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红楼梦》中袭人形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现代眼光解读袭人。很多人认为袭人贤淑端庄,漂亮大方,是个典型的淑女。我认为袭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己打算,她颇有心计,城府很深,为自己能成为宝玉的妾而努力奋斗,是一个努力追求人生目标而被讽刺否定的悲剧人物。袭人的悲剧是封建奴婢制度的产物,而聪明的个性、现实的人生观也是决定其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红楼梦》;袭人;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095-01
  
  在《红楼梦》一书中,袭人是曹雪芹着意刻画的一个人物,曾入金陵十二钗的副册,在书中作者是这样写袭人的:“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第5回)。是说她姿容“似桂如兰”,性格“温柔和顺”,但工于心计。她在贾府的生存空间中,所有的心思就是如何控制住贾宝玉,以便将来成为一个次主人――妾,地位在主人之下而在群奴之上。为了这个目的,袭人可说是煞费苦心,使尽手段。可怜这深受封建思想熏陶的袭人在努力追求的道路上也在一步一步的营造着自己的悲剧命运。
  
  1 悲剧产生的根源
  
  在红学研究界有一种说法,叫“晴为黛影,袭为钗副”,指的是在率真方面,晴雯与黛玉相仿,而在温柔贤淑方面,袭人则与宝钗相似。宝玉天生情种,大观园中与这几位女子之情超乎他人之上,进入到男女、夫妻的层面。尤其是黛玉、宝钗、袭人三人,更得宝玉喜爱,当然这种爱轻重有别。与黛玉是有情无缘,与宝钗是有缘无情,倒是一个普通的小丫环袭人与宝玉却是有情有缘,其中缘由倒是值得深究。虽然袭人有此荣幸,但这种荣幸带给她的并不是幸福,却是封建社会下层女子普遍遭遇到的悲剧性结局。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她爱上了一个她不应该爱的人。
  1.1 尽职尽责谨慎本分 袭人是贾宝玉房里的“丫头王”,是宝玉生活上的“大总管”,更是个实质性的“宝玉屋里人”,小说中这样介绍袭人:
  原来这袭人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袭人心地纯良,遂与宝玉。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前人诗句有:“花气袭人知昼暖”之句,遂回明贾母,即更名袭人。这袭人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跟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这“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的痴心应该是后来产生爱情的基础。作为宝玉的“贴身”大丫头,她与宝玉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对宝玉温柔细心,殷勤服侍。宝玉的衣食住行,件件都是由她照料。宝玉出外回来稍晚一点,她不是倚门而望,就是到处寻找。宝玉的脸色神情略有变异,她就首先察觉得到。宝玉的那块“命根子”通灵宝玉以及所有之物,她都悉心保护着,经管着。她无时无处不为她的主人担着心,生怕他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烦恼、灾难,或有什么不妥当的行为。自从她跟宝玉发生性关系以后,她就“待宝宝越发尽责”,使得贾母,王夫人、凤姐相信她,别人都喜欢她,宝玉再也离不开她。
  1.2 以身相许,梦想虚幻 在贾府的复杂环境里,她想方设法保护自己,保护她与宝玉的私情,保护她因私情而取得的特殊关系!成为宝玉半公开的小妾地位,似乎是袭人的“最高理想”,她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这个“最高理想”奋斗。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怎样掌握宝玉的心,她屡次企图用感情和劝说来降服宝玉。第5回,宝玉因小睡在秦可卿房里,梦游太虚幻境,被警幻仙子“秘授以云雨之事”,“未免有儿女之事”,造成了青年男子所常有的梦遗。“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不觉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不觉也羞的红涨了脸面,不敢再问”(第6回)。但在回到怡红院后,趁着其他丫头不在,袭人非常利索地寻出衬裤给宝玉换上了,然后忍不住“含羞问道:‘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哪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宝玉便毫无隐瞒地把“梦中之事”,以及“警幻所授云雨之情”一一告之袭人,“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与宝玉偷试了一回”(第6回)。袭人非常爽快地应允和宝玉发生性关系,是有她的想法的,第一,她自认为迟早是宝玉的人,“不为越礼”;第二,因为与宝玉有了性关系后,对于宝玉来说毕竟是一种情感上的牵制与诱惑,“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第6回)。俗话说“一夜夫妻百日恩”,这是一个老幼皆知的道理。袭人以肉体的代价,来初步达到对宝玉的控制,虽小试牛刀,确是大获全胜。
  1.3 委曲求全,苦心经营 袭人深知宝玉也是不容易管制得了的,专用大道理压制他,只能更激起他的反感;所以袭人遇到许多特殊场合,仍然只能忍耐。好在她有涵养和耐性。李嬷嬷公然骂她“狐媚”,她只有哭而不对抗。晴雯发脾气,撕扇子,尖刻地讽刺她,她只低头让步。还有一次宝玉误把她踢了个窝心脚,这一次真是忍的五内出血啊!使她平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流下泪来”,可是她不但不埋怨宝玉;反而劝他不可声张,以免惊动别人。但每次她都能做出楚楚可怜状博得大量同情分,还能在关键时刻抚平他人的内疚,以大度姿态取得印象分。哪里见她真吃亏呢?像这样委曲求全,显然是只有为了深谋远虑而低首下心的人才做得到。
  1.4 角色转换费尽心机 袭人聪明至极,她深知宝玉“任情恣性”,对所有的女性都充满着敬爱之意,虽然自己时刻守在宝玉身边,而宝玉心思不见得全在她的身上,便又开始了对宝
  玉心灵的控制。先是规劝,欲让宝玉把心思放在读书上,走仕途经济之路,这些自然只能引起宝玉的反感,充耳不闻,我行我素。第十九回于“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一节于是袭人“可巧有赎身之论,故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好下规箴”(第19回)。袭人假意说她家里明年要赎她回去,合情合理地说出许多必然可以获准离开贾府的理由,说得宝玉信以为真,泪流满面。然后袭人以此为契机,答应留下来,并提出了要宝玉依从的“三件事”。第一件,“是忌口说那些生生死死的痴话”;第二件,“作出个喜欢读书的样子来,也教老爷少生些气”;不去讥讽那些“读书上进的人”;“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第三件,袭人称之为“更要紧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第19回)。宝玉自然是点头应允:“都改,都改。”袭人说的这三件事中,第一件是应景的,第二和第三件才是核心。她规劝宝玉收敛那些异常言行,把心思放在读书上,目的在于宝玉能有一个好前程,同时这就大大减少了宝玉与众女子厮混的时间,以让她独自为一心读书的宝玉“红袖添香”,消除了许多动摇她位置的危险因素。第三件,更是露骨,即杜绝宝玉与众女子过分亲昵的行为,以使其心不受其他女性的诱惑和牵制。这也是袭人最狠的一招。这些条件,可见袭人用心良苦。
  
  2 结语
  
  袭人是个复杂的人物,她在红楼梦中所表现的一切都是工于心计的表现,无论她在感情上和行为上牵制宝玉还是在贾府中靠拢当权者,都是为了将来可以作为宝玉的妾。但不管怎样说,无论人们对袭人怎样或褒或贬评价,袭人性格的复杂性造成其形象的丰富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她是个小人物,但作者并没有对其作简单化处理,从这一点更可见出《红楼梦》的卓越之处!
  
  3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2 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3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团结出版社,2003
  4 吴世昌.红楼探源[M].北京出版社,2000
  5 陈文新,余来明.红楼梦悲剧人生[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567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