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虚拟社区是指由持续参与的人们相互交流、彼此关怀,以形成网际人际关系网络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社会集合体。知识共享是虚拟社区生成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虚拟社区存在的核心价值之所在。参与社区活动的同时即是在进行知识共享。论文从管理技术派、行为理论派和激励理论派三个方面,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7-0222-04
  
  An Overview of Factors Influenc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Zhang Jiqiu
  (Library,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420,China)
  〔Abstract〕Virtual communities are social aggregations that emerge from the net when enough people carry on those public discussions long enough,with sufficient human feeling,to form webs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yberspace.Knowledge sharing is one of the decisive factors that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virtual communities,and the core value of virtual communities.To participate in a virtual community is to share knowledge indee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udie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 in aspects of managing technology,theory of action and theory of motivation.
  〔Key words〕virtual community;knowledge sharing;influence factor
  
  虚拟社区,按照1993年Rheingold最早给出的定义,是指“由持续参与的人们相互交流、彼此关怀,以形成网际人际关系网络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社会集合体”[1],比如:搜索引擎网站开通的贴吧和空间、电子商务网站开通的论坛、即时通信网站开通的个人空间、各种不同人群定位的专业论坛、博客\圈子,等等。知识共享是虚拟社区生成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虚拟社区存在的核心价值之所在。在社区成员共享信息和知识时,社区活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2]。虚拟社区中的参与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获取和共享的交换形式[3]。近年来,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活跃。根据不同的理论资源和研究路向,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管理技术派、行为理论派和激励理论派3种流派。
  
  1 管理技术派
  
  管理技术派重点关注虚拟社区的管理团队如何促进知识共享、建设繁荣社区。
  McDermott[4]从管理技术方面提出影响虚拟社区建设和发展的10个关键因素:关注对业务和社区成员均有意义的主题、找一个名望高的社区成员做协调人、确保社区成员有时间和勇气参与、培育社区核心价值、让社区意见领袖多参与、创建思考论坛、保持社区成员的联络、创建一个热情主动的核心团队、让社区易于联接和参与、在社区论坛开展热点问题讨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虚拟社区能否持续地吸引用户参与,对虚拟社区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
  Yoo等人[5]将研究变量限定为管理策略和信息系统质量两个方面,考察影响社区成员参与的因素。结果表明:管理策略对社区成员的参与无直接的显著影响;但通过社区意识对社区成员参与有显著的影响。作者建议社区管理者应该加强社区意识尤其是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来增强成员参与;通过提升包括信息品质和系统品质在内的信息系统品质可以增加访问数量,从而增进社区意识,进而增强成员参与度。
  吴清凉[6]以网络读书会为对象,采取深度访谈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影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个人因素、团队特质、领导风格、社区文化和管理制度都能直接促进知识共享意愿,良好的信息系统会间接增强共享意愿。在组织因素中,影响共享的顺序为:在社区刚成立时,领导风格对共享意愿的影响最大;但社区规模渐大时,必须依靠管理制度来运作;当社区规模更大时,就要靠社区文化。社区是否具有并且认同共享文化,以及是否能反映这些文化,对共享意愿的影响很大。
  
