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尊道贵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老子》思想的解读,尤其是对《老子》的思想核心问题的探讨,近些年来学者们论辩激烈、见解各异。文章力图从文本的思想结构,深入解剖“道”与“德”的关系。进而从老子的人生实践及其所形成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人生观等不同角度,分析老子作为一个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的真正创作意图。以此揭示《老子》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尊道贵德;人生实践;创作意图
  [作者简介]吴登云,曲靖师范学院副教授,云南 曲靖 655011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7)12―0022―04
  
  同是一本《老子》,哲学家们认为是一本哲学著作,政治家们认为是一本政治著作,军事家们认为是一本军事著作,可见,站在不同的视角,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同的。就《老子》的思想核心问题,近些年来论辩激烈,观点多样。更多的学者认为《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有的认为其思想核心是“自然”,有的认为是“无为”,有的认为是“上善若水”,有的认为是“人”,有的认为老子思想是“多核心、立体的、动态体系”。刘周堂在《老子思想体系新探》一文中提出:“老子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而是一个热衷于救世的政治思想家。”如果从《老子》的整体思想结构来看,笔者认为,老子不仅是真正的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个热衷于救世的政治思想家,因此,《老子》的思想核心是“尊道贵德”。
  
  一、“尊道贵德”是《老子》一书的“题眼”
  
  古今以来,《老子》版本众多,这是导致理解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楚简本、帛书本、河上公注本三种《老子》、王弼《老子注》、多种“老子语录”流传等等,不同版本在文字内容、段落划分、章节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差异。尤其是《老子》在内容结构上,似乎给人予“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之感,更容易导致“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从文本的流传过程看,一是历史久远,传抄、传诵过程复杂多变,这是没有印刷条件的古代典籍的共同命运。二是政治的频繁变迁,“尊道”与“尊儒”的思想交替往来,“胜者王侯败者寇”原理必然反映在文化典籍的流传过程。三是后代文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要,在章节组合、摘抄剪接、解注释读、翻版传播等过程不断注入了当时的主观意愿,《老子》的成书年代还在不断地争议和考证,就是这些原因。四是也许老子原文中本来就有意增加一层“玄乎”的面纱,因为老子在文中就多次用“玄”来解释道。所以,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本来就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加上文本的“朦胧”和“混沌”结构,还有不同学术流派的观点。多角度地对后人产生不同的暗示和导向作用,为人们建立了更加博大的理解和认识空间。不论历史对《老子》怎样演绎,不论思想家们对《老子》怎样“剪接”。不论理论家们对《老子》怎样进行“再创造”,都是该时代的人们用“现代”意识进行解读的结果。尤其是认为老子思想是“多核心、立体的、动态体系”的观点。更能说明这一点。从“进化”的角度看,《老子》还是《老子》本身,它具有它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老子》还是老子的,《老子》中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老子》中的基本思想和原理,终归还是老子的精神“基因”。认识到这一点,《老子》的思想核心就能够更好地把握。
  其实,《老子》本身的思想的确是“立体”的。但却不可能是“多核心”的,更不可能是“动态的”。老子就说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足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70章)意思是说: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这段话虽然流露出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失望的情绪。因为他提出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却没有任何人理解和实行。但更重要的是,老子这段话至少告诉人们两个信息:第一,“言有宗,事有君”。是说明他的思想是明确的、具体的、集中的。是有宗旨、有主题的,只是“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能理解的是那些不在尊贵地位、没有实权的“被褐而怀玉”的圣人。第二,“言有宗”的“宗”在哪里?结合全文整体来考察,结论才能自见。据黑龙江大学李先耕教授介绍,帛书本《老子》有《德经》《道经》之分,且“《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就可以从一个方面看出,与后世其他版本相比,帛书本《老子》中的思想接近本意的可靠性更强。如果是这样,那么《老子》的创作重心就在于“贵德”,从《道德经》的名称也可以作一面证词。然而,老子“贵德”不是停留在主观意想和情感体验上,更不是站在某一个阶级和集团的立场,而是站在揭示宇宙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凭借坚实的哲学理论来展开论述,因此“贵德”的理论依据是“尊道”。由此可见,《老子》第五十一章才是全书的“言宗”所在:“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1章)“尊道而贵德”是全文的“题眼”,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所在。
  
