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部门绩效预算考核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宁

  【摘要】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财务管理也就必须紧跟学校事业发展的步伐,为促进学校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文章基于高职院校部门预算管理的现状,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对高职院校部门预算管理问题进行初步研讨,对高职院校预算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绩效考核
  
  一、绩效预算简述
  绩效预算的理论最先用于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考量,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最先进行实践,绩效预算的核心是强调预算必须与中长期战略计划相结合, 强调整体目标为导向,用绩效目标作为约束手段,以绩效责任换管理自由,在强调高层管理人员对支出总量进行控制的同时,将自由使用预算资金的权力赋予基层管理者,在预算制度中实现目标和结果、产出和激励的直接挂钩。绩效预算的特点就是根据事业规划确定预算指标,按照预算指标计算成本,依照成本分析效益,最后根据效益来衡量业绩。高校的绩效预算在我国正处于研讨阶段,而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又呈现集中财务管理的特点,因此在现行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实行绩效预算的初步考核可以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建立全面绩效预算管理体制奠定基础。
  
  二、预算管理中沉淀的问题
  (一)全员理财的观念淡薄
  预算是未来一个时期的计划,需要由财务或非财务数字来说明未来预计的结果。按照《高等教育财务制度》中的定义,高等学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实际上预算是由各部门共同参与组织、执行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它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需要全校所有部门共同参与。目前,受狭义预算概念的影响,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部门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就是一堆财务表格和用款指标,与业务单位关系并不大,全员参与的意识淡薄,他们并未认识到预算的数字反映的是学校和各部门事业发展的计划、执行与结果。
  (二)缺管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大都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预算的编制,各部门按照学院整体预算编制工作部署,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关的数据,编制预算建议计划表,财务部门汇总后报学院党政联席会审批后执行。在整个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学院财务处起主导作用,党政联席会只是形式上听取汇报进行审批,并不参与预算的实际编制过程。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如预算管理委员会来统筹协调、组织、考评整体的预算工作。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预算管理从某种意义讲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在实际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各部门都会在经费指标上进行博弈,不停地找领导找财务部门摆出很多困难与资金需求,拼命要求增加预算拨款数,极力扩大部门预算支出的审批金额,但另一方面却很少进行减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考虑,存在普遍的资源浪费、资金使用低效率现象。正如资源稀缺规律所指出的:与需求相比,社会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换句话说,人们所希望拥有的东西总是多于社会所能提供的,资源稀缺反映到高校预算收支管理上,就是财力不能满足支出的需要因而有一个节约和提高效率的问题。
  基于如上所述,高职院校必须从现实条件出发,加强预算管理与监督,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引入投入――产出理念,实行部门绩效预算管理,才能够使财务管理跟上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步伐,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实行部门绩效预算管理的条件
  (一)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必须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职能,委员会委员要定期轮换,使学院各单位、各部门都有机会了解参与学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预算管理委员会要采取座谈、听证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充分调研,对各部门的预算计划目标、评估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审核;核定各部门年度用款总额;定期召开例会以讨论预算执行情况,对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作出决策;对预算项目的调整与否进行讨论并作出决策;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并与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的分配挂钩。以便进一步从财务的视角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方面的业务活动进行的管理和监督。
  (二)信息公开透明
  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是实施绩效预算的基本条件。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管理层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信息公开和各部门的参与程度可以进一步强化各部门责任感。信息公开与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实施绩效预算的效果。同时以数量化的信息来描述绩效目标是实施绩效预算的基础。
  (三)加大领导支持力度
  领导的强力支持是绩效预算运行的重要保障。整个绩效预算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都需要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制度约束的有力保障,在编制预算前期,学院领导要出面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和协调;在绩效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要求控制支出总额;在部门支出总额决定以后,必须督促各部门坚决执行预算。财务部门作为实施绩效预算的管理者,既不能放大自己的职能,又不能推卸自己的职责,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各部门加强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绩效评估和绩效预算制度。
  
  四、部门预算绩效考核方案的初步设计
  高职院校通过实行部门预算绩效考核方案,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部门绩效目标综合考评,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并为建立全面的绩效预算管理体制奠定基础。
  (一)考核原则
  1.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原则。绩效考核工作由学院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财经处统一组织,归口主管部门、各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具体实施。
  2.客观公正原则。绩效考核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旨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考核工作采用规范的程序和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力争准确、合理地评价部门预算支出的绩效情况。
  4.分类评价的原则。根据资金的使用性质及部门的业务性质对资金的使用效益分类进行绩效评价。
  (二)考核方法
  部门预算绩效考核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综合评分法,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科学分配不同的权重算出各部门的绩效得分,最后按各部门绩效得分高低于每年3月份公布上一年度考核结果,评出预算考核先进单位给予现金奖励并在下一年度预算安排上给予倾斜。
  (三)考核职责分工
  1.财务部门在绩效评价中的职责:制定绩效预算评价工作办法;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部门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审定各部门拟定的绩效评价内容、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评价方法及实施办法;对各部门的绩效评价效果进行补充调查和再评价;对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直接进行绩效评价。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部门单位及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的总体情况。
  2.项目资金主管单位在绩效评价中的职责:组织开展所主管的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资金使用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拟定所主管的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内容,制定相关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评价方法及实施办法;对所主管资金使用部门的绩效评价效果进行补充调查和再评价;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所主管的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情况。
  3.各部门在绩效评价中的职责:拟定本部门的绩效评价内容,制定相关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评价方法及实施办法;具体实施本部门的绩效评价;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本部门绩效评价情况。
  (四)部门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由于绩效预算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对绩效预算的考核指标进行粗略的初步设计,从领导重视程度、预算执行的规范程度、收支完成情况、支出执行情况及专项经费的使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高职院校在实践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的现状与特点进行进一步完善。部门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部门预算实行的现状,对高职院校部门绩效预算的实施进行了初步的研讨,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粗略设计了考核方案。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设计了较为简便易行的指标体系,希望能为高职院校部门绩效预算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孔志峰,绩效预算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2.
  [2] 李淑宁,聂保清,胡周娥. 以绩效为目标,加强高校预算管理 教育[J].财会研究,2005(4):27-30.
  [3] 耿淑荣.试论全面预算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财会研究,2006(1):16-17,39.
  [4] 徐荣娣,吴介军.引入绩效考评机制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7-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7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