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道德态度养成的机制与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道德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的。道德态度的养成贯穿于道德养成的全过程,它不仅是道德价值观养成的必由之路,还是认知养成、情感养成和行为倾向养成协调一致的结果。道德态度的养成要经过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以及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的复杂变化方能实现。在道德态度养成的实践中,要营造个体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将外在环境营造与内在能动性调动相结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将长期性培养与阶段性提升相结合;要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将普遍性引导与针对性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道德态度;道德养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8-0096-06
  道德态度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认知基础之上,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事件进行评价或在对某些道德原则、规范进行学习时,主体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或稳定的反应倾向”①,它贯穿于道德养成的全过程,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化的结果和外化的依据,也是道德价值观养成的必由之路。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态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态度体系,从而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效果。从态度的视角对道德养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道德态度构成的系统性决定了其养成机制的复杂性,如何把握这种规律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策略和路径,是道德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道德态度养成的内在可能性与现实必要性
  1.道德态度的习得性决定了道德态度养成的现实可能性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所有的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②个体的道德态度不同于本能,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社会学习获得的,不经过学习就具备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
  第一,道德态度的养成与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一致的。如,婴儿出生时对外界事物不存在态度,只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从零散的道德经验中将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加以整合,逐渐具体化、个性化,才形成自己的态度。培养良好道德态度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不具有道德观的、自利倾向明显的婴儿到符合道德规范的社会人的道德升华过程。
  第二,道德态度的产生源于个体被社会接纳和认可的需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人只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赢得社会认可才能获得归属感的满足,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中包含的道德要求和价值取向是增加社会成员间友爱、信任、发展的基本规则,社会中的个体只有养成与道德规范相一致的道德态度,才有可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信任,获得自我的成长。正是对偏离的恐惧以及对社会认可的渴望,才促使个体主动地践行社会道
  收稿日期:2015-01-0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个体道德态度养成的机制与路径研究”(15YJC710026);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道德态度养成的机制及现实路径研究”(14KS15);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视域下的道德态度培育研究”(2014SY01)。
  作者简介:杨宇辰,女,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南昌330099)。
  德要求,据此形成自己的道德态度。
  第三,道德态度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反作用于个体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在道德态度养成的过程中,个体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持续互动,不断修正自己的态度,最终使个体的态度体系日趋完善。如果养成的道德态度是积极的和正确的,就会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保持良性互动,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性,影响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
