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西方学者提出的创意产业发展的高端集群性及3T发展模式,本文论证了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提出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通过激发欠发达地区民众自身的创造力改善文化生活质量、有效实现农业人口转移、使其获得自主发展动力的必要性。通过引证默会知识对于个体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及区域性市场需求的存在,肯定了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可能性。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创意场;默会知识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0)02―0095―03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对于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它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它所包含的具体产业门类等问题众说纷纭,但是对创意产业的高端性却是基本上没有争议的。作为创意经济领域最具知名度的学者之一,理查德・弗罗里达提出了被广泛引用的创意经济发展3T原则,即认为技术、人才、宽容是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三要素,且缺一不可。全球公认的“国际创意产业中心”的伦敦、纽约与东京。无一不是响当当的“全球城市”(Global City),作为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力重合的地方,吸引着人才汇聚于此,并进一步体现出文化的建构性力量,成为国际经济文化活动的制高点。似乎是上述理论最好的佐证。所以,伴随着“创意经济”、“创意产业”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引入,在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积极实践中,活跃着的仍然是那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因为只有它们才被认为具有被认为是发展创意产业所必备的经济实力、高科技产业支持以及足够的创意人才。在我国引入创意产业等相关理念后,积极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长沙、杭州、南京、广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昆明、郑州等,还有其他一些城市也热情高涨。然而,“3T”成为审视是否具有发展创意产业条件的标准,成为问题讨论的默认前提,本身或许是失当的。原因在于:“3T”理论来自发达国家学者对于生活现实的观察与总结。即使它完全、真实地揭示了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律与原理,当它被运用到另一个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社会时,针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对具体背景的分析,则是不应跳过的环节。
  讨论此问题更重要社会意义则在于: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自然资源、人才的匮乏往往正是导致它们过去难以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工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这意味着在过去的发展中,更多倚重于自然、能源、地理等非流动性、独占性资源。不具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在发展上处于先天劣势。而人才。作为高品质的合格劳动力,为了实现其职业抱负,向最能施展其才华的地区汇聚,无可厚非;大量的一般劳动力。为了更快更好地改善家庭生活和个人境遇,转移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是人之常情。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条件下。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在许多地方,作为有效拉动落后地区人均收入增长的动力,也得到政府的支持。人才、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加剧了地区间发展能量的差距。久而久之更有可能形成欠发达地区发展观念上的“等、靠、要”消极思想。应该正视。作为国土的一部分,欠发达地区一日不能发现自身成长的内在动力。不能实现自主发展,国家的整体繁荣就将推迟一日。
  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创意产业独特的吸引力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创意产业,源于创意引发的市场价值。创意从而具有了资本性。但不同于传统产业中自然资源的独占性,创意作为一种思想,具有可分享性。约翰・霍金斯形象地比喻其为蜡烛的光亮,照亮他人的同时(改变他人的观念,提升他人的创造力),并不降低自己的亮度。而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了“创意场”的概念,指出“由子在一个集群中长期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交换使相当多的学习和灵感很容易自然而然地出现。“创意的“分享性’恃点及“创意场”作用的存在。使创意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本,根本区别于传统产业中的任何其它生产资本。其次,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发展由于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传播媒介落后,生产与生活方式封闭自足,体现出较强的文化保守性特征,但也正因此继承了更多的传统乃至原始习俗,而这些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差异化地发展区域创意产业则是最丰富的资源,从而也使得特色创意产业的区域性发展具有最广泛的民众基础。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比较级概念,以全球为视野,它既可以指一个国家,也可以指一个地区,而本文的主要讨论范围是我国领土中的欠发达地区。全球著名的民意调查机构美国盖洛普公司于2004年底完成的第四次覆盖中国全境的大型调查,在“城市中国”、“乡村中国”之外提出了“第三中国”的概念。“第三中国”是指“中国前十个最大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鉴于国内积极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往往正是这些最大的城市,所以本文则主要讨论上述“第三中国”和“乡村中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问题。讨论的基础在于相对于国内较发达城市,它们在创意产业3T要素的欠缺是共性问题。虽然在经济实力、高科技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诸方面不具有相对优势,甚至可能处于完全劣势的区域,但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低自然资源消耗等特质,对于急于寻求自身发展出路的广大欠发达地区同样存在着广泛的吸引力。只是由于客观上不具备那些被认为是发展创意产业所必需的资源,从而阻碍了决策者们的想象力。阻碍欠发达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观念的束缚,这束缚既在决策者的思维中,也在普通民众的观念里。
  
