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汉隐喻文化背景差异对“一词多义”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在“一词多义”现象上体现出很多的异同点,本文将就这一现象与隐喻文化背景差异进行讨论,从词汇的发展历程、词汇母体文化的影响和语境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的本质,以期对词汇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隐喻;文化背景;一次多义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一、引言
  隐喻是人类语言的共同特征,从人类开始用声音及手势与同伴进行交流那刻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环境的改变,词汇在词义上演化出越来越多的变体。这种演化不是随意的,二是系统的、自然的(Saeed,2002:313),各义项关系呈链状,即A(本义)――B――C――D。一词多义现象因此产生。然而,这种看似自然的语言现象却成为外语教学中的难点,学生面对英语中广泛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显得束手无策,不知从何着手,严重影响了其词汇认知的数量和质量。本文将就英汉隐喻存在的差异进行讨论,从而得出“一词多义”现象的来源及认知策略。
  二、英语隐喻现象分析
  (一)隐喻现象与一词多义
  隐喻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思想转移”。近代,Jacobson(Driven,2002:76-77)在索绪尔二轴关系的基础上对隐喻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隐喻是二轴关系中纵组合所体现的“相似性”。因此,词义各项之间的关系是“相似性”,本义与其他义项是相似事物在不同域中的体现。如名词foot,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给出的义项有本义“脚”,其在不同域中的映射分别有“底部”、“英尺”、“诗歌的音步”等。他们之间相似性显而易见,都是符合了“脚”的某些特征,如“底部”是就上下方为而言,“英尺”是根据用脚丈量长度而言,“音步”则最为抽象,是“用脚行走”和诗歌行文的节奏相似性的体现。
  (二)英汉隐喻的文化背景差异
  隐喻现象的产生,即本义向引申义的逐渐衍生,对于普通人类思维来讲具有普遍性。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现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下面就这一问题分点讨论。
  1、环境文化
  一个国家的地理对其文化的产生发展有重大作用,自然也包括对语言的影响。中国自古重农抑商,故汉语中有很多和农业有关的词或具有农业隐喻趋向。如“谷”字,现代汉语词典(2002版)的解释是:(1)谷类作物;(2)两块高地间的狭长地带。很明显,义项2是义项1的农业隐喻式,用农田的田埂来指代山谷。而英语valley由于不受农业文化影响,并无此隐喻式。相反,英语受海洋文化影响,动词sail不仅指航行,还隐喻为人昂首挺胸走路。而汉语“航行”无此义。因此,在向学生讲述词汇引申义时,应注意文化因素的引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规律。
  2、宗教文化
  中国主流宗教为佛、道、儒教。其词汇不可避免的受宗教意识的影响,如:菩萨心肠、无为而治和大道中庸。而英美作为基督教国家,其词汇和隐喻趋向则倾向于基督教。另外,由于近代中国没有统一宗教信仰,而西方民众则普遍信仰基督教,宗教对两种文化的影响力度是大不相同的。
  此外,民俗、民主、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影响着词汇的形成和演化。
  三、“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策略与教学重点
  由上述论述得知,英汉“一词多义”现象主要来源于隐喻,一个词从单一一种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文化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多种隐喻含义。因此,“一词多义”教学必须向学生阐明这种规律。
  (一)认知策略之一:阐明引申范畴
  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词汇引申义时,往往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其结果是效果不佳,错误率高。如果在讲授的同时,能略带引申范畴的讲解,使看似互不关联的各义项之间产生联系,则会改善记忆效果。如名词function,其本义为功能,引申义为社交聚会、函数和操作程序。引申义与本义间差异巨大,其实只是功能一本义在不同范畴的映射。社交聚会是在社会交往范畴的表现,即把功能一义带入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时,只能是社交。而函数和操作程序分别为功能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的表征。通过以上讲解,纷繁复杂的子项分别与本义间建立了有机联系,使学生的记忆条理化,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二)认知策略二:导入文化因素
  多义词的记忆繁琐单调,而文化因素的导入总能使词汇学习增添乐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然而文化的引入绝不仅仅影响兴趣,更能通过一个词让学生理解英汉文化异同体系,使学生建立自己的判断机制,从而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如名词god,其本义为上帝,引申义为神、过度受崇拜的人和事物、戏院顶楼等。从这个词上,可以看出英语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上帝),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的影响(神),上帝的地位对教众的社会心理影响(过度受崇拜的人和事物、戏院顶楼等)。如以下例句:Money is his god.应译为钱就是他的命。采用义项3,而不应采用义项1。另外,通过对基督教文化的简介,帮助学生找到对类似宗教词汇认知的基本思路和规律,有利于增强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对不同义项的理解和判断。
  (三)认知策略三:借助语境进行词汇教学
  语境从小范围来讲,可以指即时的话语语境,其中包括语言语境(如上下文、词语的搭配)和非语言语境(如交际环境、背景知识等);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运用是语言习得的最高层次,在语言运用中习得词汇,其习得效率最佳。通过上下文,学习者应学会结合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来推断单词的含义。如“He threw the pot in an hour.”一般来说,“threw”意为“Cause something to go through the air,usually with force.”但如果将此句置于下列语境中“He threw the pot in anhour,the wheel turned busily and the shape grew quicklyunder his forming fingers”,“threw”这个词的原义就发生了变化。这里“threw”真正指的是“Shape pottery on a potter’s wheel”。从这个句子里不难看出,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孤立地教单词就无法把握词汇的确切内涵。隐喻作为一种语用现象,它的识别同样需要语境提供线索,在字面意义无法成立时,通过对话题和词语指称对象变换的判断,从而识别隐喻,准确理解话语意义。语境对隐喻的判断与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借助于语境,词汇的隐喻意义才得以理解,否则将会引起歧义,导致语言交际的失败。
  四、结语
  把认知隐喻引入英语词汇教学中,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词汇教学法。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隐喻思考技能,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改善和发展学习者的词汇能力,有助于他们触类旁通地领悟和应用词汇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词汇之间的广泛联系和组合搭配进行准确合理的挖掘、提炼和引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Dirven,R.Metonymy and metaphor:different mental strategies of conception[A].In Dirven,R.&Poring,R.(eds.).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2.
  [2]Saeed,J.I.Seman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丁树声.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
  [4]汉英双解新华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胡华芳.基于隐喻的英语词汇习得[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7,(12).
  [6]李瑞华,王彤福等.(英)Leech.J.N.著.语义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11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