  2 行为理论派
  
  行为理论派重点关注社区成员知识共享的态度形成过程,其基本假设是人是理性的,在做出共享行为前会综合各种信息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蒋佩真[7]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及行动控制理论建构了影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模型,研究个人对知识共享的主观规范、态度与自我效能是否会影响他们知识共享的意愿,并进而影响其知识共享行为。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态度、自我效能都会对知识共享意愿产生重要影响,知识共享意愿直接影响行为,但自我效能并不影响社区成员进行知识共享的行为。
  Bagozzi与Dholakia[8]在关于虚拟社区参与的实证研究中引入社会因素,区分基于网络和基于小群体范围内的虚拟社区,建立目标导向行为模型,分析虚拟社区参与的群体层面的两个决定因素――群体规范和社会认同。该模型假设态度、正面情绪、负面情绪、主观规范都对满意度有直接影响,并通过满意度对意愿有间接的影响;而群体规范、以往行为、感知行为控制、社会认同,既直接影响满意度又直接影响意愿。对157名虚拟社区参与者进行的调查发现:正面情绪对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包括自我归类、情感依赖和基于群体的自尊三个方面的社会认同对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参与意愿并无直接的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对于满意度和意愿都无显著影响。
  Sharratt与Usoro[9]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假设有9个方面的因素对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有显著影响,这9个因素分别是:组织结构、易用、感知有用、基于正直的信任(Integrity-based trust)、基于善行的信任(Benevolence-based trust)、基于能力的信任(Competence-based trust)、职业发展、社区意识、组织与个人价值的相符性,但没有进行实证研究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Ford与Staples[10]对感知知识价值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感知知识价值主要基于4个维度:有用性(如相关性)、拥有知识的好处、知识来源、惟一性。通过对北美119名在职的知识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感知知识价值对知识共享意愿有显著影响。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在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及其衍生的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修订发展得来。Teo等人[11]以修正后的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框架,在6个不同的虚拟学习社区中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信息系统设计中的两个关键因素――信息可获得性(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与社区适应性对虚拟学习社区使用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可获得性与社区适应性作为外部变量对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都有显著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使用意愿;感知有用、归属感对虚拟学习社区的使用意愿也都有显著影响,但感知易用对于使用意愿则无显著影响。
  [2]Butler.Membership size,community activity,and sustainability:A resource-based model of online social structur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1,(4):346-362.
  [3]Ridings,Gefen,Arinze.Some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trust in virtual communities[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2002,(3-4):271-295.
  [4]McDermott.Knowing in community:ten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build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EB].http:∥www.co-i-l.com/coil/knowledge-garden/cop/knowing.shtml,2008-10-23.
  [5]Yoo,Suh,Lee.Exploring the factors enhancing member participation in virtual community[J].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2,(3):55-71.
  [6]吴清凉.虚拟社群之知识分享与知识管理过程之研究――以网络读书会为探讨对象[D].(台湾地区)南华大学,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7]蒋佩真.虚拟社群的知识分享:认知与行为间的关系[D].(台湾地区)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200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8]Bagozzi,Dholakia.Intentional social action in virtual communities[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2002,(2):2-21.
  [9]Sharratt,Usoro.Understanding knowledge-sharing in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J].Electronic Journal on Knowledge Management,2003,(2):187-196.
  [10]Ford,Staples.Perceived value of knowledge:Shall I give you my gem,my coal?.Proceeding 3of the 38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5[EB].http:∥doi.ieeecomputersociety.org/10.1109/HICSS.2005.488,2008-10-27.
  [11]Teo et al.Evaluating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and community adaptivity features for sustaining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3,(59):671-697.
  [12]Cheung,Shek,Sia.Virtual community of consumers:Why people are willing to contribute?.Proceedings of the 8th Pacific-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04:2100-2107.
  [13]张岌秋.虚拟社区的信息获取与信息共享行为研究[D].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4]徐小龙,王方华.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8):83-86.
  [15]吴盛.以计划行为理论探讨资讯人员的知识分享行为[D].(台湾地区)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2003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6]Wang,Fesenmaier.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 of contribution in online communiti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n online travel community[J].Electronic Markets,2003,(1):33-45.
  [17]牛贞淑.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之研究[D].(台湾地区)高雄第一科技大学,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8]黄刚铭.虚拟社群激励机制之研究[D].(台湾地区)南华大学管理研究所,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9]林姿伶.虚拟社群成员资讯给予意图之实证研究[D].(台湾地区)中正大学,2004学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0]杨艳.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交流和共享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1]梁永昌.影响虚拟社群成员知识交流因素之探讨[D].(台湾地区)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系,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2]谢宗谕.虚拟社群知识分享行为研究――期望与价值扮演的角色[D].(台湾地区)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3]傅振瑞.组织内资讯人员知识分享态度之研究――多层次分析模型方法[D].(台湾地区)中央大学,200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24]Steven,et al.Motivating content contributions to online communities:toward a more comprehensive theory.Proceeding of the 38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5[EB].http:∥doi.ieeecomputersociety.org/10.1109/HICSS.2005.444,2008-10-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91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