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厚芳

  摘要:在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指引下,职业教育在我国深化发展。而中高职衔接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中高职衔接中显现出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人才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相关的人才结构与内涵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逐渐凸显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我国而言,中、高职院校一直作为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以及企业输送大量职业技能型人才。历经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 中职学生毕业后, 通过中、 高职衔接,进入高职进行更高一层次的学习已成为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但综观目前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中、 高职衔接在课程体系、人才标准的系统性和递进等方面显现出诸多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中显现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衔接不畅
  1.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重复
  在对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料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中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上都存在着较大比例的重复现象。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为例,通常,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学过相关内容,然而在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时,高职院校的开设课程中往往还包括了类似课程,其中教授的内容甚至是教材都存在着雷同。重复的学习任务影响了学生在高职阶段的学习热情,同时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并降低了教学效率。
  2.基础文化课脱节
  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以普高生和对口单招生共同组成,高中时期的不同学习背景和能力目标导致这些学生在高职阶段的学习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就中职学生而言,在高中阶段已长期忽视基础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在重视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课程学习的高职阶段,许多中职学生在学习上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甚至排斥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
  3.专业技能倒挂
  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一直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中职教育历经了长期的发展和实践,在学生技能培养方面有着相对较为科学成熟的体系。以会计专业为例,点钞、珠算、手工账等基本技能在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有着较为完整的且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相反,高职院校在技能的培养方面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劣势。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思维导致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仅浮于表面的深度,却忽视了学生最基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反而在高职院校学生之上。
  (二)人才定位缺乏标准
  1.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在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指引下,中高职教育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隶属于同一类型的不同层次教育。而就现状而言,我国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上存在的较高的相似性。近年来,在单招政策的驱动下,部分中职院校为了一味追求学生的升学率,逐渐偏离了培养导向,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同样的,在高职学校的教育理念中,偏重学术理论学习的思维也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目标定位和方案设置。
  2.职业标准模糊
  由于中高职院校间缺乏体系的衔接和目标的递进,因此在职业标准的设置中无法清晰区分中高职院校间的职业差别,从而导致中高职院校在职业标准的定位中模糊不清。大部分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的职业定位均为培养财会专业技术人才,因而在职业岗位的定位中均以会计从业资格以及初级职称作为职业标准的设置,这势必直接导致了中高职院校在标准设置中互相独立,缺乏连续性。
  二、中高职衔接的改善对策
  中高职衔接中各项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然而如何切实有效的解决衔中的各类问题,并非是简单易行的。课程体系的衔接、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职业标准的递进,都需要全面系统的协调和改革。
  (一)统筹教材建设改革
  在解决专业课程重复的问题上,教材的合理构建可以大大缓解这一问题。由于中高职隶属于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关于中高职衔接的建材建设,仅靠某一个单一的部门无法完成整体衔接的教材统筹。这需要教育部门自上而下的统筹设计以及根据地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材开发。在顶层设计上,教育部门依据中高职教育的不同阶段特征,进行教学项目的统一设计和规划,将知识点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使中高职在专业教学中各有侧重点及衔接性。同时,各不同区域的中高职院校可依据本地区的经济特色及产业发展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让学生在广泛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更具备地域实用性。
  (二)全面贯通人才方案
  部分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思路不够清晰,职业标准的选择相对较为模糊。就会计专业来说,中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职业培养方面缺乏清晰的界限。对于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其相适应的职业标准理应不相同,因此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时需进行完备的调研。
  首先对于人才需求方面,高校需要对相关区域的用人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了解企业对于相关人才的专业及技能需求,并及时跟踪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就业质量。其次,中高职院校间应该对于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教学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和探讨,通力合作,互通有无,真正做到人才方案的衔接性和系统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中高职衔接中的显现出的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中高职教育理应上下贯通,融为统一体系。职业教育更应切合行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阶段性划分,真正做到衔接和递进。
  参考文献:
  [1]舒岳.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讨―基于中职衔接角度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3(7).
  [2]周经纬. 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财会教育,2012(12).
  [3]周大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设计与思考[J].职业教育,2013(3).
  [4]刘育锋,周凤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2015年度研究课题《SISO会计与审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JG-201506)阶段性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23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