金流的长远规划能力提高要求,在企业管理操作层面上会有一些不适,复杂化的申请流程和贷后监管措施,加重了企业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同时,企业的项目采购、项目进程,很可能因为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发生拖延进而加大成本。
  天有不测风云,企业应对经营当中各种突发状况,也需要银行在资金方面配合,给予一定的缓冲余地。但随着贷款新规的发布,留给企业的这种周转空间无疑被压缩了。
  此外,在贷后管理上,“要求贷款人应评估贷款品种、额度、期限,与借款人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的匹配程度,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依据”。在企业角度来看,这也加重了企业不小的负担。
  如果银监会继续发布新政策落实对产能过剩行业、地方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企业的信贷紧缩政策,未来,信贷紧缩的格局将使企业运营的货币市场环境更加严峻。
  
  智能系统解围
  
  未来严酷的信贷环境对企业掌控现金流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实现系统性的资金管理,企业才能合规、精密、有效地实现经营。
  企业内部必须把业务各个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串联起来,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解决方案,或改进资金管理模式,最终向规范、精密、有效地模式发展。
  以往很多企业在融资的手段上面往往只会选择一种―贷款。现在借贷环境与之前相比,更加紧张而复杂,贷款资金也不可以随便使用,企业短期的拆借就受到了限制。
  资金的周转效率将直接影响集团企业的利润,其通畅与否将直接影响集团企业的生产运营,因而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控制,对于集团企业管理、控制、协调各职能部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集团企业自身的结构特点及不同状态要求,可将资金管理系统大致分三种类型:
  1在资金管理初级阶段或集团总部控制力相对比较松散的集团企业,企业需要先解决集团下属成员单位资金信息透明的问题,选择“了解”模式相对比较适合。
  2对于集团总部控制力相对严密,但管理层次较多、业务复杂的集团企业,比较适合“使用”模式,可以统一调剂集团沉淀资金,但不参与各下属企业资金使用计划。
  3在集团总部控制力相对严密,管理层次较明晰、业务单一的集团企业,适合使用“监管”模式,在此模式下,企业全部资金支出计划都必须上报集团资金管理机构,集团资金管理机构审批同意后,再按计划将资金下拨给集团下属成员单位进行支付。
  智能的资金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资金的状态和动向,有效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贷款和产生的财务费用,同时还可以挖掘企业内部“沉淀”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高企业资金效率,并且减少企业贷款申请的精力投入。
  集团企业在规模壮大过程中,降低成本、整合资源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一些大型国企本身拥有稳定的业务来源,受外界因素波动的影响较小,但也存在加强内部管理水平、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压力。特别是,在国企逐步引入对负责人在任时的EVA考核之后,注重资金成本,向企业内部管理要效益,更成为企业负责人寻求企业价值增长的途径之一。
  
  智能化发展趋势
  
  企业管理者要想随时且一目了然地对企业资金的长短期流入流出、银行存贷、收益及债务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控,如不借助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今天,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已不再局限于片面的机械代工,已经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资金管理平台已经可以为企业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资金管理分析。即使遭遇再大的经济调整周期,企业也能通过内部资金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调配资金、防范风险,化解或降低风险损失。
  其智能化表现体现在4个方面:1.了解资金动态;2.集中使用资金;3.控制风险;4.运作资金以促其增值。
  近年来,政府对企业信息化工程持大力支持和推广态度,让许多集团都顺势通过集中的IT系统建立了资金管理体系。但是智能化的资金管理,必定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和最佳实践基础之上,并且是可以自动、实时、高效地管理和利用资金的信息平台。
  如果说金融危机、政府调控是外力,那么中国企业信息化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则是不可阻挡的内因。
  未来的集团资金管理系统应该是结算、融资、票据、风险控制、财务公司运营、供应链金融有机结合的一个完整协调的整体智能化平台。集团企业的壮大之路必定是以资金管理为纽带,对企业的整体现金流进行管控;对集团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发挥集团规模效益的集约化经营之路。
  实现了资金业务的实时管理和动态监控,就可以为各级管理者提供动态的资金信息和决策依据,使传统的财务控制从月清月结、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前及事中控制,从而加强了对各成员单位的控制力度,防范资金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大型集团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需求明显增加。而2010年政府信贷调控力度的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使得资金环境不容乐观,这就促使了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对资金管理需求的集中爆发。对中国大型集团企业来说,这是个调整过渡的时期,同时也是提高效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契机。
  资金管理系统将极大促进企业从粗放式、消耗型转向创新型、精细化运营的进程,成为中国企业改善内部基因并完成蜕变的助推器。
  (作者系中软协财务及管理软件分会资金管理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0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