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成因及对宏观经济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覃道爱 肖 毅 石海峰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本文主要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总体格局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分析分配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相关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3-000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规模快速扩大。与此同时,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呈现出分配不均衡的格局。具体表现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而企业收入占比和政府收入占比逐步上升;劳动要素所得分配降低;各经济主体内部分配不均衡等。由于分配格局的不合理,国内经济增长结构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减缓。因此,研究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
  
  (一)三大主体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及总体特征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资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得到1992-2007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总体情况(见表1)。总体上,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住户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最高,企业次之,政府部门占比最低。16年里,住户平均占比63.1%、企业平均占比19.9%、政府平均占比17%,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总体明显偏低。比如,1992-2003年间,美国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73.4%、日本住户部门平均可支配收入83.3%。[1-2]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1992-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住户部门所占比例呈缩小趋势,而政府和企业部门占比则趋升。1992-2005年,我国住户可支配收入占比由65.4%降至59.6%,企业、政府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则分别由19.1%和15.5%升至24.5%和17.8%。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呈现出向政府和企业部门倾斜的态势。考虑到对企业利润与政府财政收入的低估,比如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可能存在瞒报利润的现象;政府收入中的土地转让金并没有进入财政。[3]如果考虑到国有部门、土地转让金、其他遗漏,企业、政府占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增加的趋势则更为突出。
  (二)劳动和资本要素间的收入分配比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收入分配。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虽然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尚不完善,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一些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没有市场化。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偏高,劳动者所得持续下降,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的局面。从图1不难看出,1992-2007年,劳动者报酬在我国GDP中的占比不断走低,以资本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代表的资本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07年,劳动者报酬在我国GDP中的占比仅为39.7%,比1992年降低12.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1992-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但各发达国家的劳动报酬占比均高于我国。比如,2004年美国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占比为57.3%,日本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占比为51.4%。[4]
  
  数据来源:笔者转引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8年重点课题《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三)经济主体内部分配不平衡的表现
  1.国内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随着我国国民收入迅速增长,不同的居民群体之间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当前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总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从农村和城镇内部基尼系数看,1992-2007年,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和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分别由0.313和0.211扩大至0.373和0.323。而再考虑城乡收入差距后,1992-2007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则由0.377扩大至0.454。已经超出0.4这一“警戒线”水平。
  2.企业利润在不同行业间差距快速扩大。当前,我国行业间利润总的趋势是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相比之下,传统的资本含量少、劳动密集、竞争充分的行业利润水平则明显处于劣势。以工业为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利润均占比较高。2007年,在国内39个工业行业中,此五大行业以占工业就业人数15.03%的比例实现了工业40.97%的利润。行业间利润差距的分化造成了不同行业职工收入差距的扩大,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6]
  3.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比不断提高。1994年开始,我国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进行分税制改革,统一划分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其目的是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建立地方税体系,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经过改革,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比开始大幅度提高,1994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5.7%,明显高出改革前一年22.0%的水平,此后十几年间,除1995、1996、1997年三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比略低于50%以外,其余年份均高出50%。但考虑到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压力,该比例并不算高。我国的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比如,2004年,与该比值最高的法国相比,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比低35个百分点,与该比值最低的印度相比,也要低3.7个百分点。[7]
  
