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东北方言中词缀的理据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引言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非任意性双重属性,即能指与所指关系原本是任意的,没有必然性的;但二者关系一经固定之后,就具有了约定俗成的规定性。此后,用已然的语言符号来组织另一类语言符号时,就必须遵守先在的规定性,这就形成了语言的理据性。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等原因。作为北方方言一种的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东北方言体系开放、粗犷豪放、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富有哲理的特点在中国大地有口皆碑。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中的相当一部分正在进入或终将进入民族共同语汇中去,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东北方言作为基础方言的一个次方言,虽然很接近普通话,但也有很多有别于普通话的地方。东北方言以形容词居多,重音多放在前面的字上。在东北方言词汇中,绝大多数词的构词形式与普通话词汇是一致的,只有一部分词,它们的方言色彩极为浓厚,构词形式也别具特色。
  
  二、东北方言中词语的前缀
  
  东北方言中的前缀词种类繁多,极富地方色彩、口语色彩、感情色彩,使用频率高,有极强的表现力,在东北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其使用特点,前缀又可以分为状态词及表示感情的程度副词。
  (一)状态词
  在前附式状态词中,词缀与词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这表现为二者在构词形式的相互选择性及语义配合的内在规定性。其体现一个词法形式所表现的感情色彩,及语言的自然逻辑规律。每个状态词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词根群,彼此之间不能任意替换。常见的状态词有:精、稀、溜、确。它们单独出现的时候,意义广泛,但是跟特殊的词根粘合到一起的时候,本身便具有了特殊的意思,相当于“非常、太”。
  1.精+词根
  此类词根包括薄、细、瘦等空间类单音节形容词,但是与之相对的厚、粗、胖等词根的前面却不能用“精”。因为“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经过提炼或挑选出来的精华。显然,“精”有“小”的含义,加上词根之后,加深该词根所表达的“小”的程度。说话者想表达的是程度上以及量上的不足,多表达自己的感叹之情或不满意的情绪,组成的词多发儿化音,且为了加深感情色彩的表达,多以叠词反复的形式出现。例如:
  (1)看他精儿瘦儿的,还挺有力气的呢,竟然搬着那么大的箱子爬上了七楼!(表示感叹)
  (2)她真是一天生模特身材,那腿儿,精细儿精细儿的!(表示感叹,叠词反复)
  (3)看她,穿的衣服精儿薄儿,不感冒才怪呢!(表示不满)
  2.稀+词根
  可以跟“稀”相粘合的词根多表示事物的性质及状态。如:软、松、轩等。同样的,与之相反的具有“坚硬”意义的形容词“硬、紧、实”等与之则不能用“稀”来修饰。这是因为在这里 “稀”是形容词活用作状态副词。“稀”本身就有“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的含义,所以跟“稀”相粘合的词根必须带有“软、松”等特点,使其语义程度加强。用“稀”修饰词根,同样表达说话人的“不满意”的情绪。例如:
  (1)你把那菜炖的稀烂的,还咋让人吃啊!
  (2)那面包稀轩的,吃十个都不带饱的!
  需要注意的是跟“稀”相粘合的词根有一个特例,并非表示“软、松”等特性。在东北方言中,“贱”这个词经常出现。“贱”与“贵”相对应,表示东西便宜。“稀贱”则加深“便宜”的程度。在东北人的日常生活中,此说法经常出现,且多在两个字中间加上“烂”字,组成“稀烂贱”。多表示说话人的不满或者劝诱的情绪。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1)青菜现在稀烂贱的,你就可劲造吧!(表劝诱)
  (2)鸡蛋现在稀烂贱的,多吃几个又能怎么的啊。(表不满)
  3.溜+词根
  “溜”有“光滑,平滑”的意思,因而可以跟“滑、平、光”等有此意的词根相粘合。除此之外,“溜”还可以与表示形状的有“平滑”之意的形容词相接,如圆、鼓、直、齐。从感情色彩上来说,用“溜”做前附式状态词,可以表达说话者的赞赏、强调、感叹或者否定的情绪。跟“精”相似,发音多为儿化,有时出现叠词反复。例如:
  (1)这小伙儿,站得溜儿直儿,真有军人的气概!(表赞赏)
  (2)这地溜儿滑儿,你可得小心点儿啊!(表强调)
  (3)瞧我这肚儿,吃得溜儿鼓儿溜儿鼓儿的!(表感叹)
  (4)瞧她的刘海儿剪得溜儿齐儿,实在是太不自然了。(表示否定)
  4.确/煞/焦/瓦(四声)+词根
  之所以将这几个前附式状态词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粘合词根均为表示颜色的形容词。每一个词只能修饰固定的颜色词,彼此之间不能互换。通常情况下,“确”只能与“黑、紫、白、青”等连用;“煞”一般只接“白” ;“焦”可接“黄、绿” ;而“瓦”通常接“蓝” 。从感情色彩上来看,多表示说话人的不满、感叹、强调、担忧等情绪,多发儿化音。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1)看她的脸擦得确白儿,像个鬼似的。(表示不满)
  (2)天气太冷了,那孩子穿得这么少,脸冻得确紫的!(表示感叹)
  (3)他害怕打针,只要一进入医院,脸就变得煞白。(表示强调)
  (4)他好像营养不良,小脸儿瘦的焦黄。(表示担忧)
  (5)今天的天气真好,那天瓦儿蓝的。(表示感叹)
  (二)程度副词
  在东北方言词汇的前缀中,除了应用很多的状态词以外,还有很多程度副词。常见的这类词包括:老、贼、可、忒等。它们均表示“非常”之意。与先前讨论过的状态词不同,这一类词的使用没有太多严格的限制,可与不同类型不同意义的形容词词根进行搭配。一方面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为了加深所要表达意思的程度。使用这类词既可以表示褒扬的含义,也可以表示贬抑的含义。如下列例子所示:
  表褒义的:
  (1)那女孩儿长得老漂亮了!
  (2)我妈妈做饭贼好吃!
  (3)我妈妈做的饭可好吃了!
  (4)你小子,找了这么好的媳妇儿,也忒幸福了吧!
  表贬抑的:
  (1)那小子,老坏了!
  (2)那女的长得贼苛趁(难看的意思)!
  (3)这次考试考的可遭烂了(考的不好的意思)!
  (4)这衣服,质量也忒差了吧!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每一句话都是以感叹号结尾的,这说明说话者都是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加强语气。因而表达的感情色彩不是褒扬的即是贬抑的,不会出现中性词语,因为中性词语是客观描述,不带有说话者的感情色彩。
  
  三、东北方言中词语的中缀
  
  普通话词汇中基本上可以不谈及中缀的构词法,普通话讲究用最简练的词汇表达最完整的意思。词缀无明确的意思,用在词语的主干词之间,用来加强语义并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词语中缀看似多余,不如标准的普通话简练,但是词语中缀却是东北方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看如下对比:
  (一)带有单音中缀的词汇,
  普通话      东北方言
  乐呵       乐的呵(地)
  光溜       光不溜
  悄声       悄么声
  美滋滋儿     美不滋滋儿
  (二)带双音中缀的词汇
  得色       得了把色
  罗嗦       罗里巴嗦
  光溜       光不出溜
  干瘦       干巴拉瘦
  糊涂       糊了巴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570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