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经验与借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岷峰

  摘 要:各国商业银行发生危机的情形虽然不尽相同,但在化解危机的做法上却有共同之处。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国家危机管理水平、稳妥推进商业银行改革、有效化解不良资产、加强银行监管和建立商业银行危机补偿机制已成为国际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六大措施。因此,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做法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危机管理的重要战略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1-0064-05
  
  一、问题的提出
  
  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企业面临的危机主要有信息危机、产品危机、价格危机、商誉危机、财务危机、资产危机和人力资源危机等。
  商业银行危机是对银行价值或目标造成的一种威胁和危害,不仅威胁到商业银行基本目标的实现,使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紊乱,给商业银行带来经济、财产上的巨大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危机具有巨大的传递效应,而且在当今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速度高速化的情形下,商业银行一旦发生危机会迅速公开,造成的社会影响特别大,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引起公众恐慌和社会动荡。
  商业银行危机虽然具有难以预测性,但并不代表危机就无规律可寻。危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从大环境来讲,政局不稳定、物价飞涨、突发性事件的出现,容易使商业银行处于危机状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高负债性及由此引起的银行脆弱性也增加了商业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概括起来说,商业银行危机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威胁和内部控制机制二个方面。外部环境的威胁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运行形势、市场经济要素价格变动等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影响而银行又无从加以控制的宏观、中观因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因素则主要有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文化理念不健全、员工的业务素质低和业务流程不完善、部门间协调和沟通不畅、科技和产品升级重视和投入程度不够等等。[1]
  目前关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研究大多是从商业银行内控机制角度进行探讨,而从外部环境角度探讨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文献则较少,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研究比较薄弱的地方。本文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从改善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的角度,提出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战略思路。
  
  二、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经验借鉴
  
  (一)不断提高国家对商业银行危机的综合管理水平
  银行危机一旦发生,单靠一家银行或几家银行是难以控制危机的,因此,不断提高国家对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整体水平是面对危机的一种积极的行为。
  1.要准确无误地判断危机的性质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面对商业银行危机,政府对危机的判断、态度和采取措施的不同会使结果不同。亚洲金融风暴初期,新加坡金融当局根据泰国金融体系崩溃前后的信息,立即判断出这是一场国际性危机,立即实施汇率浮动,虽然货币贬值了20%,但却避免了重大的损失。我国台湾金融当局却认为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不过是银行缺乏流动性,是一个地区性问题,不至于对台湾产生太大冲击。当突然出现大规模挤兑新台币浪潮的时候,台湾金融当局按照常规释出美金,维持汇率稳定。台湾在坚守汇率14天,抛出1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之后,才宣布放弃固定汇率,新台币贬值19.83%。
  2.要以可控的国力资源将商业银行危机一步治理到位。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泡沫经济崩溃之后,低估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数量,只动用了几百亿美元的公共资金,成效不大。1995年9月日本大藏省颁布了三项处理不良贷款的法律,前后再投进去1000多亿美元。投进去之后,还是没有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障碍。到了1998年11月,日本小渊内阁把处理不良贷款作为政务重点,通过《金融重建法案》,下决心投入60万亿日元,相当于5170亿美元的公共资金,试图一举恢复银行正常运作。这个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救援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3.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处理商业银行危机。处理危机的速度将直接影响危机管理的效果。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提出金融危机管理的“48小时法则”,即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必须在48小时之内稳定金融体系,切断金融危机蔓延的渠道。台湾有关部门在1995年8月4日收押了涉嫌使用假本票欺诈的杨瑞仁,媒体当天下午3点就披露了“国票”发生弊案的消息,8月5日星期六上午7点多,“国票”营业厅就发生客户集体提取存款。为稳定人心,“国票”宣布对所有来挤兑的客户一律给予办理。本来星期六只营业半天,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他们宣布无限延长营业时间,一直到午夜12点,当天被挤兑的资金就高达270亿,8月7日星期一挤兑金额则下降到150亿。到下午3点,已经没有前来挤兑的客户,暂时解除了危机。“国票”能够度过这次危机的关键在于能够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采取各种危机管理措施,控制事态。
  4.要以最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商业银行的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关闭问题严重的银行,追究金融官员的责任,并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的援助,对外出售韩国第一银行,引进先进的金融管理制度。由于韩国能针对本国的国情和商业银行危机状态采取系列措施,韩国很快就走出危机,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0.8%,大量外资再度进入韩国。
  5.要以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来规范商业银行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一项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冲突的管理行为,要有强有力的指挥中心、快速的反应机制等,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危机一旦发生,机制才能有效的运行。如美国有“紧急状态法”,俄罗斯有“紧急事态法”,日本也有“紧急事态法”,实际上都是危机管理法。因此,要提供金融危机管理的立法保障,一旦遇到紧急状况就可以依法办事。[2]
  (二)以多样化方式及时消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资产带有客观必然性,但其数额超过一定比例就会造成危机。各国都把管理不良资产作为化解商业银行危机的主要措施。
  1.成立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的独立于银行之外的中介机构,架起货币资产与实物资产的桥梁。资产管理公司既能经营货币资产,又能经营实物资产,可以使中断的货币资金运动连接起来。成立专门机构尤其是资产管理公司几乎是各国共同的选择,如美国、法国、瑞典、东南亚等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均在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美国1989年8月9日依法成立临时机构―生组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以下简称RTC)专门负责管理、处置经营失败的储贷协会及其资产和负债;20世纪80年代,日本162家民间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了共同债权收购公司、共同债权收购公司、“住专”债权管理公司、东京共同银行汇票、债权重组托管银行等,专门收购和处置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日本政府于1999年4月1日按美国RTC模式设立“不良债权清理回收机构”,堪称“日本版RTC”。
  2.将好资产与坏资产分离经营、折价出售,尽快消化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的好坏资产分离经营,使分离后的好资产采用责任到人的方式经营运作,而坏资产采取折价出售的办法收回资产。美国推行的好银行、坏银行模式即把不良资产从一家问题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分割出来,由另一家特别成立的专门用来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即所谓的“坏银行”)来处理。