  数据来源:笔者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原因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形成的原因
  1.分配制度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形成的根源在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缺失。解放后,鉴于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提高经济总量是首要任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提出了“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要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要低于企业效益的增长”的分配原则。改革开放后,为打破平均主义、提高生产效率,国内的分配政策体现为“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放权让利”以及“财政大包干”等,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提高居民收入、企业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拉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使得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快于中央财政收入增长,中央财政收支压力增大,为此,1994年我国开始分税制改革,此次改革为中央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提供了基础。相对应的是,国民收入分配集中于企业和国家后,国内又缺乏让收入分配更多的流向居民或使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设计,以致造成了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状。
  2.行业垄断因素扩大了企业和居民间收入差距。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产生了一批垄断性极强的行业。这些行业通过行政手段获得垄断地位,其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并非由市场供求自发调节,企业通过其垄断地位获得利润,而不是通过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等获得利润。这种由行政主导的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分割,在创造垄断利润,形成不同企业间利润差距过大的同时,导致劳动要素价格不能通过市场的供需形成,扩大了不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民收入分配不平衡格局的形成。改革开发后,我国与国外经济交往逐渐增多。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与全球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及利用外资速度大大加快。2008年,我国当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3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并且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达952.53亿美元,连续6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引资国。但同时由于保护经验不足,国内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中往往面临收入利润损失。一方面,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往往是依靠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但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企业定价能力较弱,为了保证出口,企业往往通过压低劳动力成本的方式转嫁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劳动力价值损失,劳动力价格偏低,比如2005年《日本通商白皮书》发表的数据称,我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仅为3.5%,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境外一些投机性资本利用我国外汇制度上的漏洞,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我国,获取高额利润,进一步影响了我国国民收入总量并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
  (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经济增长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对消费总量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一方面,居民收入分配占国民收入份额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居民总消费能力降低;另一方面按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由于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两级分化(主要体现在基尼系数的扩大)也会使得总消费量减少。进而使得宏观经济增长结构失衡的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从历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在我国GDP中的占比情况看,消费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2008年,国内投资率高达43.5%,消费率降至48.6%,净出口率同样高达7.9%。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2008年,投资、消费、进出口对国内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45.1%、45.7%和9.2%。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净出口的依赖日益明显。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由于国内消费不振,近十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体现为:要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投资→国内消费不足,最终依靠扩大国外出口来消化国内产能。由于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这种经济增长注定是难以持续,且容易出现大起大落。2007年,由于国内贸易顺差过大,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流入倒逼国内货币发行,国内出现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迹象,物价大幅升高,一直到2008年上半年,该势头仍在继续。但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使得外需不足,出口开始下滑,国内经济立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物价同时走低。
  2.产业结构转型进程迟缓。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影响每个居民的绝对收入水平→社会的商品需求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生产要素变化→要素供给变动→产业结构变化。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在正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国民收入等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与总量增长相伴随的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却相对迟缓。2001-2008年,我国GDP增长均速为10.5%。从三次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情况看,2001年,我国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5.1∶46.7∶48.2,2008年该比例变为6.5∶50.6∶42.9,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占比一直难有明显提高。从三次产业中的就业人数情况看,2001年,我国三次产业间的就业人数占比分别为:50.0∶22.3∶27.7,2007年该比例变为39.6∶27.2∶33.2。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同样没有出现改观。
  
  产业结构未能顺利调整,使得我国经济尽管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长质量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
  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应分别加强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第三次分配过程的建设,促成国民收入合理分配。一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完善市场机制,构建起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企业分配过程中,将工资水平与利润挂钩,确保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努力解决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偏低及增长缓慢等社会问题。二是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应坚持公平为主的原则。再分配的主旨是控制初次分配造成过大的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保证人们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公正的社会价值体系提供基础的物质支撑。三是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第三次分配主要是指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分配制度和机制。在一些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等第三次分配的总量大概占GDP的3%-5%,而在我国现在只占0.1%。因此应通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有效补充市场及政府调控的不足,促进社会分配制度的公平与合理。
  (二)健全财政税收调节体系
  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财政税收天然地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各种有利条件,具备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功能。一是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适度降低税率、税收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通过税制改革,将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调整到合理比例的范围内之后,使税收收入的增长与GDP的增长保持大体同步。二是完善消费倾向的税收结构,特别要对在国民平均实际消费水平之上的消费征税,制定合理的税率,并实行累进税率。由于我国尚未开征不动产税、遗产税等以富人为纳税对象的税种,也未形成以消费税种为导向的税收体系、税收导向,既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做大国民收入总量,也不利于缩小差距。因此,税收结构调整要针对财产性收入和高收入者,在居民平均消费之上的消费对象要征收累进税,如征收所得税、遗产税、不动产税、奢侈税、消费税等。三是建立健全个人收入透明的核算体系。提高收入的透明度,必须做到使收入工资化和货币化,强化储蓄存款实名制度,建立和推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
   (三)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
  财政支出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主要是通过合理控制并优化财政收入的投向来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社会公共事业支出。通过加大对“三农”、教育、卫生、文化、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公共服务,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减轻居民负担。二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一方面应通过合理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居民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时应提高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缩减居民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三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大力压缩行政经费。通过控制行政机构的数量与规模,压缩行政经费,减小不合理的财政支出,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的公共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乔为国,李晓华.中国和美国宏观收入分配结构的差异及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
  [2]曾国安,黄浩,胡晶晶.基于主体视角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对中、日两国的实证比较[J].经济管理,2009(2).
  [3]姜洋.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迁对消费需求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08(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J].宏观经济研究,2009(5).
  [6]彭爽,叶晓东.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J].经济评论,2008(2).
  [7]李俊霖.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影响及对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89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