  2.道德态度养成是道德养成的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
  态度是人的思想观念的核心,道德态度因其贯穿道德养成的全过程并且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在道德养成中是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居于核心地位。
  第一,道德态度的养成影响着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判断和选择。道德态度具有认知功能,可以看作是对象和评价在记忆中的连接,总是和一定的对象相联系。这种对象性特征决定了它作为一种关于某一道德对象的一般性解释,可以被个体用来对尚不明确的道德情境进行解释和推断,弥补信息的不足,从而简化了现实。③道德态度的这种认知功能影响着个体对道德生活的真实知觉,特定的道德信息会被个体既有的道德态度所过滤、筛选甚至是曲解,个体据此得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不同的人所持的道德态度存在差异,并且解释和推断的过程受人格因素、对象特点和情境因素等影响,会导致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差异。
  第二,道德态度的养成影响个体道德实践活动的能量和水平,可支配和决定人们的道德行为。从外部过程来看,正确的态度可以使行为更具理性和更加坚定,即正确的态度是正确行为的重要基础;矫正错误行为的关键就是端正态度。从内部构成来看,道德态度内在地包含道德行为倾向的因素,它作为潜在的行为准备状态,对道德实践活动具有动机性作用和定向功能,对即将发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意动效应。如果个体的道德行为达不到道德态度所要求的水平,道德态度将作为动力推动道德行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道德态度的稳定性决定了它一旦养成,改变难度将很大,久而久之就凝固成为个体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个体固定的反应倾向。所以在个体道德态度尚未形成、不够稳定时,是道德态度养成的最好时机,这一时期如果能养成符合道德规范的道德态度,将为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3.道德态度养成是道德价值观养成的必经之路
  道德价值观“集中体现了道德主体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和基本态度取向”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引领、并且内在地包含对个体道德生活的价值要求。在道德价值观的养成中,道德态度养成起重要作用,是道德价值观养成的中间环节和必由之路。   另外,就个体道德发展的纵向过程来说,道德态度的养成是有阶段性的。儿童时期的道德态度往往是处于起步阶段和初级水平,概括性和稳定性都较差,缺乏道德信念,更多的只是行为依从,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不起主导作用,这时道德态度养成的重点是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大量的行为依从提升儿童对相应道德态度的积极认知和情感。到了青少年期,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增长,生理、心理的成熟以及个体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形成,道德态度日益丰富化和概括化,道德价值观逐渐形成。这一时期,个体的道德认知能力也逐渐成熟,但在青年早期,道德态度的情感成分波动较大,往往容易被情境左右,而到成年期后,情感成分逐渐理性化,道德态度就会达到情理交融的水平。但道德态度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完成这一过程,有的人可能一直停留在某一阶段、较低水平,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而没有完成全部过程,所以实践中要对不同个体态度养成所处的具体阶段作具体分析,在道德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道德态度养成的实践路径与策略选择
  1.营造个体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将外在环境营造与内在能动性调动相结合
  既然道德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后天养成的,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渐进过程,那么社会环境就有可能通过规范、准则、宣传教育、风俗文化等多种方式,对个体的道德态度产生无处不在的影响。不良的社会环境是形成不良道德态度的重要原因,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养积极道德态度的重要基础。但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多层面入手,协调推进。
  第一,要高度重视家庭对个体道德态度养成的影响作用。罗尔斯曾说,“代代相传和对儿童进行道德态度(不管多么简单)的教育的必要性是人类生活的条件之一”⑦。家庭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最早的社会关系,家庭成员是个体道德态度养成的最初的“人际参考者”⑧,家庭的道德氛围、道德规范、道德言行和家庭成员对个体的道德要求和期望,会对个体的道德态度产生终生影响。家庭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突出特点就是情感关系密切,而情感要素在道德态度养成的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家庭环境的情感优势,在家庭成员间形成相互尊重和相互关爱的气氛,与儿童建立可以信任和值得依赖的情感关系,从而促进家长对儿童示范和榜样作用的发挥。当然,这要求家长身教重于言教,首先端正自己的道德态度,建立健康合理的态度体系,并注意对儿童道德态度的模仿做出明确要求和适当引导。