   二、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必要性
  
  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文化生活质量、农业人口转移、区域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就文化生活质量而言,2006年1月初。浙江省统计部门组织有关县(市、区)统计局,对辖区内欠发达乡镇的32150户样本农户2005年的家庭收入、外出就业情况和生活状况开展了抽样调查。被调查农户家庭成员中最高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户占51.7%,为小学及小学以下的户占26.3%。只有22.0%的调查农户家中有文化程度达到高中及以上的家庭成员。由于文化程度偏低,人们的休闲生活以吃饭、打牌、聊天、看电视为主要内容,很少读书读报,也很少有其它的文化生活内容。在对调查农户询问“你感觉当前农村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时,30.9%回答是“赌博”,其次是“迷信”,占233%;位居第三的是“偷窃”,占16.2%。赌博和迷信在欠发达农村普遍存在。这些数据突出了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和后果。
  当许多欠发达地区办起乡村旅游,农民们拿惯锄头的手握起画笔,跟着老师学画画,不仅受到旅游者的欢迎,拓宽了农民们的收入来源,也提升了农民们的自信,打架、赌博、偷窃的事件也少了。
  就农业人口转移而言,“五普”数据表明,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15%,其中6亿在农村。按现有的生 产条件,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剩余的4.5亿需要转移,任务相当艰巨。农业人口转移的主要途径包括,农业人口向农业内部各系统的转移。如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以及农业人口向农业系统外的其他部门和行业转移。也可以区分为地域上的转移和行业部门上的转移两类。部门上转移的主要困难在于客观上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甚至是学习的能力,而劳动力地域上的转移一方面存在主观上难以适应背井离乡的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能面对的种种限制甚至是歧视,需要较好的心理调适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则造成了仅剩下儿童与老人的村落。成为更加荒芜、了无生气的乡土。
  如果不是为了更高的收入,许多农民工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当2008年底遭遇金融风暴,许多农了工不得不提前返乡。却发现在自己的家乡也办起了工厂,不用背井离乡也可以拿到与以往相差无几的工资时,他们非常高兴地留在了家乡。同样是由于金融风暴,井冈山老区的许多农民工在开年后留在了家乡,通过井冈山发展的红色旅游业找到了工作。
  就区域社会发展而言,调研发现。欠发达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已经由地缘因素、交通因素逐渐上移到信息、教育、文化等深层次方面。要解决制约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不是建立援助机制,而是帮助其获得自主发展动力,最长久的方法不是引进人才,而是激发居民的主体意识,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
  对于自然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欠发达地区,由于地处偏远、文化保守性强而得以存留的残破遗址、风俗传说与原始习惯,或许正是这个日益趋同的地球村里,因为稀缺而深具潜力的资源。100年前人迹罕至的荒野边塞,由于其荒凉独立的气韵,经过文化的包装,而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现实必要性体现在:改变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的“贫血”现象。改善社会风气;实现农业人口转移,安置剩余劳动力;促进落后地区社会整体发展,促其获得内在发展动力三个方面。
  最后,抛开政策和经济层面的考虑,发展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在于历史文脉的传承。创意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无论是产品设计、电影,还是文学、舞台表演,都是人们体认文化的一种有趣、生动的方式。而在所有这些创造性的产品中,历史与文化、观念与审美得到了传达。借助于人们渴求精神满足的主动过程,潮流与传统、冲突与价值得到了宣扬。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育,历史文脉传承则更为艰巨。以电影为例,好莱坞在电影世界大行其道,宝莱坞则在世界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与发展,当好莱坞潜移默化地以西方为标准,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倾向与社会观念时,宝莱坞所反映的社会与文化。则因为与人们“观念”相去甚远而缺乏吸引力。这是严酷的现实,若听凭其发展,欠发达地区可资利用的资源将越来越少,而全球的文化也会越来越单调、乏味。于是,我们甚至可以说,欠发达地区有责任发展其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
  