  3.银行与政府同时通过市场与行政手段“双管齐下”化解不良资产。各国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时,政府、金融监管当局的参与及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是成功的重要条件。美国国会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向ATC提供了近2000亿美元用于不良资产的处理;日本为解决银行体系的巨大不良债务,向银行体系注入了60万亿日元的财政资金;北欧四国为银行注资金额,瑞典650亿瑞典克郎,丹麦51亿丹麦克郎,芬兰524亿芬兰马克,挪威249亿挪威克郎。
  4.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个普遍采用的金融工具,是处理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据统计,近年来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AMCO)利用证券化手段处置的资产占其全部处置资产的1/3。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商业银行体系改革
  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体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商业银行改革成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反之,则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造成银行业危机。因此,必须处理好商业银行改革与加强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关系。
  1.严格控制商业银行机构增长速度,保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金融业对内开放也要贯彻监管优先、金融机构健全优先以及逐步、有序开放的原则。1990年台湾开放民间设立商业银行之后,3年内就设立了16家新银行(老行库仅26家);票券公司在1994年之前只有3家,但开放之后3年内就增设了9家。在金融危机之前的1995至1996年,台湾也曾发生过华侨银行、台东企银被大规模挤提的事件。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台湾曾先后出现了台中地区中小企业银行和板信商银被挤提以及宏福票券公司被重组等一系列金融事件。这些事件都是台湾金融业对内开放速度太快造成的。
  2.规范外资银行的准入标准。最近20多年,拉美国家频繁出现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大都与外部因素有关。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对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经济一旦出现波动,国外资金流入突然中止,资金流出量增加,造成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危机。如1998年拉美7个地区大国的资金流入突然中断,造成信贷规模急剧减少,债务链条断裂,经济危机使GDP的增长率由7%下降到-2%。而美国在引进外资银行时实行的是有条件的引进,美国法律要求外资金融机构董事会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美国公民,或要求外资金融机构的发起人或组织者为美国公民,限制外国银行通过设立或收购分支机构的办法从其注册州进入另一州进行跨州经营等等。这些规定,对防止由外部因素带来的商业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3]
  3.积极稳妥地进行商业银行体系的改革。商业银行体系的重组必然带来经济要素的重新分配,体系变动往往会加剧或诱发经济或商业银行危机。1991-1996年墨西哥银行业开始私有化改革,结果到1996年末,墨西哥银行业公开的不良贷款总额、续期的不良贷款本金总额与承诺期票数额三者之和占到银行总贷款的52.4%,银行体系存在大量风险。1995年12月到1997年9月,墨西哥银行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为负值,银行无法正常运作,标志着墨西哥银行业私有化改革的失败。1997年后,墨西哥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银行拯救计划。外资银行进入成功地充实了墨西哥银行体系的资本,未进行风险加权的资本与资产比率从1997年开始持续上升,1997年末为9%,1999年末上升到10%,2003年末达到12%;大大降低了银行不良贷款水平。从墨西哥改革实践来看,依靠内资的私有化改革对银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而1997年开始引入外资后,却使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
  (四)从加强银行业监管入手保持商业银行稳健运行
  商业银行主要依赖高负债率进行经营,以较小的资本经营着较多的资产,也剌激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充当风险爱好者的角色。监管是从外部来约束商业银行的风险冲动行为,监管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商业银行危机可能发生的概率。因此,国外都把加强商业银行监管作为加强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一是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二是实行多元化监管。美国金融监管系统内属于联邦政府一级的机构有四家: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储蓄机构监理室。克林顿政府在1993年计划成立一个新的“联邦银行委员会”以取代四家监管机构的功能。但直到今天,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仍然是多头分立,互相监督。由此可见,多元化监管是取得准确信息、维护金融秩序的必要条件。三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国外一些监管当局非常注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及培训,如OCC拥有法律、计算机、会计、信贷、反洗钱等各项领域的专家队伍,对监管人员安排了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
  (五)建立以存款保险为主体的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机制
  危机的救助机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化解或减轻危机。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被公认为国家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银行破产,由此催生出美国全国性的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应运而生。从美国联邦存款保制度建立到1993年的近60年时间里,全世界共有48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到2006年6月,全世界共有95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还有20多个国家正在研究、计划或准备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也有弊,但国际实践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抵御金融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极大地减轻银行的压力,是化解商业银行危机中是最有效的、最市场化的渠道。[4]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条件。从宏观经济层面来分析,可能引发商业银行危机的潜在风险仍然存在,当前我国应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加快外贸政策转型,加大资源节约和环保工作力度,同时还要重点关注与商业银行危机关联度大的几个要素:一是人民币升值。汇率是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适度增加弹性应是当前的货币目标。要改善宏观调控,营造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良好经济金融环境,运用多种政策手段,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在适度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利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最终达到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的。二是外债余额。我国对外短债比重的持续、快速上升,应予以高度重视,要进一步完善期限结构,严格控制对外借债的时间、金额,要防止发生大量债务集中清偿的挤付现象;严格控制外债流入,保持适度外债规模。三是自由化改革。在我国金融机构的体制还不够健康,监管部门人员缺乏的情况下,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商业银行开放度改革应该贯彻逐步、有序、危机可控的原则。四是股市的增长。当一国货币处于升值预期时,大量跨境资金就会持续流入,股市不仅会大幅上涨,还有可能出现泡沫化问题。因此,应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对金融市场投资品种的开发研究,避免出现众多投资形式单一化。五是房价水平。房价过高,一旦泡沫破灭,居民资产缩水,就会发生消费需求下降以及银行呆坏账大幅增加的局面。目前商业银行要建立一个健全的住房金融体系和良好、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更好地预测各种风险。