  第二,要巧妙利用同辈群体关系促进道德态度的养成。同辈群体是个体道德态度养成的重要环境因素,尤其是青少年时期,随着心理和生理的成熟以及逆反期的出现,个体会有强烈的社会认同的渴望,并逐渐疏离长辈群体,努力融入同辈群体。同辈群体经由自由选择组成,主要靠彼此的情感吸引凝聚到一起,内聚力强大,往往能够主导个体(尤其是青少年)道德态度养成中的情感倾向,出于对被群体抛弃的恐惧,个体会努力在态度上与群体成员一致。在实践中首先要对同辈群体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加以肯定,对良性同辈群体和不良同辈群体要区别对待,不可一概加以阻止和否定,在此基础上对群体成员给予情感上的关心和引导,避免他们被不良群体吸引。对良性的同辈群体要发挥其优势,促进其感性因素向理性因素的升华。要重视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影响力,对群体的核心人物要重点加以引导和关怀,以起到“教育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第三,要充分发挥大群体的凝聚力和引导力。这种大群体可以是个体所在的班级、学校、单位乃至整个社会。个体出于情感归属和社会认同的需要,在大群体中往往体验到趋同的压力,群体越大,个体体验到的压力越大。群体的道德规范虽然不具有强制力,但会以群体道德舆论的形式对偏离规范的个体产生巨大压力,产生“软约束”。新闻媒体是道德舆论的重要载体,被誉为“社会的良知,道德的法庭”,因此,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在道德风尚构建中的主观能动性,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以正面宣传为主。对符合道德规范的道德态度要大力提倡和弘扬;对背离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非主流道德态度要进行遏制和鞭挞。另外,群体成员在态度上对道德规范的遵守还有赖于群体强大的内聚力。要增强群体的内聚力,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群体成员间相似性的途径,可以设定群体道德目标强化成员之间协同合作的方式,可以发挥群体中道德权威和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同时需要注意加强群体组织的机构建设和文化建设等。
  2.采取循序渐进的路径和方法,将长期性培养与阶段性提升相结合
  在道德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道德态度养成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注意路径的渐进性和方法的层次性,急于求成将可能适得其反。
  第一,要循序渐进提出道德态度养成的目标和要求。每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接受能力、生活环境和原有立场不同,其对于道德要求的接受范围、拒绝范围和中立范围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提出的道德态度养成目标落在个体的可接受范围内,则容易引起道德态度的变化,反之将很难引发个体道德态度的真正转变,甚至会引发个体对道德要求的反感和排斥。因此,“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⑨。在道德态度养成的目标设定和内容选择上,要考察具体对象的道德发展水平和实际承受能力,分析其可接受范围,如果目标与个体的实际道德水平差距较大,则要将一个大目标切分为一系列小目标,逐步提高要求。
  第二,通过适度重复、社会奖惩逐步强化个体对道德要求的积极情感体验。爱尔维修曾说过,我们选择德行的力度是“与人们用以奖赏它的快乐成正比例的”⑩,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态度改变的要求后,适当奖励可以增加个体对相应道德态度的积极情感体验,增加个体进一步改变态度的内在动力。同样道理,适当的惩罚可以激发个体对不良道德态度的厌恶情感体验,消除其进一步持有该态度的动机。对于道德要求的适度重复也是促使个体道德态度转变的有效策略,其原理同样可以强化个体的积极道德情感:个体起初对于某种道德态度的积极评价可能是肤浅的、暂时性的,而这种道德态度要求的反复呈现则可以强化这种正面评价的刺激,深化个体的情感体验,巩固个体初期形成的不稳定的道德态度。但重复的技巧非常重要,对道德要求的重复一定要建立在个体对此态度已经有积极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否则重复将加剧个体对该态度的厌恶。另外,重复的频率要适度,过度的频繁的重复容易引发个体的情感倦怠甚至厌烦进而影响积极情感的体验。重复的方式最好要多样、丰富,简单机械的重复并不利于良好道德态度的养成。   第三,促进道德态度到道德行为的飞跃是道德态度维持的关键。态度的保持才是道德态度养成的真正目标。当道德态度中的行为倾向克服外在的重重障碍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后,道德态度将产生质的飞跃,业已转化为行为的态度因为其外显性和公开性将更加清晰和稳定,如果这种行为固化成为行为习惯则相应的道德态度将会固化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而保持极高的稳定性。实践中可以通过控制道德情境对态度向行为转化的干扰、唤醒个体道德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强调道德态度与个体核心价值的关联性等策略,积极促使道德态度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另一方面,道德态度养成既然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深化过程,道德行为就可以作为外在经验引导个体的道德态度,当个体的道德态度尚未建立或者模糊不清时,某一道德行为发生后,个体会以外在行为为线索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解释和自我说服,构建与行为一致的道德态度。所以可以通过控制道德行为的途径来促进道德态度的养成,让个体持续重复某种道德行为(有时必须是强制的),或者严格限制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增加道德态度养成过程中的正向经验,减少负向经验。对于道德态度尚未成型并且行为依附性高的未成年人,这一方法尤为有效。
  3.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将普遍性引导与针对性实践相结合