  三、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可能性
  
  产业发展必须具备核心的生产资源/资本以及市场需求。欠发达地区的创意产业发展同样如此。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与西村幸夫《再造美丽故乡》中论述,让我们看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使生活环境变好的关键,是真正关心周围环境的居民。从这一关系出发,我们认为居民创造力的释放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就个人层面而言,虽然欠发达地区居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否认创造力中默会知识的作用。“默会知识”是人们为了在一个环境里有效工作所需要知道的知识,并且这样的知识不是明确被传授的,而且常常难以言传。滕博格和他的同事在肯尼亚所做的“适应环境实践性智力测验”及相关研究结合人种学对肯尼亚人的观察,研究者得出了下述的结论,“由于许多家庭的孩子将会务农,或者从事其他不需要西方式学校教育的职业。所以他们没有理由重视西方式的学校教育。这些家庭强调教给孩子本土的非正式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将引导孩子成功地适应他们将来的生活环境。”这样的论述或许也适合用于描述我们的讨论中欠发达地区居民文化程度和默会知识之间的关系。或许也正是由于创造力所涵盖和作用的领域非常广泛,所以,西方学者才有理由憧憬着激发出社会每个成员的创造力。实现一个“创造性社会”。
  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市场需求。创意产业对市场的需求则更为敏感。消费社会是创意产业兴起的基本背景。人们的消费理念不再是着眼于满足功能性需求。而在于提高生活的品质。更充分地满足个人精神层面个性化的需求是大势所趋。创意产业正是因为其产品旨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之上的精神需求,而人们的精神需求偏好却千差万别,从而在具有高风险性的同时仍然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市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营销学中强调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是因为消费需求客观上存在着绝对差异性。因为人们的成长环境、受教育背景等等不同。从而塑造出人各不同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以至于对商品的品种、式样、色彩乃至购买的时间、空间的要求都各有不同。但同时不应忽视的是消费需求也客观存在相对的同质性。这是指在同一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乃至地理环境中的人们会形成具有相对类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习惯等的亚文化群。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全球创意城市联盟”中。埃及的阿斯旺、美国的圣达菲以“民间艺术之城”、哥伦比亚的波帕扬以“烹饪之城、英国的爱丁堡以“文学之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以“音乐之城”分别著称。这一评估结果传达出的信息是,在这个被科技日益同质化的时代,城市应该立足于各自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这样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才能体验到―个真正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是发展与生存的必要条件。对于欠发达地区。这一评定结果更表明:高科技不是发展的唯一途径。
  在自觉抵御高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时。我们的确享受着高科技的成果。电脑、网络、通讯的便捷,在极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在本质上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数量和范围。使得人们能够轻易了解到目标信息。最典型的场景莫过于,不必要舟车劳顿、兴师动众地进行选景、搭棚、实拍,高科技时代需要的只是一间工作室、几台电脑和勤奋的创意和技术制作人员。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这意味着,如果科技必须是其发展某一创意产业项目,带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条件,那么,其必须耗费的成本也已经大大降低。
  还需要指出的是。欠发达地区之所以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不单纯是一个内部性问题。我们将所有地区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网格状交易系统,那么单个地区所面对的则始终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首先,地区间是互补的,它们因为相互交换专业化的产品而紧密相联;其次,它们也相互激烈竞争,表现在每一个地区都关注有限资源条件下其自身的集体利益。每一个地区在保护新的内部投资、扩大其产品的外部市场和吸引外来的旅游者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利益。而加剧这一竞争态势的因素还在于,除了自然资源等极少数不可流动性资源外,其他资源(人、物、信息)则处于流动状态。这意味着:发展问题,是对产业发展关键资源的分配,甚至是争夺。并且,只要寻求发展这种争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种竞争态势下。最好的消息莫过于有什么关键性资源是与生俱来、夺也夺不走的。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无论发达与否、发展程度如何。一定存在着特殊的历史、传统、习俗或技能,由此而来的文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则被打上了历史、文化、区域的烙印。这些产品有可能被其他地方模仿生产出来,但那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产生氛围是不可能被复制。这就是欠发达地区利用本土独特文化资源发展特色创意产业最根本的优越性。
  最关键的还是市场需求。在盖洛普调查中显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产品购买主力军的“第三中国”。却是被企业家、投资者忽视的市场。目前。正深入开展的“家电下乡”活动,从另一个侧面也证实了我国广大欠发达地区存在巨大更高层次消费潜力的事实。综上,我们从市场需求、发展思路、技术可能等方面。列举了在广大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可能性。
  
  四、结论
  
  发展问题不是内部性问题,西方学者总结出的创意产业发展3T原则及资源“集聚式”的发展方式。对于我国在农业、工业发展中没能取得竞争优势而成为“欠发达”的地区而言,难以适用。而近年来,“印象”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以农民画为重要资源的乡村旅游等一系列创意产业项目在欠发达地区成功实施。对区域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使我们看到欠发达地区别样的发展之路。缺乏技术、人才、文化生活多样性的欠发达地区不能依葫芦画瓢走产业集聚的发展之路。通过创意产业项目带动创意产业和区域社会发展。显示出其现实可行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75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