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艳玲

  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列为五大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此外,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8项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公允价值成为新准则中的一大亮点,其运用现状与前景引起了广泛地关注。
  第一,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运用。新准则在公允价值的使用上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对公允价值的引入采取了适度和谨慎的态度。新准则仅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特定资产或者交易采取公允价值,主要包括:一是投资性房地产。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应具备两个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对投产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地估计。二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至少两者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来推断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即为非货币性交换损益。当上述两个条件无法同时满足时,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来推算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不再确认交易损益。三是债务重组。在不考虑相关税费的情况下,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四是企业合并。新准则对于一项企业合并首先应判断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购买方对作为合并对价而付出的资产、发生的负债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或负债,也应按公允价值入账。五是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新准则将金融工具分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两类。金融资产按持有意图和能力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分为两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新准则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和相关估值技术。
  第二,现阶段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主要困难。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其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已经明确写进了新会计准则体系,但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困难。一是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而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只能估计。由于存在商业机密的保密原则、信息阻断等因素,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二是可操作性较差。一方面,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不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较大等问题难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大致地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作利润。另一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部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先进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同样导致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三是容易导致利润操作。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确立,但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并没有完成,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存在,活跃市场还会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如何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定公允价值依然是一个难题。在我国,作为活跃市场事后证据的市场价格等交易信息系统还不完善,难以为由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签证提供可依赖的证据。因此,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四是信息成本较高。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该过程将会增大企业的信息成本。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增加了报表的准备成本,我国目前在会计实务中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是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评估,确定公允价值的成本高,取得其数据、资料的难度比较大。当取得成本超过效益时,若仍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有违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
  第三,公允价值应用的建议。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观念已深入会计理论和实践中。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日趋复杂化与多元化、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公允价值计量成为迫切需要。笔者认为:一要完善资本市场,提高市场效率。公允价值是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必然要求完整、统一、开放、充分竞争的资本市场。就目前而言,急需完善资本市场,扩大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黄金等贵金属市场,建立充分竞争的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工具交易市场。同时,要打破行业垄断,降低金融、电信、能源、电力等行业的准入条件,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为公允价值计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二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首先,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体系,加速制定相关理论框架、准则以及详细规则,如操作规则、技术认定规则和责任认定规则等,以使公允价值的确认有章可循,从而也可以减少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作的空间。其次,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应积极推动有关法律法规修改,加大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和打击证券市场犯罪的惩治力度,健全民事赔偿责任追究机制,通过加强和完善证券法制建设,促进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净化市场发展环境,为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最后,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执法手段,改革执法程序,杜绝一切人情因素,按照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制定资本市场诚信准则,维护诚信秩序。三要完善公司管理结构。首先,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实行国有股减持,改变一股独大局面,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资本市场,实现产权多元化以弱化内部人控制程度。同时,实现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相容,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其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具体措施为: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管理者的任命,逐渐形成职业经理人阶层,进行声誉评价;实行董事、经理股权期权激励计划,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以激发经营者通过提升企业长期价值来增加自己的财富,是一种经营者长期激励方式。四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素质。具体措施为:应加强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建立诚信负责机制,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作的动机,为建立公平、开放、自由、诚信的交易规则体系提供双重保障;加强业务培训,帮助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提高其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做出复杂判断处理的能力,减少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偏差。五要设立全面收益表。我国的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可能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表中年度净资产变动额(不包括业主之间的往来交易)与利润表收入费用观下确认的净收益不一致的勾稽问题。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可以增加一张类似国外的全面收益表,对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在表内进行确认。外部信息使用者在通过期末净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比较并结合先进流量表,能够更加深入完整理解公司当期经营业绩,防止或减少公司内部的盈余操作,从而增强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8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