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1908:秋瑾之墓与慈禧之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908年2月25日,这一天是农历正月二十四,杭州西湖岸边聚集了四五百表情肃穆的人,他们正在公祭一位奇女子―――鉴湖女侠秋瑾。
  此时,距秋瑾就义已经半年有余了。上一年的7月,秋瑾与徐锡麟等革命党密谋,分别在皖、浙等地起义。起义失败后,秋瑾遇害,秋家被查抄。秋瑾的尸体由同善局出面收殓,后几经辗转,被放到了大校场附近的乱坟堆中。
  这个时候,秋瑾的两位生前好友出场了,她们是吴芝瑛和徐自华。吴芝瑛是时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吴汝纶的侄女,女书法家,她比秋瑾大七岁。吴芝瑛的丈夫与秋瑾的丈夫同朝为官,两家又是近邻,吴芝瑛遂与秋瑾结拜为姐妹。徐自华同样是著名才女,她比秋瑾大两岁,曾任浔溪女校校长。1906年初,身为同盟会浙江主盟人的秋瑾从日本回国,到浔溪女校任教,由此结识了徐自华,二人一见如故,结为莫逆之交。经秋瑾介绍,徐自华和妹妹徐蕴华也加入了同盟会。
  1907年2月,徐自华与秋瑾同游杭州,她们在西泠桥畔拜谒了岳飞墓地,念及山河破碎,二人在吟咏岳飞的《满江红》时声泪俱下。秋瑾慨然叹道:“苟得葬于此,为福多矣。”徐自华亦为之动容,说:“如你死我前,我定葬你于此;然如我先你而死,你也能葬我于此乎?”秋瑾回答:“这就看我二人谁先得到这个便宜了。”
  秋瑾就义后,徐自华、吴芝瑛悲愤交集,各自写下了大量纪念秋瑾的诗文。随后,徐自华、吴芝瑛商定合力实现秋瑾“埋骨西泠”的遗愿,先购墓地,再图营葬。“地如姐得,营葬妹任之;地如妹得,营葬姐任之。”经与秋家商议,徐自华和吴芝瑛历尽艰辛,终于将秋瑾的遗骨运到了西子湖边,在岳王坟旁边建起了秋瑾之墓。
  秋瑾是革命党,她是为了推翻清廷而死的,在清廷尚存之际,徐自华和吴芝瑛就敢于为秋瑾营建墓地,其情感人,其勇气更为可嘉。
  秋瑾墓落成后,徐自华赋诗一首:“湖云山树总悲凉,春晓苏堤柳未长。添个鉴湖秋侠墓,游人凭吊泣斜阳。”
  就这样,秋瑾的新坟在西子湖畔赫然隆起。在我看来,隆起的岂止是一座坟墓,它分明象征着一种全新的观念,代表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徐自华和吴芝瑛便是“敢抚哭叛徒的吊客”。不仅如此,在为秋瑾营建新墓地之时,她们还登报发布公祭秋瑾的消息,响应者有四五百人。这些人在1908年的正月公祭被清廷处死的秋瑾,此事表明:一种与官方迥异的思想观念已然在民间成熟。
  清廷可以在半年前处死秋瑾,可是他们无法左右人们对秋瑾的怀念之情。清廷尚在,可人们已经不以朝廷的是非为是非了。被清廷宣布为“叛乱分子”的人,民间却要认定其为英雄,清廷以之为非的,民间却以之为是。
  一个政权走到这一步,意味着它很快就要灭亡了。事实也正是如此,三年后,武昌起义爆发,清廷轰然坍塌。
  如果说隆起的秋瑾坟墓象征着革命势力的崛起的话,那么慈禧太后的死则毫无疑义地象征着清廷的末路。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死了。早她一天,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太后是光绪皇帝的姨妈,在同治皇帝死后,慈禧太后让光绪继承皇位,自己“垂帘听政”。慈禧太后有极强的控制欲,一直想让光绪皇帝对自己百依百顺。可是,光绪皇帝“亲政”之后,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建议,励精图治,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维新变法活动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势力,慈禧太后镇压了变法运动,囚禁了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慈禧太后对他有过抚育之恩,可是,发生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使得两个人的关系由亲人变成了敌人。十年之后,这对政敌几乎同时撒手人寰(相隔不到24小时)。
  皇帝和太后相继死去,给世界留下的不仅仅有各种各样的谜团,更有其他人无法添补的权力真空。有学者指出,如果光绪皇帝此时不死,那么在慈禧太后死后,他可能会凭着自己的威望推进被中断的维新变法,清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慈禧太后此时不死,那么她凭着铁腕手段,勉勉强强还能控制得住局势,清廷可能还会多苟延残喘几年。可是,在1908年,在戊戌变法失败十年之后,主张维新变法的皇帝死了,阻扰维新变法的太后也死了,一个时代彻底结束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后,还不到三周岁的溥仪继承了皇位,朝廷大权落在了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的手里。载沣既没有光绪皇帝那样的民间威望,也没有慈禧太后那样的铁腕手段,朝政由此愈发不可收拾,等待清廷的只有迅速崩溃。
  在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年份:从表面上看,这一年风平浪静,没有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实际上,这一年潜流激荡,日后的大变局已然注定。1908年就是这样的一年:秋瑾的坟墓在杭州西子湖畔隆起,慈禧太后的死讯从北京传出,两个历史细节南北呼应,所要传达的正是一个王朝的行将灭亡和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即将开启。
  那一年,距今整整一百年。百年回首,感慨良多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585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