  二、《老子》的立足点是“尊道”,归宿是“贵德”
  
  《老子》思想体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人生观合为一体的哲学思想。 首先,老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曾几何时,关于老子思想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有过许多争论。但是如果把老子与孔子相比较,孔子没有形成真正的宇宙观,因为孔子最多站在人的高度、站在一定的阶级和层阶立场来研究人、提出治国思想,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唯心观念正是受其视角和视野的局限。如果把老子的“道”与柏拉图的“理念”相比,尽管他们不谋而合地研究宇宙本原问题,但柏拉图虽然提出了宇宙本质――“理念”,却找不到最终的源泉和运行规律,于是又创造出了一个造世主(即神)来作为宇宙原动力。老子则不同,他真正站在大宇宙的高度,找到了万物共同的本质和本原――“道”,并且对“道”进行了层层递进的论述。第一个层次,他认为道是一种无形无声、恍恍惚惚的混冥之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日大”(25章),老子多次力图对“道”的内涵进行形象化解说,但实际上所表述的意思是:道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意志的“独立而不改”的客观实在。第二个层次,老子进一步认为,道是“无名”和“有名”的统一、“无形”和“有形”的统一,“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21章)。这 里,老子用“无名”和“无形”来表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用“有名”和“有形”来表述事物的个性和现象。第三个层次,老子认为“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象帝之先”(4章)。他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者,万物之奥(主)”(62章)。在这里,老子用大量的篇幅,反复强调道是“万物之宗”、“以为天下母”、“先天地生”、“象帝之先”、“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等。说的是道可以化生万物,是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这在世界哲学史上第一次从客观上解决了宇宙本原问题,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从根本上对人们长期崇拜天帝神灵的彻底否定,表现出彻底的唯物主义思想。第四个层次,老子在把道定位到“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这一层可以看出老子论道的根本目的在于:道、天、地、人四者都是“大”,都是平等合一的,都归属“自然”,为老子的方法论奠定了科学的、坚实的逻辑基础和哲学理论基础,即使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这个理论依然神采奕奕、光彩照人。
  其次,在有史料记载的人类史上,老子以其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人生观。创建了严密的辩证法体系。老子的认识论,是以“道”为前提,从分析事物的形成过程开始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根据事物的这种发展规律,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就是“抱一”。按照老子对道的解剖,“一”就是道,道的本质是“自然”,“自然”的表现是“朴素”,“朴素”就是“纯真”和“真理”。因此“抱一”就是守朴求真。老子认为,一方面要从心境和灵魂上“抱一”,提出“载营魄抱一”(10章),另一方面要从行为上“抱一”,提出“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22章)、“复归于朴”(28章)。在此基础上,老子进一步透过事物的现象来认识万物的本质和变化原理。如:微妙玄通,“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15章),强调规律深藏在事物内部;相反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58章),讲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特征;对立统一。“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41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45章),说的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同时,老子还将对宇宙事物的认识推及到对人的认识。如:天道无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章);自现不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4章);知人者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3章)。民不畏死,“民不畏威,则大威至”(72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74章)信言不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81章);祸福相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这种由物到人的逻辑,是按照“道”的共同本质来推理的。
  老子的方法论,是建立在以“尊道”为基本原则的“德”。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38章)“上德”,就是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就是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老子对于“德”的基本准则是“上善若水”,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8章)用“上善若水”来比喻应怎样做到“不争”和“守道”。老子把“德”的具体内容概括为存心、相处、言语、为政、处事、行为等六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以柔克刚,“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36章)无为而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白化。”(37章)循序渐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老子还提出了执守“道”三件法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章)这些方法论,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精髓。老子的人生观,是“道”与“德”相统一的最高境界。老子人生观的基本信条是“至虚守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心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至虚守静”的具体表现,如“绝智弃圣”。追求诚信,否定讹诈。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8章)又如“知足常乐”,寡欲不争。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再如“出生入死”,清静无为。老子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50章)可见老子的人生观不是表现消极退世,而是揭示了人性对最高精神文明状态的追求。
  从老子的“道”到自然和朴素。再从“德”和虚静与不争,从老子的世界观到认识论,再从方法论到人生观,构成了一个以“尊道贵德”为核心、系统庞大,结构完整、论证精辟、逻辑严密、境界绝妙的,并融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和管理哲学为一体的立体哲学大厦,成为后世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哲学殿堂。因此,长期以来对老子的辩证法结论一直为“朴素辩证法”,这是极不公平的。
  
