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成长期企业构建稳健财务机制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恒山

  【摘要】在现实中,因追求短期效益、盲目扩大举债规模而陷入被动局面的企业案例屡见不鲜。本文就企业构建稳健财务机制作了深入探讨。
  
  处于成长周期中的企业,需要有合理、稳健的财务机制作保证。过度负债,会影响企业的成长,以至陷入财务危机。
  
  一、过度负债的原因
  
  从许多高成长企业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过度负债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通病。由于举债规模过大,举债方式不当及负债结构不合理,都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一)战略需求效应
  当企业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阶段,企业战略布局受“做大、做强、做优”驱动,一般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表现为巩固现有市场地位,进行横向扩张,实现规模扩张,或者纵向扩张,实现企业价值链延长。企业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扩张,经常快于其内涵质量的扩张,引起资源紧张,出现程度不同的资金供应短缺。为此,成长期的企业为了实现迅速扩张的战略目标,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的策略。
  
  (二)组织放大效应
  许多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采取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模式。这类模式债务放大效应又十分明显,母子公司除保留原有业务联系和资金融资渠道外,还可以获得母公司再分配的业务或资金。
  
  (三)财务不透明和内部相互担保
  由于内部管理机制和利益相关的原因,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最常见的问题是各自为主,财务不透明,内部关联企业间相互贷款担保,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判断的难度,也给企业财务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从而造成企业整体负债不断提高。
  
  (四)债务与资产的结构性错配
  最常见的问题是短债长用,短筹长贷。企业将短期债务用于投资回收期限较长、投资数额较大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造成流动比率降低,形成短期偿债的隐患。
  
  二、警惕财务危机
  
  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任何企业客观上都存在着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认识容易诱发财务危机的有关因素,提高危机防范意识,对于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经营持续亏损
  企业在迅速扩张过程中,由于内部战略决策、人才储备、经营管理等受到严峻挑战,会引起经营亏损。如果企业只是短期亏损,只要亏损额小于折旧,未必导致债务偿付困难;如果持续亏损,则将造成企业净资产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大大削弱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而导致企业不能将短期债务偿还;如果企业亏损到资不抵债的地步,将意味着企业丧失偿付能力,最终很可能走向倒闭、破产之路。1995年,国内名声大噪的“红高粱”烩面,在一片“复制”中相继倒闭,在1998年负债总额高达3600万元时,宣布破产。国外“麦当劳”的迅速扩张同样面临着有史以来的最大财务危机。
  
  (二)现金流量不足以偿付到期债务
  出现这种情况的企业并非资不抵债,也不一定与经营亏损相关,而经常是由于资金周转不灵、现金流量与债务结构不均衡等原因所致。因为预期现金流入的充足性、及时性以及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者信用政策过宽,不能及时或足额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或者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差,变现能力不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就会增大企业财务风险,甚至导致财务危机。1992年,令人震惊的香港“百富勤”由于无法及时筹资6000万美元偿还到期债务,被迫清盘;同年日本著名企业八百伴集团,终因资金周转困难,一夜之间宣布破产。
  
  (三)突发性风险事件
  在经济发展保持旺盛的时候,高成长企业或许凭借其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等优势,可以给市场以太平盛世的感觉。一旦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突然变化,重大政策调整,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以及其它突发事件发生,企业就会陷入业务萎缩、资产缩水或重大财务危机的困境。经济、法律、市场、文化和资源等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具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的同时,也会使企业的财务环境和经营面临威胁。如果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预见,反应滞后,应对措施不力,就可能导致财务危机发生。2003年,“草原绿鸟鸡”是“非典”突发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导致“草原兴发”陷入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无数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有的甚至倒闭。
  
  三、建立稳健的财务机制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已拥有一定的财务实力且逐渐主导市场,其资本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如果这个时期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扩张,就容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和业务,即使规模再大,也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建立稳健的财务机制,对于促进企业持续经营、保持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化财务结构
  财务结构优化是企业建立稳健财务机制的关键,其基本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进行结构性调整,旨在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1.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使负债融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从而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在需求变化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条件下,负债比例高的企业更易受到冲击。适当降低负债比例有利于防止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有利于客户增强对产品的信心。
  2.优化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的管理重点是债务的到期构成比例。由于预期的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
  3.优化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提高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产水平,其核心内容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差的净营运资本,具体表现为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等方面。
  4.优化投资结构
  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视角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类比、分析,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与结构,包括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投资、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投资等。
  
  (二)保持合理的现金流量
  合理的现金流量是建立稳健财务机制的基础。现金流量犹如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客观地反映了企业资本的来龙去脉。企业只有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量,才能创建优良的经营业绩。否则,即使账面利润再高,现金流量不足,依然无法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甚至会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企业“猝死”的直接原因往往不是它的利润多少,而是现金流量是否合理。因为现金流量揭示了企业现实货币资金的收支运动,序时、动态地反映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向与回收的关系,准确、客观、全面地评价其经济效益;现金流量可以摆脱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面临的困境。如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采取的折旧方法,存货估价方法以及费用摊配方法,都会导致利润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透明性不高;现金流量排除了非现金周转的资本运动形式,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现金流量是评价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三)建立财务监控体系
  财务监控体系的建立是稳健财务机制的保证。企业规模扩张应与财务监控制度建设保持同步发展,否则会造成财务失控。监督是一种有效防范风险的机制,在设置监控体系时,重要的是保持监督和经营的相对独立,真正体现监督的力度和效果。企业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是对债务、资产、投资回收,现金回流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管理与监督,严格对担保和信用证开证额度管理,减少或有负债等。尤其要重视预算管理,要着眼于未来现金流量情况,通过预算管理,对投资总量、负债水平、资产状况进行控制,并对重大项目的投资、融资以及大笔债务的还本付息等做出统筹安排。财务预算在监督的同时,应更多地服务于公司战略管理的需要,为使预算接近于连续进行的计划过程,企业可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采取不断调整的滚动预算或全面动态预算制度,以反映出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战略意图。
  
  (四)增强财务危机管理意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是企业由于负债经营而导致权益资本变动的增加或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而财务危机是企业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所处的困境。企业和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危机意识,更重要的是建立包括财务危机监测、预控、决策、处置等内容的一套预警系统。当企业面临财务风险时,采取一定方式分散和规避财务风险;当企业遭遇财务危机时,启动预警系统,采取应变措施,以消除危机。财务预警系统是一套动态管理系统,它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对企业潜在的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保持必要的警惕,而且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以达到规避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财务危机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49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