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志刚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关键词】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71-01
  
  对西部农村地区初中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于是,怎样抓好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广大西部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修养的最佳时期。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对西部农村地区来说,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则直接影响西部农村明天的发展,影响缩小东西部差距的进程,影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思想道德现状,探求抓好农村地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广大西部农村地区,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农村留守儿童”。这是一个上千万的群体,它的数量十倍于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与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不同的是,这些农民工子女别无选择地被留在了农村,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走进城市,由于条件所限,九成以上的农民工子女只能留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农村,客观上造成了“准孤儿”、“准单亲家庭”的现象。这些孩子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容易受到一些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出一些偏离行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姚云把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为四个方面: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道德发展危机、违法行为趋多。网络成瘾、早恋、逃学、厌学等现象在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中已经相当普遍。在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中,大部分的留守学习成绩中等偏下,逃学迟到家常便饭。他们大多跟祖辈生活在一起,隔代教育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溺爱,相当部分初中生经常说谎,有过偷东西、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甚至盲目冲动打架斗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由于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广大家长担心的不再是学费问题,而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常常听到一些家长叹息:“钱挣到了,孩子学坏了!“必须加强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怎样怎样抓好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呢?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看法:从学校来说,应推广全日制寄宿学校。在农村推广建立全日制寄宿学校,由学校设立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对住校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集中管理。这些寄宿学校为“留守儿童”建立学习和生活档案,开设亲情热线电话。外出打工的家长可以经常与学校和自己的子女保持联系,经常了解和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对教师而言,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光靠空洞的说教,硬性地灌输是不行的,要经过熏陶、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社会责任、集体荣誉、前途理想等方面的情感,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之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要善于捕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时机,在有特殊意义的时间里讲解相关的内容。如在新学期开学时用惜时名言、惜时歌诗讲珍惜时间,在教师节讲尊师,在国庆节讲爱国,在劳动节讲劳动等,用春游、参加义务劳动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创设具有感染性的教育意境,教师注重身教,用本校本班优秀的事迹启发和感染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给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条件,组织学生到集市、商店、工厂、农村进行参观调查,举办各种报告会、演唱会、讲演会等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不离家,孩子才不苦。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根本之策还在于从法律上加以保障农民的权益。现在如果只让农民种地,改变不了农民收入少的问题,改变不了农民穷的命运。改变这种现状不能“头疼医疼”,从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顽症入手,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在经融危机弥漫全球的形势下,大力营造发展环境,推动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农民在农村收入有保障,他们的子女才不会饱受离散之苦。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的思想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实是新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其形式多样,方法各异。但我们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循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多方合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特点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好路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