  三、“尊道贵德”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老子人生实践的结果
  
  老子哲学及其“尊道贵德”的政治思想,不是建立在情感、意志和想象基础上的单纯的道德思想或政治思想,更不是思想家个体的偶然产物。而是老子时代及以前所具有的整体文化积淀的结果。我们认为,老子的辩证法不再是“朴素辩证法”,是因为老子的哲学是以当时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生体验为基础的。
  夏、商、周三代是华夏文明基本面貌确立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生产力发展迅速的时期,是经济繁荣、政治活跃、思想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奴隶制度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是群雄争霸、竞争激烈、战事频繁的激变时期。从科学技术状况看,春秋前后,铁器和牛耕的大量出现,水利交通发展,医学、天文学等科学技术繁荣,为《老子》的哲学形成扩展了了认识空间。从思想、文化方面看,从三代以来尤其周代,政治制度、法律和刑法、巫觋、宗教、礼 乐等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为《老子》的思想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
  从老子个人的生活体验来看,一个有才华、文思敏捷、并担任过“周守藏室之史”的老子,一方面他正经历着政治风云突变、王室衰败的时代,耳闻目睹种种社会现实,是老子思想形成的动力。另一方面,《尚书》《周易》等历史文化资料、官方各类活动史料、自然科学资料、宗教文化资料等等,为老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为老子拥有丰富的“史官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再从《老子》的内容体系和全部言辞来看老子的创作意图,发现老子所指向的并不是平头百姓,而是完全面对统治者讲述“治国刚领”。诸如“处上”、“百姓为心”、“不战而胜”、“贵以贱为本”、“以智治国”、“治大国如烹小鲜”、“用兵”等等,没有一句是用来教训普通百姓的。前文从《老子》中断章列举和取义引用的全部哲学条文,大多数在原文中都是与治国内容构成因果推理关系的哲理。所以,说老子“是一个热衷于救世的政治思想家”恰如其分。但是。在天、王、民三者的天平上,他不像孔子和同期其他思想家那样站在任何一个单边立场,而是独自站在宇宙的高度居高临下,站在人与天“齐一”的广度仰望万物,站在官与民同等的角度讲述人生真谛。老子的认识,遥遥领先于社会的必然性。老子的思想境界,遥遥领先于时代,即使是2000多年后的今天的人们,也难以追赶。这也正是老子所叹息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缘故,也是当今对老子思想理解形成多元化的缘故。因此老子的思想和愿望与现实极度矛盾,对于现实他永远是无能为力的,其他具有“激进”色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同样是无能为力的。不同的是,老子没有奋力“挽狂澜”,他明白“用鸡蛋碰石头”是徒劳无功的,他懂得唯一的出路就是“养生”,并且把个人养生同国家和社会的养生融合在一个“道”字上,揭示了人性的根本问题。这正是老子作为一个哲学奇才的伟大之处。不少人因为老子的虚静思想和隐蔽行为,认为老子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这是非常偏颇的、十分草率的结论。
  不难看出,老子用心良苦,他在对社会政治无可奈何的时候,在整体社会都处于人生彷徨的时候,用超世脱凡的真正的哲人眼光,用“一览众山小”的理性的思维,用理想化的渴求与愿望,用富有客观逻辑性的演绎手法,通过“大宇宙”的规律来揭示人类“小宇宙”治国的“病苦”,开启“官智”。开具治国的唯一“良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具有系统理论的哲学家,那么他就是古代第一个应用宇宙原理解决政治问题的启蒙者,第一个追求“治国先治本”的呐喊者。“尊道贵德”是老子最响亮的声音。是老子创造的最高境界。
  
  [责任编辑:青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43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