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二级预算管理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亚莉
【摘要】 高职院校预算管理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加强二级预算管理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资金保障作用。但目前高职院校的二级预算管理存在预算管理意识不强、资金使用随意性强等问题,需要强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意识、加强预算管理监督、进行预算执行的绩效考核。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二级预算; 管理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和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为4 000~5 000人的院校已非常普遍,有些学校甚至已超过万人。要管理这种规模庞大的学院,无论是在管理力度上,还是在监控力度上一级管理体制都难以做到,实行二级管理成为必然。当前高职学院的办学经费除了政府拨款外,还有按国家规定收取学生的学费、住宿费;非学历教育办班及技术培训、服务收入;社会和个人捐赠;融资贷款等。因此,如何加强二级预算管理,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是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二级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行二级预算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从集权管理模式向分权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高职院校在二级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主要暴露出以下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落后,缺乏科学的论证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规模扩张后原有的管理模式难以为继,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有限,不可能在每个二级单位配备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且大部分二级单位领导又并不完全懂财务,对预算管理的意义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在编制部门经费预算时随意性较大,对实施项目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各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都是凭自己经验估算,缺乏科学性,上报的预算项目内容较粗,没有考虑到学院的长期发展战略,降低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二)预算内容不完整,缺乏全局观念
学院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一般操作模式是由各单位申报下年度预算收支计划,交学院财务处汇总,然后经院党委会议审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二级部门往往从本单位利益出发,从小团体利益出发,截留收入,没有将所在二级单位的自筹收入纳入学校统一预算收入,而且各部门只强调自身发展需要,忽略全局协调,部门与部门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争夺资金的现象,造成有的项目超预算,有的项目经费过剩,各部门实际收支与学院预算偏差较大。
(三)预算执行随意性大,缺乏约束力
重编制、轻执行,预算执行弹性较大,预算执行进度没有控制,对预算执行结果缺乏奖罚机制。由于高职院校二级预算管理起步较晚,二级部门的预算管理意识不强,资金随意支出现象比较普遍,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年初无预算的项目,年内有支出,造成过度开支,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从而造成资金缺口。有些年初有预算,但项目没开展,造成资金结余,到年底时想尽办法把钱用完,使预算执行偏离计划轨道,由于预算和执行没有统一对应,造成预算失控。
(四)预算管理滞后,缺乏严肃性
主要体现在学院内部预算指标下达时间滞后。一些高职院校的年度预算指标在四、五月份才下达到各部门,这时候预算年度已经近半,将近一半的经济业务已经发生,而在年初学校基本处于无预算的状态,预算管理成为了事后控制,失去了预算编制的作用。其次,学院财务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只对二级单位进行总量控制,并未要求二级单位编报具体经费使用计划,无法落实对具体支出项目的控制。预算执行缺乏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措施,使得预算执行流于形式,造成编制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二、加强高职院校二级预算管理的对策
针对当前二级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笔者结合实践工作,提出如下对策。
(一)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高职院校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初期准备不足有关,因此必须规范各项基础工作,收集、整理各种基础信息与数据,确定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年度工作目标,根据支出范围、开支标准,对本部门的年度预算支出进行准确的分解。基本支出预算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一般公用经费,均采用定员定额标准编制。人员经费开支属于刚性开支,没有伸缩性,人员经费的定额标准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和学校酬薪分配方案核定;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可以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资产的占用量核定;项目支出按轻重缓急原则安排,对专项经费建立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高职院校的二级预算,应当采用科学灵活的预算编制方法。部门预算采用零基预算法,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申报的预算,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认真进行分析、测算评价;人员经费可以采用增量预算法,专项经费实行滚动预算。在编制预算时,要求二级部门的负责人全程参与,.通过二级预算的编制、执行,使各二级部门重视预算管理,按预算办事,树立预算管理的意识。
(二)规范财务预算编制程序
高职院校财务处一般都是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财力,贯彻“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程序。财务处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进行审核汇总后报送学校讨论,安排下一年度经费预算,审定后再及时下达给各部门执行,财务部门应及时编制财务预算。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时间多为9月份,10月份即可根据一学年的收入预测出来年的事业收入。而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一般较晚,下达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存在预算滞后问题。为解决预算滞后问题,可根据学校人数、工作量的变化以及下一年度的事业发展规划等,考虑财政拨款可能的增长速度,在11月份预测出来年的财政拨款数,作为财政补助收入。争取在每年的12月份上旬拿出财务预算草案,交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年底前,按预算批准程序批准下达,作为来年的财务预算试行,待财政补助收入预算来年3月份最终确定后作调整,再正式实施。整个预算流程不能超过两个月,保证在每年年初将预算资金分配到位,保证各部门及时安排、使用。同时提高预算意识。各部门编制预算时项目必须细化,在总项指标下设具体的分项指标,每个预算项目要注明具体内容、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例如: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有的项目支出没有预算控制,使用随意性较大,支出内容上不够规范;有的认为这笔经费归我使用,财务部门无权过问支出的内容。每个项目必须要有项目预算,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开支范围和项目进度执行,科研项目经费应用于与该项目有关的科研业务费、人员经费和管理费等各项合理支出。
