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备课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彬
【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这一节课的成败,在新课改形势下,对于刚走上及在岗的教师来说,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备课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新课改;素质教育;备课;方法;教案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73-01
时至当代,大家都知道无论是中学教育还是小学教育,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上课时他们中心环节,而上课的成功与否与课前的准备情况息息相关。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行,教师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备课价值取向也有了变化。近几年来,不少教师在原有备课方式的基础上,基于自己的个人意见与处境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本人也就这个问题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备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不过,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并非指一节课或一单元上课前的准备。它首先是教师在一门课具体实施以前,对这门课程实施的整体设计。那么,怎样才能备好课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备课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素质、思维水平、爱好特长、个性特点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恰当选择教法,设计科学高效、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有利于构建知识系统的教学过程,达到科学施教之目的,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老师上课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这就必须要求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哪怕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再次备课要有周密的计划性和高度的预见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对整个教材,课时的分配情况,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个整体的计划。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安排以及板书的设计都要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顺序”;俗话说备课就是课堂教学的设计演练,所以必须要有明显的预见性,并且力求“准确”。另外备课不仅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还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变不利为有利。可见预见性越是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越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才能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中出乱的情况。最后还要有极强的针对性,心目中必须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2备课的方法
备课的方法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没有固定的框框。但一般地说不外乎备教材、备学生、
备教法、写教案、写教后记几个方面进行。
2.1首先要备教材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它包括熟悉课程标准、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理解每一章节,每一课的内容,明确它在全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等。虽然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甚至教学参考书都是固定了的,但是并不等于教师只要对上述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就行了,相反的教师可以在这种固定的模式下,对各种教学因素,科学地选择,巧妙地组合,有主有次地展开程序,调整最佳的教学效果等。这表现了教师的科学头脑,也体现了教师的与时俱进的风格。
2.2其次要备学生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要教育他们,就必须充分了解他们。从他们的年龄、个性、心理和原有知识的特点出发,避免盲目性,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得到全面发展。
2.3再次要备教法备好教材与学生,只是具备了搞好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使愿望变为现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要有教学方法。教师在遵循教学原则及春上,要根据教材、学生、教师本身素质等特点选择最优的教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4最后就是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教案可详可简,可写在教案专用纸或本上,也可以评注形式写于教材上,视具体情况而定。
3备课的过程
简单的说也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顺序,概括起来大致是一个“自备”到“集体备”再到“再自备”的过程。自备是个人钻研,独立思考,创造性的劳动的过程,它需要更多的独立劳动,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环节。认真自备,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的前提;然个人的智慧有限的,于是就有了集体备课这一方式,通过集体研究,互相学习,彼此帮助就可以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同时还能促进教师团结,形成教师集体,教师间更能相互了解、密切配合,从而保证同年级的教学质量。但集体备课质量不高,往往由于自备不足。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发现“空手赶集”的现象:由于缺乏自备,于是问题不分大小,内容不究轻重,一律拿到会上研究,结果泛泛而谈,零敲碎打,所获无几。所以集体备课后,还要个人再备课,这是因为别人的经验对自己来说,都只是间接的知识,只有通过个人钻研,把集体讨论中得到的收获加以消化和巩固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掌握,进而为精心编写课堂教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在新课改情况下,在追求备课的完整性、规范性,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根据科目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备课形式、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定。真诚期待广大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用心备课。真正做到:心中有《课标》、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心中有方法,尽量
做到尽善尽美,体现当今的素质教育观。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才会焕发生命的光彩,社会才会有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鲁利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