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建华

  【摘要】 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外环境变化使财务绩效评价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必需的工作。财务绩效评价可以理解为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一定的标准(非市场),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高校财务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促进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财务绩效评价是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构成的体系。文章详细分析了高校财务绩效体系构建及相关应用。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财务绩效; 层次分析法
  
  一、财务绩效评价背景
  
  自1998年扩招以来,高校理财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办学活力大大增强、筹资渠道多元化、学校功能多样化、财务收支快速增长、会计计量及确认日趋复杂等等,对高校资金及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成了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费的不足及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科学地考核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对促进高校更好地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等院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与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不一样,企业的经济效益表现为成本与收益之比,而高等院校产出测算比较困难,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很难对其进行经济效益考核。我们引入了“绩效”概念,绩效在英文中使用performance一词,中文也译为业绩、效绩。绩效应该是效率、效益和效果的统称。本文中财务绩效就是指运用“绩效”来衡量高校财务活动,反映高校的财务效率、财务效益和财务效果,体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就是用一定的方法对照非市场标准对高校财务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反映高校教育资金投入而产生的效果、效率、效益,评价高校资金使用和产出效益状况。
  
  二、财务绩效评价现状
  
  目前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处于起步阶段,财务绩效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财政性资金和非税收入资金、其他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未能跟上财政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首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中普遍存在“重投入,轻产出”、“重使用,轻效益”、“重分配,轻监督”等现象,绩效评价观念缺失,导致了高校在日常运行中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浪费共存、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有效利用率低共存,教育资金困难与教育支出效益低下共存、教育支出结构不甚合理等问题。
  其次,绩效评价体系缺乏完整性、规范性。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应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目前国内高校绩效评价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在评价标准上大多采用计划标准和历史标准进行纵向比较,缺乏与其他同类院校的比较。评价方法方面,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通常只用到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等有关财务分析方法。评价主体不明确,目的不够充分,为评价而评价,忽视评价的导向、规范和激励功能。在评价客体上界定较为模糊,笼统地将学校自身作为评价客体,未作进一步的细化,评价客体界定不明,必然导致评价指标的不明确。
  最后,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配套不完善。一般高校尚未制订有关财务绩效评价方面的文件,学校进行财务绩效评价缺乏文件支持。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缺乏应有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财政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无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报告制度的相关政策、办法出台,高校绩效监督的机制也未建立。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绩效考核实际操作在规范性、严肃性上存在一定欠缺,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评价结果。总而言之,当前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完善和规范。
  
  三、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准确、客观地揭示高校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的评价,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高校财务评价结果,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持。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确定财务绩效分析的基础、评价的主体、内容、选择评价的标准、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选择适当的方法。
  在构建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之前,首先需要理解评价的基础――高校财务报告,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主要来源于高校的财务报告体系。高校财务报告中年度决算的报表信息量最为丰富,口径的一致便于各高校间直接比较。年度决算报告主要由概况介绍、会计报表及其补充信息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明细表、支出明细表、其他附表等。
  (一)评价内容确定
  要对高校进行财务绩效评价,财务报告是基础,要从财务报告中分析什么,就成了评价的内容,也就是从财务报告中解读学校财务活动及所产生的结果,评价内容可以概括为财务的效率、效益、效果。财务效率可以理解为高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它综合反映了高校资金潜力的发挥程度,具体包括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财务效益指资金投入后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反映高校事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反映校办产业的产业效益、反映对外服务及科研经济效益的服务效益。高校的财务效果是指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和其他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反映的是学校综合实力及获取收益的能力,也是高校实现本身职能的外在表现。评价高校财务效果可以从以人才培养能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及学校获得经费能力等几方面分析。
  (二)评价指标选取
  指标是对评价内容的具体反映。诸多因素决定了高校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不能用任何一个或几个单一指标来进行,而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的指标体系。在具体实施财务绩效评价时,应尽可能采用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考虑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内容及其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目标层: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综合反映高校财务状况与绩效。准则层: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高校资金筹措能力,反映高校自身筹集资金发展事业的能力。主要指标来源于财务效果中反映学校获取经费能力的相关内容。第二,资金运用效率,反映高校的资金运用效率,主要包括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主要指标来源于财务绩效内容中的财务效率。第三,资金运行绩效,反映高校运用资金满足社会需要、提供人才、科学成果、服务社会的质量和效果,指标内容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衡量,结合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分析。第四,财务发展潜力,主要反映学校财务的安全性指标及反映学校增长的成长性指标,财务发展能力是否把资金用于长远发展,提升学校地位和扩高校校影响上。由于学校产出测算困难及投入产出关系的模糊性,很难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准确计量。本文将财务效益、财务效果的部分评价内容用资金运行绩效进行替代,与资金筹集能力、资金运用效率和财务发展潜力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高校的考核。
  指标层:反映准则层内容的具体指标,笔者选取25个指标,其中反映资金筹措能力指标4个,反映资金运行效率指标7个,反映资金运行效益效果指标7个,反映高校发展能力指标7个。指标体系如表1。
  (三)评价方法及应用