  (二)加强国家对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要完善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机制框架,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框架至少应包括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处置机制、危机善后机制、危机管理辅助机制等功能部分。二要重点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质量预警机制,加强对商业银行危机指标的预警与监督及时发现危机苗头,有效地采取措施。三要制定商业银行危机处理应急预案,通过对各种危机的可能性进行深度分析提出各种有效的治理预案。四要建立商业银行危机处理组织机构,可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指挥中心,代表国家履行对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职能。五要建立商业银行危机处理资源储备,这些资源包括财政资金、保持流动性资金积累、发展存款保险机构等。六要建立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法律规范,通过法律规范的强制力来推动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有效性。
  (三)建立可持续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机制
  一要继续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不断探索其发展新思路。二要发挥资产公司在持续地消化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中的作用。因此,资产公司要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化解方式,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变化。三要强化商业银行自身消化不良资产能力,实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均衡化解。四要增强商业银行积累能力,通过税收入政策调整鼓励商业银行多提各种拨备,降低“核呆”条件,只要商业银行有能力消化的,应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核呆”政策。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商业银行的改革
  一是对外资银行要实行有条件的准入。二是不断优化商业银行结构体系,对运行质量差的商业银行坚决实行退出机制。三是在积极探索商业银行的合理分工,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是根椐计划经济体制要求设立的,如今市场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都在耗费国家资源之间进行同质化竞争,因此,对大银行可适当归并,如“四合一”或“四合二”模式,通过改革实现各银行间合理分工、增强竞争实力。
  (五)切实加强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
  国家银监会在防范银行业危机、促进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开放、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防范商业银行危机必须实施积极、有效的银行监管。当前,在商业银行的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要坚持监管优先原则。必须先有完备的监管体系,才能积极推进商业银行各方面的改革。要加强监管合作,增强监管合力。银监会要与各内外部监管部门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外部中介机构的专业资源优势来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效率。要按监管强度有效配置监管人力资源,建立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监管队伍。[5]
  (六)建立市场化为核心的多元化危机救助机制
  由于商业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十分复杂,一家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会牵连到其他金融机构,并会影响公众对整个商业银行的信心。但有效的救助机制可以化解或减轻危机造成的危害。我国商业银行危机救度助机制建立应立足于下列原则:一是多元化原则。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庞大,一旦发生危机,单靠某一方面力量是难以成功实现救助,因此,必须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救助。这些渠道包括:商业银行自我救助渠道,通过计提风险驳备、各种专项驳备、各种准备、各种积累等等,一旦发生危机可以先行自救;社会救助机构,主要有保险机构、各类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等;政府救助,政府利用可控资源对商业银行进行救助;国际救助,当危机发生时由国际金融机构实施救助。二是市场化原则。危机救助方式可分为法律、经济、行政、道义救助四类,但经济救助是危机最佳救助的方式,因为商业银行的危机主要是经济危机,经济问题只有用经济手段解决才是最佳的选择。三是以存款保险制度为核心体系原则。构建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机制要推行以存款保险制度为体系核心,让存款保险机构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机构的主力军。
  总之,国、内外商业银行都面临着危机的威胁,我国应结合国情,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经验,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新思路、新策略,就可能成功的防止、化解和转移商业银行的危机。
  
  参考文献:
  [1]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九十年代世界经济与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 中国人民银行智力引进力公室编.国外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学习与借鉴[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 张青松.银行危机的防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 康书生.商业银行内控制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5]何世红,高强.金融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0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