  道德态度最终能否养成取决于外在道德规范能否内化为个体自身的道德准则,而这种内在变化的过程依赖于个体自身的特点和主动性。离开个体的主观努力,道德态度无法真正养成。因此,在道德态度养成的实践中要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要利用不同对象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态度养成的教育。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道德生活经验、智力水平等都会对道德态度养成的效果起到重要影响。人格独立性强或者自尊水平高、自我防卫性强甚至有反社会倾向的人有自我保护的态度,对外在的影响和说服警惕性较大。针对这样的道德教育对象,教育者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敬佩,要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切,强调与他们的共通性和相似性,切不可贸然提出道德要求,避免激起他们的抵触和反感。对性格温顺、依赖性强的人,则可以更多地运用教育者的权威和群体的压力促进其道德态度的养成。另外,智力水平高、道德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意义浅显、内容简单的说服教育对其道德态度很难产生影响,针对这样的道德教育对象,不仅要提出详细、有说服力的道德要求,还要解释清楚这种要求的原因和依据,同时提出有利与不利双面的论据;而对于智力水平较低、道德生活经验缺乏的人(如未成年人),太复杂的教育信息反而会导致其产生困惑和不解,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应本着形象生动、有趣有益的原则,避免用过分概括化和抽象化的说教方式,只需要简单明了地提出具体要求并且在合适情境下多次重复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要充分调动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说服的主动性。自我说服之所以能够影响个体的道德态度,是因为个体用以自我说服的论据源于他自身的价值、信念和知识系统,因而更容易被个体的认知体系所接受。自我教育和说服对于道德态度中认知成分的养成尤为重要,因为教育者提供的道德知识要与个体自身的认知系统不相排斥才能被个体所接受。在道德态度教育中要避免简单灌输的方式,在对教育者特征有清晰了解的前提下,要通过多种方式启发他们积极进行思考,通过对问题的认真思考,个体在自身的认知体系中为道德选择寻找论据,而且个体通过主动思考能够使内心的态度和信念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个体对源于自身的答案也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评价,从而有利于相应道德要求的内化。如,仅仅是教育考生“作弊是不道德的”,很难保证学生抵御作弊的态度,但如果这一结论是经由学生自我说服而得出的,他反对作弊的态度将更为稳定,这样,在外在的监督和管理消除时他仍可能不采取作弊行为。
  第三,要鼓励个体以不同方式参加道德实践,增加有利于道德态度形成的直接经验。道德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道德经验积累的结果。个体获得的道德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亲身实践是最为直接的道德经验。在道德实践中个体可以充分体验到相关道德要求的价值和意义,可以更多地投入理性思考,更多地产生情感体验,因此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将外在道德要求内化为内心的道德准则,也可以更具体和清晰地了解相应道德态度的指向性,当类似情境出现时,相应态度就更易自动激活而影响行为决策。道德实践的日常化和丰富化,还可以培养个体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行为习惯可以作为直接经验引导相应道德态度的养成。道德态度养成的实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既可以是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践行的过程,也可以是由社会团体、学校或单位发起和组织的,多人共同参与、有组织有引导的过程,如道德讨论、志愿服务、爱心捐助、社团公益、道德角色扮演等活动。组织道德实践,要向个体强调相关道德实践的意义,鼓励他们自觉进行实践;要讲清实践的正确方式以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以提高实践的效率,防止在实践中产生道德挫败的负向经验而影响道德态度的养成;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检查督促,对于实践的效果要及时加以评价,肯定实践成绩,指出其中的不足,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进一步强化道德态度养成的正向经验刺激,消除负向经验的消极影响。
  注释
  ①高玉萍:《道德态度释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2期。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6页。
  ③参见[美]菲斯克・泰勒:《社会认知――人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张庆林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1页。
  ④张燕:《道德心理许可:道德重建新视野》,《求实》2013年第6期。
  ⑤参见郭毅然:《道德态度论纲》,《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⑥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把系统的可变因在一个波动之后又全部回到它们的平衡值上称为稳定状态,把部分可变因回到原来的平衡值上称为准稳定状态。参见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⑦[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65页。
  ⑧杨宇辰、吴瑾菁:《人际参考:个体道德态度转变的重要因素》,《中州学刊》2014年第7期。
  ⑨[明]刘默:《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218页。
  ⑩[法]爱尔维修:《精神论》,杨伯恺译,辛垦书店,1928年,第116页。
  责任编辑:思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656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