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调动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力量,认真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增强改革的系统性,积极探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杨玉泉,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不要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一个好的经济体制紧密相联,突破制约发展的各种难题,必须依靠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是:第一,“十年动乱”后,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十年文化大革命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破坏,中国成为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因此,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摆脱“左”的束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第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所有制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在宏观管理上片面强调计划的集中统一,在管理关系上政企不分,在分配方式上大搞平均主义。这种僵化的经济体制,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因此,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成为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第三。新的科技革命使我们面临严峻挑战。现代科技革命的中心,是以崭新的信息技术装备、改造整个国民经济,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巨大飞跃。面对这一挑战和机遇,我们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建立起具有吸收和应用现代科技能力的新体制,从而发挥科学技术在振兴经济、实现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第四,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东欧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基本都是仿照苏联模式建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严重挫折。面对这种情况,迫使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进行重新思考。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突破苏联模式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多年的实践,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生产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这充分说明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使各项工作进一步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活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动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力量
  
  在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上,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主要表现是重政治轻经济,重公有灭私有,破坏了生产力发展的系统结构,抑制了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活力。正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才使我们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出现重大偏差,降低了社会主义的说服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解放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生产力标准,逐步改革经济体制不适应的部分,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进入21世纪,我们党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使我们从新的时代高度上来认识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角度来认识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一。要激发社会成员(人力个体)发展生产力的活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需要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建立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尊重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机制和环境,使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通过辛勤的劳动,增加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实现美好的生活。第二,要激发不同社会阶层发展生产力的活力。作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民营企业创业和技术人员等不同的社会阶层。要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创造环境条件,使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增殖个人财富,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做出重要贡献。第三,要激发国外生产要素参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活力。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外资企业。可以弥补我国生产力要素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缺陷,推动经济体制创新,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第四,要激发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活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既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同时又要切实消除体制性障碍,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真正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调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力量,必须要明确社会成员和企业的“经济人”角色。所谓“经济人”的本质特征就是“利”字为先。他们通过为社会提供某种产品和劳务。获取相应的个人利益(正当得利)。增强社会的逐利意识、增强财富意识,是激发主体发展生产力活力的动力基础。我们要建立收益回报保障机制和财产保护制度。市场经济按贡献分配,生产力高的就应根据其真实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报酬。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完善社会规则和法制制衡体系。市场经济是一种“逐利”的社会游戏,这种游戏必须在一定的框架、规则和法律体系下进行,如诚实守信、讲求社会公德、服务至上、专业合作、平等竞争、准入与退出秩序等。没有规则和法制,就不是现代的、社会化的生产力,就不是先进的生产力,甚至破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来衡量,我国的经济改革不仅尚未完成。而且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复杂问题。第一,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解决这个问题,就难以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也难以在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 有利地位。第二,分配关系尚未理顺。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有拉大趋势、多种分配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分配秩序尚未规范。非法收入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垄断性行业过高收入尚未得到有效调节。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第三,“三农”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人口比例大、基础设施薄弱、资源短缺、文化教育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市场及产业化水平低等。“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现代化建设全局来说举足轻重。第四,就业矛盾突出。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供给都明显大于总需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问题。真正担负起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职责。第五,资源环境压力大。我国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水平。而且资源破坏和浪费又非常突出。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状况令人触目惊心,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扭转。土地是财富之母。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中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第六,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为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优势不明显,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等。这就需要我们加快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不仅反映了发展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而且也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改革观,增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提高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效能。统筹城乡发展,最主要的是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上来考虑,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区域发展。最主要的是加大中部地区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要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个具有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为我国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主要的是自觉地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来加快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主要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型经济转向循环型经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最主要的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互接互补,树立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思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起步,因此,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是由党和政府引导和推动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策、战略目标也是由党和政府制定和领导实施的。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的行政体制、调控经济的方式、方法、原则、手段在很多方面和市场经济发生了矛盾,某些政府管理机制、方式和行为已成为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障碍。因此,从推动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要求出发。必须加快政府的行政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要强化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管理方式要由审批为主转向服务为主,高质量的提供安全、信息、科研、教育、公共产品、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政府要为弥补市场缺陷,促进市场发育、企业平等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发挥社会成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定位”首先应是“利益”的定位。政府机构及其人员不能与民争利,不能与“市”争利,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从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出发,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也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会坚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就会把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就会增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就会积极探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举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17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