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了由注重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到注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力求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一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其现行的经济、政治环境中,与其教育制度、文化环境、所处的国际背景以及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我国的国情以及未来要面临的挑战,我们把我国内涵式发展模式表述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途径,以政府行为为支撑,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引领,以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为保障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8)24―62―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了由注重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到注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力求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一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其现行的经济、政治环境中,与其教育制度、文化环境、所处的国际背景以及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我国的国情以及未来要面临的挑战,我们把我国内涵式发展模式表述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途径,以政府行为为支撑,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引领,以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为保障的发展模式。
  
  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时代培养合格的人才,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要看学校的“产品”――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只有这个定位明确了,才能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上一条科学道路,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所在。高技能人才是指既掌握一定限度的理论,又能将理论用于实践,实现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人才。为此,我们认为可以从“四个本位”入手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①素质本位。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②能力本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③兴趣本位。高职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理论学习能力较差,因此,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各种技能时,采取更灵活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④就业本位。高职院校办学方向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从范围角度来说,高职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尤其要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基与活力之源;从发展角度来说,积极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做好市场调研,加强市场预测,按照就业需求配置教学资源,就业市场需要什么,就办什么专业、设什么课程、请什么师资,从而有效地集成教育资源,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同时积极配合劳动和人事部门,与企业和人才、劳务市场密切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中介的紧密结合,把打造就业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作为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先天优越条件,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建立毕业生稳定、有序、灵活的就业渠道和网络,打造出面向就业市场的高职教育核心竟争力。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以高等职业教育全方位改革与建设为动力,即以高等职业院校自身为主体,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展开一系列的改革与建设。这其中包括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学过程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与人事队伍改革与建设、领导班子制度改革与建设等等。这些制度建设紧密相联,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中,专业建设为其龙头,课程建设为其重点,教学过程为其保证,师资队伍建设为其关键。高职教育任何改革创新措施都要体现明确的目标,要以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为统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内涵式发展为模式,这样才能使得由此而采取的各项改革创新措施具有真正的“灵魂”。
  
  三、以政府行为为支撑
  
  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做法,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由于我国经济尚不发达,企业在社会转型时期还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众多的中小企业也难以承担起企业内部的培训任务,因而对政府主导的学校职业教育模式的依赖仍将保持较长一个时期。职业教育不是某一特定部门独自实施的教育体系,其实施主体包括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企业、教育培训提供者、学习者及其家庭、社会合作者等。促进“供给导向型”的学校职业教育模式走向更大程度的“需求导向型”,关键是要提高企业、雇主的技能需求和在一定程度上个人的培训需要对于培训机构工作的实际影响力。为使这些利益相关者在培训和就业方面进行有效对话,并据此建立起事实伙伴关系的相应制度框架,政府应该提供更有力度的财政支持和相关的法律支持,并将之纳入到经济和就业政策体系之中。
  
  四、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引领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而高职教育在我国仍属于一项新兴事物,需要一定的引领。通过重点建设100所高水平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它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提高水平、办出特色,这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决策,是在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一是要使这些示范性院校成为发展的模范,就是说,这些示范院校要在发展模式上起到模范和带动作用,不断深化办学理念,明确发展定位,明晰办学方向。二是要使这些示范性院校成为改革的示范,就是说,这些示范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上,在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也就是说,要把先进的理念通过改革转化为一种制度,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使这些示范性院校成为管理的模范,就是说,这些示范院校要从严治教,做规范管理的模范,从招生、培养、指导学生就业、工程实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切实体现一流学校应有的一流管理,在管理上为全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树立起标杆,引领高职院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五、以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为保证
  
  开展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本身发展的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估评价,可以推动学校努力开展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和未来发展方面的能力。教育质量标准是教育评估的基本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应当坚持“规格和特色”的有机统一原则,即从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设施设备,到教学工作规范、各种教学环节、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师资和管理队伍,以及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社会评价等各方面,都要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明确性和可计量性。前者是指标准的概念明确、内容具体,既要涵盖评估意图的各个方面,又要避免交叉重复,以便对评价客体能够做出全面、准确的衡量;后者是指所定标准能做到可定量和计算,尽量能用数据表达,使分析的结论有定量的依据。要围绕教育评估核心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至少涵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实践环节教育”、“就业率”、“社会评价”五类指标,并以此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综上所述,经过本课题组的调研与探究,初步确立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全方位的改革与建设为动力,以政府提供的相关制度、法律为支撑,以示范性院校建设的榜样作用为引领,辅以科学、严格的教育质量评估,由点到面,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的教育水平,从而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示范性院校建设会议上的讲话[R].2006-11-13.
  [2]孙恒志,齐天.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新探[J].中国职业教育,2007,(5).
  [3]韩咏梅.提高高职院校“两课”教学质量之我见[J].高职学报,2003,(1).
  (责任编辑/刘惠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575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