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喻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现实困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大学很早就设立了辅导员制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清华大学就活跃着一支充满朝气的辅导员队伍。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辅导员队伍为完成大学德育目标、保证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积极作用。后喻社会的到来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冲击,青年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更是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在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分析高校辅导员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讨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后喻文化;青年大学生;权威;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1)01-004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1.01.024[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在大多数有关代沟的讨论中,人们总是强调年轻一代的异化,与此同时却完全忽略了他们长辈的异化。评论家们忘了,真正的交流是一种对话,而今天参与对话的双方却缺少共同的语言。”这是玛格丽特?米德是有关代沟问题研究的观点,也生动再现出后喻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后喻文化的兴起
  “后喻”一词是由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米德(Mead, M.)在她晚年的压卷之作《文化与承诺》中首先使用并加以具体阐述的,她认为,当今世界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是来自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差异,也不能归咎于它们生物性的不同,而主要导源于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她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的文化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社会是“前喻文化”阶段,工业社会是“并喻文化”阶段,信息社会是“后喻文化”阶段。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后喻文化”也指人们所称的“青年文化”,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在这一文化中,代表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传统农业社会是在封闭、狭小的空间内简单重复的社会生产,注重的是经验积累,老年人作为知识和经验的代表,是后代学习效仿的榜样。而在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更多地依靠知识创新和对前沿技术的学习,在这方面青少年受到最新的教育以及自身乐于对新科技、新事物的接受,往往处于时代发展的前列,年老的人反过来需要向青年人学习,这一现象在社会学上被称为“文化反哺”,这是信息时代新型的文化传承模式。
  米德进一步指出,在急速的社会变迁推动下,新的文化传承模式代替旧的文化传承模式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这就是知识更新换代的异常迅速和年轻一代成为社会的主导。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利用现代传媒获取知识和信息以及利用高科技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也就意味着后喻文化时代在全球范围内的来临。在中国,改革开放伊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社会的现代转型,部分学者也开始注意到传统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位置变得模糊甚至颠倒的现象。
  二、后喻文化时代辅导员面临的现实困境:传统教师权威消解
  我国是一个重视道德教育的国家,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国人的心目中,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崇高的,理应拥有教育权威。如《礼记?学记》就提出了“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主张。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对整个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构和整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激烈的冲击,并已逐步蔓延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毫无疑问,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网络发展冲击的前沿──教育也正在被不断地解构并同时不断进行着新的整合。网络已从各个毛孔渗入到教育领域之中,渗透到每个与教育有关的人之中。无疑,作为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教师也无法回避网络的冲击,而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传统教师权威带来的消解。
  传统教师知识权威相对弱化,教师不再成为其完全的专业权威或唯一的知识来源。传统教师权威的形成主要源于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载体,他们向学生传递着成人社会的知识,用成人社会的“标尺”度量学生、塑造学生;教师的知识与经验使其处于“上位”角色,因而他们具备了成为权威的条件。而在后喻文化时代,个人拥有的知识不再与个人的年龄和阅历成正比,大量信息的传递也不再局限于长辈对晚辈或是同辈人之间,更多是通过开放性、包容性的网络或媒体来自主获得,教师作为传统知识的拥有者和知识权威者的地位必然受到动摇。
  传统教师单向度的感召权威被削弱,主要体现在情感道德领域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感召力。在传统社会,教师拥有社会所赋予的强制性社会代言人的权威,教师所传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就是社会对于未来一代的理想要求,教师作为社会代言人将社会主流价值观、主流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向所有受教育者传播,从而保证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行为方式符合社会的期待。而当今后喻文化时代,是马克思?韦伯所谓的“众神时代”,意即不再存在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现代科技的进步、民主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多元使得每个人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及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尤其是成长在后喻文化时代兴起的青年大学生不再需要一个如神一般的外在权威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方向。在“众神时代”,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没有权力要求某一个人一定要按照某种模式生存和发展,自主和选择成为大学生的流行语。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教师单向度的感召权的弱化成为普遍和必然。