  目前有关绩效评价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思路不同,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解决的问题也有所区别。层次分析法(AHP)相对于其他的评价方法,指标权重的设置首先需要依据专家对同一层次两两指标进行判断,再通过矩阵的综合运算得出,这种指标分层次进行决策判断和分析的特点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多目标、多层次特点一致。但是,层次分析法对于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和转换问题关注不够,需要借助相对化处理,所以,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可行的方法是: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指标权重设置等问题,同时用相对化处理方法解决指标设置的“量纲”问题,再用综合评分法确定财务绩效评价模型。
  以北京某高校为例,财务绩效评价主要有以下步骤:
  第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按照AHP的分层思维,把财务绩效评价确定为最高层,用A表示,将资金筹集、资金运用效率、资金运用绩效、财务发展潜力确定为中间层,用B1,B2,B3,B4表示,将具体指标列为第三层,用C1,C2,C3,C4……表示,在结构模型中,各层次的指标支配下一层次的相应指标,同一层次中各指标相互独立,高校财务绩效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实际上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层次结构。
  第二,构造判断矩阵,AHP引入了相对重要的比例标度。这样两两指标间通过专家意见,利用比较标度,形成了一个判定值。全部指标经过两两比较之后,形成了一个判断矩阵,见表2。
  表2中,Bij表示:对A而言,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示,Bij用常数或1、3、5、7、9或其倒数表示。表示的具体含义以T.L.Saaty的标度法表示。
  第三,专家评判,专家评判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德尔菲法,其特点是依靠专家的经验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并在不断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北京某大学财务绩效评价中在专家的选择上综合考虑到包括职称、职务、工作性质、专业等各方面情况。
  第四,计算权数单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是本层次所有因素相对上一层次而言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基础。经过专家评判和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指标层相对于上一层次的权重。资金筹集、资金运用效率、资金运用绩效、财务发展潜力等准则层所占权重分别为0.2、0.25、0.3、0.25。
  第五,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在指标体系确定之后,为了解决各指标不同量纲(计量单位)无法进行直接汇总的问题,一般在完成数据数据收集后还需对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影响的处理,这就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第六,确定评价模型。首先,选定标准值。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将直属高校相关指标的平均值确认为标准值目前是一个过渡选择,而且也是可行的,平均值反映了直属高校绩效指标的总体水平,剔除了高校的规模、地域、学科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以后可以参照国有企业绩效标准建立起高校相应权威的行业绩效标准。标准值赋分将综合标准分定为100分,例如,准则层B1对于财务绩效A的权重为0.2,计为20分,指标C1相对于B1的权重为0.3,在B1中计为30分,在A中计为6分。权重越大,评分越高。其次,确定最高上限分和最低下限分。为了尽量避免个别指标异常对评价结果造成不合理的影响,在给每个单项指标评分时,分别规定了上限分和下限分。上限分按各指标的标准正常分的1.5倍计算,下限分按其0.5倍计算,例如某指标为正指标,实际值为0.3,标准值为1.0,该指标标准分为10分,则实际得分应取下限分5分,而不是3分;然后,计算相对比率,再计算计算某一指标得分:该指标权重分×该指标相对比率;最后,用下面列示的财务绩效总评分模型计算高校财务绩效得分情况。
  上述表达式中,n为指标评价体系中准则层个数,在大学绩效评价中该值为4,m为某一准则层下具体指标数量,B'i代表准则层Bi的相对比率,WBi代表该指标在目标层下的权重分,C'j代表指标Cj的相对比率,WC j代表该指标在准则层下所对应的权重分,通过加权综合求和计算出评价对象的最后得分。
  为了直观地体现具体评价结果,便于财务绩效评价主体对结果的正确解读,借鉴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等做法,本文采取分值段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具体分五种类型:见表3。
  利用高校财务绩效总评分模型,计算出北京某大学的2009年财务绩效得分为89.81(见表4),参照表3财务绩效评价等级评分表,F大学资金运行绩效得分水平为良,处于C级水平,财务绩效属中等偏下,财务发展潜力不高、资金筹集能力有待强化。
  构建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就是为了对高校财务进行评价,客观反映高校的财务绩效状况,得出评价结果,从评价结果中找到影响绩效水平的指标和资金流动环节,最终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周复,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S].1998.
  [3] 朱志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 王化成.企业业绩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张少春.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6] 张和生,高天武.高校财务绩效考核研究[J].市场周刊, 2006(12).
  [7] 张重.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可行性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8] 李云.建立高校财务综合实力绩效指标体系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8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