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发展,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落后的高校财务管理理念和方式影响并制约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阐述了高校财务管理背景的变化,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 财务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财务管理背景的变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经费也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增加。如何在努力增加投入缓解高校发展经费不足的同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防范财务风险,已成为当前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我国高校迫切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改革和探索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对资金运作的筹集、组织、协调,合理编制学校预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经济秩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高校从依附于政府的事业单位到独立自主的法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高校办学多元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经济事项复杂化。同时。高校贷款管理不够严格、收费行为不够规范、对外投资不够慎重、违反财经法规等财务问题逐渐凸现,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和复杂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高校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内容和运行模式,以增强高校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薄弱
  第一,融资筹资意识较差。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经费管理的短期考虑较多。而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尝试多渠道筹资,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往往被管理者忽视。如通过银行贷款、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等,利用加快应收款项和推迟应付款项管理进行短期融资等筹资方式很难被管理者接受。
  第二,只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资金闲置或不足,不注重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
  第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高校的国有资产实质是一种消费性资产,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且不核算使用成本,因此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重钱轻物的现象。部分高校的资产管理缺乏统一的组织机构,未设立统一归口管理资产的职能部门,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结构不合理。大部分高校教学、科研性资产所占比重较小,而行政性、非教学性资产所占比重比较大,浪费了有限的经济资源,使资产的效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资产闲置现象较严重。同时有些高校也未按有关规定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流失现象较普遍。
  (二)预算管理体制问题
  第一,财务预算的编制不够科学和准确。一方面,由于许多高校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再加上往年入不敷出的赤字滚动,各项经费不能及时准确到位,收不抵支的现象比较突出;另一方面,高校编制预算时,一般按照上级审批确定的预算目标,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一套预算报表,而二级单位很多预算外收入未纳入学校综合预算,预算编制较粗。
  第二,财务预算管理不严格。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脱节,预算执行中存在着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预算落实不了的情况。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不管有无预算,只要领导签字就全部给予报销,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
  第三,没有形成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由于预算目标不科学,导致预算管理形同虚设,节约没有奖励,超支没有惩罚,造成各业务部门忙于追加、争夺资金,财务部门忙于搞平衡,资金一拨了事,无力跟踪查效,资金利用效率低下,部门之间资金矛盾加剧。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第47条规定,“高等学校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并建立严密和内部监督制度”。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控制学校内部的一切经济业务,使之都能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预期目标进行,以保证学校计划任务的完成,最直接的目标是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但是实际上很多高校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导致内部控制不健全或有关内容缺乏合理性,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具体表现在:内部管理失控,会计岗位配置和人员配置不够合理,业务交叉混乱,职责不明确,会计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监督流于形式,使得已建立内控机构的高校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大了高校财务管理中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风险。
  (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教育环境变革的不断深化,新的财务管理内容不断增加和完善,以追求效益和防范风险为目标的高校财务工作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目前高校财务人员结构不合理。从事财务工作的高级岗位和具有高职称的人员较少,且由于对财务人员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高,会计知识老化,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不能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分析解决问题,造成会计核算信息不及时、素质和职业水平偏低,会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理财观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学校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学校办学宗旨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更有效地适应学校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科研成果转让、后勤社会化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而财务体制的变革需要与管理观念的更新相配合,否则,即使再好的制度也无法得到应有的运用。
  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必须做到:其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理念,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财务管理不仅仅或不主要是管钱管物,只有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体系。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二,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形成“效益观念”,即以绩效为导向,树立开放意识和效益意识。高校如果能够具备效益观念,就会多方广开财源,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为加快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同时,效益观念强调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资产的闲置和浪费,也加强对教育成本的核算和管理,科学地衡量在每一个 教育环节中运用资金和资源的最佳量度。
  (二)合理编制预算,加强预算管理
  首先,高校预算编制应坚持“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搞财政赤字预算。预算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高校的资源,又要节约支出,优化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其次,在加强预算管理方面,通过对经费开支大的部门进行重点跟踪管理,发挥预算的调控作用,校内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学校下达的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和超预算开支经费。同时,要积极研究建立包括预算数据库和项目库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逐步推行重点项目规划和立项论证评估、绩效考评机制,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辅助以现代化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资金监管的效率,从而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上应注重建立制衡机制,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其次,明确各部门组织及上岗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再次,建立以预防控制为主的监控机制,防止学校的管理发生无效率或不法行为,尤其是是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例如:对外投资、物资设备采购、基建项目招投标、学生招生及收费等。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高校财务管理的深化改革要求建立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管理队伍。财务管理人员除了应当具备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外,还必须从各个方面培养综合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应建立科学、严密的财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使财会人员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达到整体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准确地把握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高校核心竞争能力。
  
  四、结语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给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加大财务管理改革,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光,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9):26―29
  [2]贾丽茹,郝凤林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4):96―98
  [3]李华军,魏良华,邓 彦,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会通讯,2007(12):84―85
  [4]财政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OL][2008-11-25],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7/215603199702.html
  [5]李 敏,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8(6):117―118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庞龙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272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