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税费时代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农业投入持续增长的保障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完善农村各项改革制度等方面入手,提出构建后税费时代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并给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 持续增长; 长效机制;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农民收入总体收入水平过低、增长幅度缓慢的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举措,通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和补贴等杠杆,取得了初步成效。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93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实际增幅为6.8%,是自199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然而,据农业部数据,2005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长6.2%,低于2004年的6.8%,也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只不过是恢复性增长,并没有表现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免征农业税后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并没有根除。切实解决我国农民增收缓慢、保持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加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仍然存在的原因及其表现
  
  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存在。首先,农业增收的空间缩小。一方面,农资价格和农业生产成本迅速提高,严重侵蚀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以河南省为例,通过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004年农民亩均分别增收24.3元和12.38元,合计增收36.68元,但同年仅夏季小麦的亩均成本就增加49.13元,其中来自种子、化肥、机械作业等物质性成本的增加量达48.04元,减税和直补带给农民的好处尚不足以弥补因农业成本提高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粮价下跌的风险不断蓄积,局部地区粮食供求失衡的方向可能发生逆转。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价格上涨是2004年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看,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此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不大,受耕地面积的限制,农业播种面积持续大幅增加的空间很小。
  其次,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增势趋缓。近年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引起的一个重大变化,也是未来农民收入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不断减少,而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约占当前农民收入的70%,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其增长速度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由1998年的11.5%下降为2004年的8.6%。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增长缓慢,因此,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主要靠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2004年,农村常住人口中,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比重为19.1%,比2003年提高0.8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04年新增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500万人,明显少于上年840万人的增量。可见,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外出务工人数呈现增势趋缓的趋势应给予高度关注。
  再次,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增收难。随着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投入减少,农民相应得到的收入增长减慢。2000年,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9.3%,2001年下降5.8%,2002年增长5.6%,2003年增长1.7%,2005年与上年持平。
  受上述因素影响,农民增收缓慢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1997-2005年,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绝对差距由3070.0元上升为7238.0元,城乡收入差距相对之比由2.47上升为3.22。2005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
  造成农民增收滞后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上述因素以外,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深层次制度因素主要在于城乡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即城乡体制的割裂发展。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正如中央一号文件所讲“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矛盾的集中反映”。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各种城乡有别制度,是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根源。如二元体制及相关制度束缚农民手脚、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剥夺了农民利益、组织程度偏低加剧农民利益的流失、教育卫生医疗保障等制度缺失和非国民待遇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现行的金融支持体系对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适应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等。
  
  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实证分析
  
  从发展经济学理论角度来分析,长期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资本、人力资源、技术进步和制度等。中、短期“三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短期效益虽然明显,但其作用极其有限,特别是在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稀缺的情况下,不利于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从长远规划,必须着手制定培养和创造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适应免征农业税后新形势的需要,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意在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确保农民收入在长期内保持稳定增长,除了积极推进根本的体制创新外,重点是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农民增收的长效措施。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要努力拓展农业和农村外部增收的空间,统筹城乡就业,必须正确看待和公正对待农民工,建立机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这是促进农民外出就业、稳定就业,保证农民长期增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差别的主要原因,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结构。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性的长效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教育制度,使农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建立统一的现代公共服务制度,使农民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统一城乡税负,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户籍身份制度,给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严控大城市的建设,确保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城市与农村资源共享;制定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长期战略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现代工商业逐渐向县城和乡镇转移,使农民直接参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
  (2)建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严格耕地保护和有效利用是提高粮食产出能力的基础,切实协调好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用地和养地之间的关系;构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全程监管;构建科技兴农的长效机制,以市场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保护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的长效机制,通过政策倾斜和利益补偿,促使农民形成稳定的种粮收效预期;通过建立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探索和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增强农业生产抵抗风险的能力。
  (3)形成确保农业投入持续增长的保障机制。增加资本投入是保证农民增收的基本要素,是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基础。由于农业投资报酬率低等原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长期以来就严重不足,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易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目前,我国工业已进入了中期阶段,具有了“反哺农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国家应尽快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虽然《农业法》规定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由于国家对农业投资额比较少,近几年来有所增加,但与农业基本建设的基本要求相差非常悬殊,何况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额有可能被截流一部分。有关资料显示,财政支农资金中,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维持在70%左右,而用于建设性支出的比重不高;在财政的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业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比重较小。此外,还需要明确界定农业总投入的范围和科目,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透明度和可检查性,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60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