  三、后喻文化时代辅导员如何走出现实困境的思考
  后喻文化时代到来使传统的教师权威受到冲击,也必然给青年学生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增加工作难度,甚至是破坏、瓦解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想最低限度减少这种破坏,必须进一步探寻后喻文化时代辅导员如何应对的策略。基于上述思考,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初步探讨:
  首先,观念上,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后喻文化的历史内涵及其社会意义。长期以来,人类文化的传递是处于一种前喻的模式,即重视长辈,长辈传递给晚辈的模式。从时间上说,其影响从久远的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甚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有其余痕。尽管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文化的碰撞、交融与创新,但此时的文化传递依然是一种前喻式或并喻式的。今天,文化的传递模式和方向发生了变化,代表未来的是青年,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说:“今天,依我所见,后喻文化发展的文化将依赖两代人之间持续不断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已经能够积极主动地自由行动的年轻一代,一定能够引导自己的长辈走向未来,这样,年长的一代就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我确信,除此以外别无选择,只有通过年轻一代的直接参与,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未来。”这里用词非常委婉,而意思却极为明确,即把青年在变革文化和更新教育方面的特殊价值予以重视。因此,辅导员一方面从整个人类文化进程来看,作为整体的青年一代打破经验统治的传统模式是必然的。没有超越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也就无法突破文化自我复演的格局。只有通过青年一代的直接参与,发挥其主体性,才能构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未来。因此,作为青年大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应该勇于抛弃由制度传统和社会地位所支撑的外在权威,充分认识后喻文化的内涵,以一种谦虚的眼光和平和的心态重新审视新时代的大学生,并通过对知识水平、教育方法和人格魅力的提升来塑造自己的内在权威。另一方面,辅导员要从文化的视野来分析青年创造力产生的前提。没有前人提供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作为基础,任何一个青年都不可能仅仅凭借年轻的优势成为文化的引领者。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说青年自身是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中被创造出来的,青年文化引领者的地位亦是被创造出来的。所以,青年大学生作为特定的年龄群体,既是创造的主体,也是被创造的客体。认识到这种双向关系,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才能充分尊重借鉴前人的成果,使大学生在形成对传统历史文化的高度认同中提升其自身的各方面素质。
  其次,教育话语上,构建贴近大学生的教育话语,消除话语差异。话语或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辅导员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说又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很难想象一个对青少年话语知之甚少的辅导员,会和学生达成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更是无从谈起。面对后喻时代青年大学生们所特有的话语空间,构建贴近大学生的教育话语,消除话语差异,是辅导员工作的紧迫任务,是新的话语环境下有效开展学生工作的必要前提。尤其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虚拟世界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第二社会”。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网络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网络话语。辅导员作为基础学生工作者,不是对这些网络语言弃之若骛,而是学习它,熟悉它;不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颐指气使,而是走下讲台和青年学生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紧随时代的脚步而前进。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正确地引导青年学生,并利用这些新语来构建贴近大学生实际的、焕发着时代气息的教育话语,从而打开大学生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辅导员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内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最后,心理上,辅导员必须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和活动深入了解。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其对学生起作用的程度最终还是要取决于该道德标准与学生内部心理结构相符合的可能性。道德的内化是复杂的,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告诉我们,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其品德结构中知、情、信、意、行五个基本要素均衡发展的过程。因而,辅导员从知、情、信、意、行这五个基本要素入手了解学生,将大大有利于对有利于提高学生工作的效果。反之,如果辅导员的努力与学生的品德形成规律相去甚远,即使费尽口舌、呕心沥血,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另外,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存在个体差异,应充分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个性进行道德教育。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发展,或者说,就是对外来刺激的内化过程。因此,辅导员应对学生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的、独断的……它将会遇到阻力,不协调,或者束缚了儿童的天性。”可见,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和活动的深入了解是辅导员进行道德教育具体操作的心理依据。只有在对学生的心理和活动规律熟悉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辅导员才能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为学生创造道德发展的最佳条件;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得安排教育内容或任务的难度。
  总之,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引领者,应该充分研究后喻文化时代社会和青年大学生的特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从而走出现实困境,构建后喻语境下辅导员与青年大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2003.
  [4]蔡琼.后现代话语与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学报,20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62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