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极其深远,渗透到古代建筑的各个领域。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礼制性建筑的大量出现;二是礼制思想在古建筑中的广泛体现。
  关键词:礼制;礼制性建筑;礼制思想
  收稿日期:2010-09-20
  作者简介:尤士洁(1964-),女,江苏无锡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古代中国把“礼”作为治国的根本之道来提倡,视“礼制”为维系天地人伦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准则。“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1]“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2]礼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其核心内容就是肯定社会各阶层尊卑、贵贱、长幼分异的合理性,刻意造成全社会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亲疏有分、高低不等的等级阶梯,维护君臣父子间的统治秩序,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政治目的。两千多年来,礼贯穿于中国传统文明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建筑。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礼制性建筑的盛行;另一方面体现在礼制思想广泛渗透到古建筑中,使等级化和礼制化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
  一、礼制性建筑的大量出现
  《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3]“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祭祀,在建筑时祭祀场所是一定要优先考虑的。《礼记•曲礼下》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2]中国的礼制性建筑数量多、规模大、艺术成就高,主要有坛、宗庙、社稷、明堂、辟雍等;还有因“礼”而产生的建筑小品阙、华表、牌坊等等,它们都是为了人与宇宙、自然沟通所设的独特建筑类型。
  坛、庙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礼制性建筑,它们都是用于祭祀的。古代君王认为祭祀是立国治人之本,因此是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万物由天而生,人类由祖宗而发展,而社稷是国家的保护神,也是国家的象征,因此在帝王礼制中祭礼天地、社稷、祖先是国之大典,并把这些称为三大祭。
  坛是祭祀天神、地祗的最高级别的礼制建筑,主要祭祀天、地、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这套祭祀把人间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建立起天伦与人伦统一的秩序,使皇权统治成为天然的、神授的、天经地义的事情。从北京坛类建筑之多和天坛面积之大、形制之高,不难看出“坛”在礼制性建筑中的突出地位。最隆重最复杂的祭祀是祭天。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福的场所,主要包括两组建筑,一组以圜丘坛为中心,是皇帝每年冬至祭天的场所;另一组以祈年殿为中心,是每年正月举行祈谷礼,祈求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的地方。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精致、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坛庙建筑,在世界上享有极大的声誉。1998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庙包括祭祀祖先的宗庙、祭祀先圣先师的君师庙和祭祀山川神灵的神庙。帝王祭祀祖宗
  的家庙称太庙,按周制,位于宫前左侧。各级官吏和一些大家族也设家庙,后称祠堂。祠堂是祭祀和处理宗族事务、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是家族礼制活动的多功能建筑。它一般按“左祖右社”原则,设于村落左方或村子中心。为炫耀主人的财富地位,祠堂建筑往往规模很大,装饰豪华,成为地方上最突出的建筑。中国古代建有大量的祭祀圣贤的庙,如奉祀关羽的“关帝庙”,奉祀包拯的“包公祠”等,其中以奉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文庙建筑等级最高、形制最为特别、规模最大,而且数量也最多。至于神庙,专指祭祀山川、江湖、风雨水火之神的场所,如城隍庙、土地庙、泰山的岱庙等等。
  明堂则是包括太庙在内的一组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象征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壁),象征王道教化源源不绝。清代的辟雍在国子监内,效仿古法建有一个环形的水池。由此可见,明堂和辟雍常常是在一起的,共同承担祭祀祖先和宣传教化的任务,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
  阙、华表、牌坊等建筑小品也是礼制建筑的一部分。阙,最早由宫门演变而来,它标示着建筑群的等级,树立了皇家的威严,唐宋以后演化成宫廷广场上礼制性的门楼。华表起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柱,是象征纳谏之仁的“望柱”,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在一对华表上加上“额仿”就成了只有门的建筑――牌坊,从早期具有实用功能的坊里的门发展为纪念碑,在礼制的规划下牌坊成为了中国人精神性的存在,普遍地出现在华夏大地上。
  二、礼制思想在古建筑中的广泛体现
  中国古代统治者都高扬“以礼治国”的大旗,不遗余力地推行礼治,由此礼制思想深入人心。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的另一重大影响就是建筑强调礼,礼成为建筑的核心,从建筑形制的规范、建筑等级的严密,到对建筑装饰的限制,礼制思想无不淋漓尽致地得以体现。
  (一)建筑形制
  在古代中国,城市的大小规模及形式都纳入了礼制。在《礼记》中有不少有关建筑形制的规范与要求。周朝的《考工记》中描绘的理想王城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4]就是说,城市应该呈方形,每边九里,城内有九条直街和九条横街,宫城居中,是天子所居之地。宫城左前方为祖庙,右前方为社稷坛。宫城外前方为朝,后方为市,市和朝的面积都是百步见方。而那些居民闾里则分布于宫城外围,与宫城保持一定距离。王城的空间格局充分体现了贵贱尊卑的礼治秩序。这种方正有序、以礼为先的城市规划一直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遵循并得以发展。
  明清故宫的建筑基本上是附会《礼记》、《周礼•考工记》等封建传统的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来布置的。它的主要特点有: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左祖右社,中轴对称等。如左祖右社,在故宫的东侧设太庙,供皇帝祭祀本朝先皇之用;在西侧设社稷坛,供皇帝祭祀土谷之神。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礼制思想中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思想。
  礼制秩序不仅对君臣、臣民的尊卑关系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对具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兄弟、夫妇、长幼的人伦秩序也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根据礼制秩序所制定的规划,营建制度对宅第、民居也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宅第中“前堂后室”的布局,四合院“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位置序列,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礼制思想。中国最典型的住宅型制是四合院,在北京四合院中,后院中轴线上设堂屋,是院中规格最尊贵的建筑,是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和举行家中重要礼仪的地方。内院的正房为主人房,两边厢房供儿孙辈
  居住,前院倒座为客房和男仆人住房,后面的罩房是女仆的住房,以及厨房、储存杂物的房间。这样,就以一种无言却有形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父权统治、男尊女卑、主仆有别的家庭伦理秩序的要求,从而赋予本无意识的建筑以浓厚的伦理意识。
  (二)建筑等级
  礼制把建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看成是天经地义的宇庙法则,立国兴邦的人伦之本。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古代建筑中体现的严密的等级制。建筑物的尺度、体型、色彩、配置方式不只是由人的物质生活功能要求来决定,更主要的是由礼制的规定来决定。在我国古建筑中等级制度随处可见,且涉及面广,限定细微,建筑成为体现古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中记述了西周的城邑等级,将城邑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别,“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4]这里清楚表明了三个等级城市的城墙高度,城中道路宽度,环城道路宽度及城外道路宽度的等级规定。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每雉为一丈,共高九丈),诸侯城楼高七雉,而都城城楼只能高五雉。城中道路宽九轨(一轨为八尺),环城的道路宽七轨,都城道路宽五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85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