(三)加强预算管理的监督
成立预算管理专门机构,保障财务预算机制的有效运行。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分管财务的院长担任,委员由二级部门、财务、审计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财务处,以财务部门为主导,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预算管理制度的拟订,科学合理分配各类经费,年度预算项目审定,年度内预算调整,分析与考核预算完成情况等,起到管理、指导、协调、服务、保障、监督、评价的作用。各二级部门根据学院的办学特点,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目标,结合本部门发展的长、短期目标进行编制、实施和管理,确定二级部门预算管理目标。高职院校的财务部门对各二级部门上报的预算的合理性、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核,严格按制度合理安排本部门的支出。对于专项经费支出,严格按照预算项目执行,必须有归口领导审批,实行专款专用。财务部门对报销的单据、费用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予以报销,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和管理的作用,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校园网)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电子信息网络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从而进行传递和调用。将经过处理的会计信息共享到校园网上,各部门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查询本部门的会计数据,实时了解预算的执行情况。
(四)强化预算的绩效评价,建立二级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用投入产出的质量来考核。从服务教育、学生素质、科研成果等方面出发,用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等。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指标来反映。定性指标如管理水平、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学生满意度等;定量指标如预算完成情况、专项进度情况、科研成果获奖情况、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利用率、就业率、投入产出效率等。开展横向和纵向分析比较,考核资金使用效果。通过绩效评价反映该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业绩,利用评价结果发现管理过程中的不足,提出解决办法,促进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预算执行进度完成较好、绩效突出的部门给予表彰,与预算分配结合起来;如果绩效评价高,则下一年度预算可以安排更多的资金。加大绩效评价工作力度,完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实施对重点项目进行独立评价。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先由部门自评,然后由监察审计部门根据考核的相关制度负责预算绩效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预算执行的重要评价指标,并作为编制预算的依据。为了保障资金分配的科学性,避免经费申请部门之间讨价还价,在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加强预算执行力度。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预算管理工作和预算执行结果与高校内部的干部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通过考核与奖惩,充分调动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五)创新财务管理体制,推行二级单位委派会计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一级财务机构向二级学院直接派出委派会计,委派会计由一级财务机构直接管理,独立行使高职院校会计核算监督和管理权。同时,为保证高职院校预算的良好执行,必须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中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把高职院的全部收支作为预算统一管理的对象,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和管理要求。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不编赤字”原则,强化收支两条线,各二级单位的自筹收入均应纳入学校统一预算,制定一套有效的收入上交和经费返还的制度,综合全面地反映学校整体财务收支情况。
(六)加强预算管理培训
由财务部门组织定期的座谈会,按照预算执行工作的指导意见、一般预算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建立预算执行分析例会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抓好制度政策的贯彻落实。强化各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预算管理意识,同时对已经发生的收入支出数据按月反馈给各部门负责人,并且分析,让他们已使用多少,剩余多少,资金缺口多少,专项资金使用进度如何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心中有数,防止年底集中开支。财务部门提出预算执行中可行性建议,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明确各自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职责和权限,各部门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预算执行进度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财务部门要将这些信息及时上报给学校管理层,以便学校领导能及时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学校的资金流向,为决策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三、结语
随着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加强二级预算的管理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程度,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学校二级预算管理体制,明确预算执行的范围和具体规定,强化高校预算的严肃性、有效性、可控性,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工.政府预算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79-181.
[2] 杨世忠.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及其评鉴模式与方法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114-115.
[3] 王秀芝.部门预算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7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