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韩国留学生汉字学习字形偏误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多数人认为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韩国学生汉字教学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韩国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由于形似、音近、受词语中前字影响等原因造成汉字学习中字形有理据错误和无理据错误,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汉字教学 形似 音近 策略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由于欧美语言记录方式与汉字有明显的差别,其造成学习者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众多教学研究者都关注到这一点,对他们的学习困难、偏误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从文化背景、人脑对方块图形与线性图形的认识机制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积累了很多理论与实践经验。而对于有汉字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很多教学研究者本能地认为这些学习者具有汉字基础,对汉字学习应该与汉语母语学习者没有本质差异而只有程度差异。但潘先军(2004)在《韩国人汉字基础在汉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中论述了属于汉字文化圈的韩国留学生的汉字基础在汉字学习的音、形、义各方面存在负迁移。其中对韩语的语音、韩国汉字语义对汉字的学习的负迁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当然也提到了字形的负迁移。或许是作者认为汉字基础在字形方面的正迁移大于负迁移,因此整个层面的论述就较为简略。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韩国留学生汉字学习中字形方面的偏误仍然值得重视。
  
  一、韩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简况
  
  汉字文化圈内的韩国留学生学习汉字具有优势。这源于韩国文教部在1972年颁布的常用汉字1800个。另外,韩国的报刊杂志、历史文物中依旧保留了汉字。但这只能说明两点:第一,韩国留学生对汉字的方块形状有感性的认识;第二,他们书写汉字时对横、竖、撇、点、捺不感到别扭。这两点是韩国留学生比欧美留学生具有优势的地方,但这个优势也是十分有限的。
  由于现代韩语是黏着语,属于拼音文字,韩国留学生学习汉字时对字音、字义产生偏误在所难免。(字义主要是汉字在韩文中的含义与汉字本义产生错位所导致)。而在字形上,由于韩国留学生在本国接触汉字的数量和频率都不高。韩国常用汉字才1800个,而中文常用汉字为3500个,《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甲、乙、丙、丁以及超纲汉字共计2905个,这2905字中有2485字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一级常用字。均大于韩国常用汉字1800个。对韩国留学生(初等三级)的民意调查表明,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较少接触汉字。因此在汉字字形的掌握上,同样存在着不少偏误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现象进行了统计归类,可作为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学习的借鉴。
  
  二、汉字学习中形体偏误状况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韩国留学生学习汉字时在汉字形体上存在偏误,其来源为历次生字讲授后的听写检查。他们的偏误情况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理据偏误,一类为无理据偏误。
  有理据错误:
  
  所谓有理据偏误,是韩国留学生在掌握汉字的过程中,产生错字有一定的逻辑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形近导致错字
  形近导致的错误主要有:误换偏旁。例如将“祖”字写成了“租”字,把“筷”字的竹字头写成了草字头,“激”写成“檄”,将“讲”写成“进”等;其二:部件形似错误,如将“竟”字的“儿”字底写成了“心”字底。将“孩”字写成了“好”;其三:增添偏旁,例如将“至”写成了“到”,将“束”写成了“速”等。
  (二)音似导致错字
  读音相近导致的错字主要是同音字替代。由于留学生对汉字字义的把握还不是很牢固,因此很难根据词语意思来区分同音字或音近字。所以会将“儿童”写成“儿同”,将“打气筒”写成“大气筒”,将“声音”写成“生音”等。当然,很多别字的出现不仅仅是正字与误字之间音似的关系,还有形似的原因,譬如将“远”写成“运”,这便是同时具有了一、二两条理据。
  (三)受相邻字的影响导致错字
  譬如,“编辑”的“辑”受“编”的影响写成了与前字具有同一偏旁的别字“缉”;“准备”的“备”受“准”的偏旁影响在左边加上两点等。
  这类错别字的产生,在中国幼儿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也存在。有理据偏误说明学习者已经有一些汉字的感性基础,他们在脑海里积累了一些同音字,懂得一些汉字构成理论,会类推,在此,即使是错误,也可看成是韩国汉字正迁移的效应。
  第二类无理据的偏误在学习中也存在相当大的比例,令教学者措手不及。在初等三级的学生中,出现大量的非字现象,例如,将“病”字内部的“丙”写了“内”;“来”字竖未出头;在“头”字中将两点平放,这个错误还延伸到“实”“斗”等有上下点位置问题的一类字中。字形的无理据错误主要在于笔形、笔势、笔画结构、笔画部位、部件结构、增减笔画等几个方面。笔形上,譬如将“朗”上面的一点写成撇;笔势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笔的起笔与收笔需在什么地方,譬如“择”字中捺笔的起笔。在“见”字中,乍一看,都对,但是仔细辨识,上半部与下半部分离开太远,造成了字的不合规则;“头”的两点是竖放的而不是横放的。部件结构中,将“临”的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将“落”的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等;笔画的增减,譬如在“压”字上面加点,在“鲜”字偏旁中将“鱼”下面的一横遗漏等。在错字比例中,有理据与无理据的错误比例分别为51.78%和44.64%。
  由此可见,无理据错误也是我们对韩汉字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无理据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还未掌握汉字笔画规范。他们对汉字的概念与欧美人相似,把汉字当成图画,把写字当成依照葫芦画瓢。他们对汉字的把握程度与欧美人大致相当。
  
  三、纠正偏误的策略
  
  针对以上汉字字形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机械抄写是一个虽笨但有效的办法,这个办法对已经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成年人而言,并非最佳选择。针对两种不同的错误类型,我们采取的办法也有所不同。首先,针对有理据错误,给学生教授汉字构成理论――“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这四种构字理论足以解决他们的困惑。占汉字总量80%以上的形声字,可以使他们树立形符与声符的概念,对学习汉字是大有帮助的。由于韩国留学生具有汉字感性印象,他们对“六书”理论的接受程度比欧美留学生要快得多。譬如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靠在一棵树边的图画,很容易就掌握了“休”这个字。
  教师在纠正此类错误的时候,可以适当补充学习同音字,如在讲“晴”的时候,补充“请、清、情、蜻”等一系列形似字,并能就字形讲解含义。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一个字,又能识记与之有关的一系列字,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第二类无理据错误,其解决办法与教欧美学生相似,也就是放大字形。加强笔画和部件、字形结构教学也是很重要的。学生只有明确了笔画的起笔和收笔,才能明白这一笔究竟到哪里应该止步。部件教学是使汉字字形与字义相结合的一个有效手段。汉字结构教学是让学生把握字形的一个关键步骤。
  当然,还有一部分字形错误,杂糅了有理据与无理据错误,譬如将“免费”中的“免”写成了“象”。这个错词中的别字有些离谱,究其原因,是写字者将“免”的上半部分进行了迁移,“象”的上部与之一样。对于听写的词来说,这种错误是无理据的,但从其构字的错误来说,我们还是能找到错误的线索的。针对这样的错误,我们不仅要将以上两种教学方法联合使用,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构字成词,从讲解词语的含义出发来避免汉字字形的错误。在这一类错误中,我们还可以先讲清汉字字形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然后采取用生字组词,用词语造句等手段,用来巩固汉字,杜绝形似字的误认。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韩国留学生汉字教学中,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汉字圈的学生、有汉字背景而忽略汉字教学,他们当中存在的汉字学习偏误并不亚于欧美学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汉字背景的学生,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汉字教学道路。
  
  参考文献:
  [1]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S].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杨寄洲.汉语教程(第3册,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3]潘先军.韩国人汉字基础在汉语学习中的负迁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
  (陈建萍,浙江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分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09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