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疆干旱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旨在探讨对新疆干旱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并利用对新疆玛纳斯县369户农户调研的实证数据分析理论的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资源禀赋特征、劳动力转移特征、农户家庭经营特征、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及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诠释上述五方面特征的可观测变量中,户主年龄、有无流转中介组织、农户类型、经营地块总数、经营土地质量状况、非农业劳动力年人均收入、对种植业经营风险认知程度、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务工地点、户主受教育年限等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得到研究结论: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和合理转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库等灌溉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种植业经营风险的防范及着力培育形式多样的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等举措可以有效推进农地合理有序流转的进程。
  关键词:新疆干旱区;农户;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4.008
  一、问题的提出
  农地流转是与农业现代化、要素市场化水平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生产要素的重组过程。土地适度规模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正处于农业转型期,农户农地经营自主决策对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着重大影响。在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发挥政策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学者普遍认为,当前我国农地流转率总体水平仍较低,大量文献在对不同区域农户调查基础上,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定量和定性结合方法主要分析了农地产权、农户特征、区域特征、农业劳动力转移、农地交易成本和流转信息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行为产生的影响,但观点上颇有争议。不少学者认为农地产权不明晰、不稳定导致行为主体缺乏农地流转动力[ 13 ] 。农地本身的自然属性[ 4 ] 和就业保障的功能属性导致土地交易成本过高,制约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发生[ 57 ] 。更多的学者则通过大量农户特征因素分析,认为农户人口规模、文化素质、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及非农收入、人均耕地等因素也影响其农地流转行为[ 810 ] 。从农地市场体系问题的分析认为,农地流转缺乏有效信息传递机制[ 11 ] 、竞争不足[ 1215 ] 等也是农地市场发育缓慢的重要原因。许多学者[ 1619 ] 认为农地要素利用比较效率是农地流转的深层次原因,甚至是根本原因。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表现主要来自于农户内部差异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外部自然、经济环境对农地流转有重要影响。新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又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光热土资源丰富[ 20 ] ,但耕地的有效灌溉比重偏低,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农户分散化、土地细碎化制约着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对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大量实证研究中,已有文献主要基于logistic和probit模型统计分析,鉴于部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应纳入潜变量,不容易直接观测到,但可以用一些外显指标进行间接测量,Logistic及Probit模型不能妥善处理此类潜变量,而结构方程模型(SEM)能同时处理潜变量和其指标值。本文在已有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处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玛纳斯县369户农户入户调查的认知,在归纳样本农户概况及农户农地流转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为政府合理引导农地有效流转的政策导向提供参考。
  二、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概况
  玛纳斯县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属于典型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是新疆农业大县和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节水灌溉技术覆盖率达到53%,全县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83%以上,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和条件。近二十多年来农民人均收入是新疆最高的县(市)之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对较为活跃,被确定为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县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玛纳斯县2008年各乡镇相继建立了农地流转服务大厅,发布农地流转信息,指导农户签订各类流转合同。2010年全县农村耕地流转面积达1.14万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7.5%,5817户农户转出承包耕地,占全县农户数的22.2%,已建成了万亩机采棉生产基地和万亩机采番茄生产基地。选取玛纳斯县研究,可以反映农地流转在西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机理和问题,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二)数据来源
  2013年8月针对新疆玛纳斯县以种植业为主的乡镇,结合当地农民收入水平高低、水土条件优劣、地理位置远近,选取了该县乐土驿、包家店、兰州湾、北五岔、凉州户五个乡镇,每个乡镇各选取4~5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选取10~20户被调查农户,共入户填写调查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69份。涉及总人口1359人,农户平均规模为3.7人。在369户农户中,总劳动力为835人,涉及外出务工劳动力337人,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为40.4%。调查农户经营农地总面积达1473.1 hm2,户均经营农地面积为4.0 hm2,见表1。
  在被调查的369户中,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经营农地规模、经营土地质量状况等要素分布情况反映了当地农户基本特征(详见表2)。近五年来,369户农户有265户次先后转入过土地,发生转入行为792次,有87户次转出过土地,发生转出行为191次。可见玛纳斯县农地流转面广、频率高,且具有明显加快的趋势,所选样本具有较强代表性。   (二)结果分析
  表6中的模型计量结果反映了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难看出,五个方面的因素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上具有较高的载荷,体现5个外生潜变量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这一内生潜变量的影响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度。计量结果表明,一方面,5个外生潜变量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证实了假设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从这5个外生潜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说明农户资源禀赋特征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最大,说明农户资源禀赋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就会增加0.707个单位,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影响的另外四个外生潜变量,即劳动力转移特征、农户家庭经营特征、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的路径系数也依次达到了0.613、0.597、0.384、0.294。
  表6中的测量模型反映了外生可观测变量与外生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可作出如下归纳:
  其一,在反映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的可观测变量中,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与农户类型分别在10%、5%和5%的水平上通过了模型显著性检验,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户主年龄与其农地流转行为呈现出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这表明伴随户主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愿将农地转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在于农地对农民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而户主受教育年限与农户类型则与农地流转行为正相关,这意味着户主受教育年限越长,思想越开放,越具备从事非农就业的可能,也就越希望将农地流出。从农户类型看,近郊型农户因交通位置较远郊型便利,将农地转出的可能性更大。
  其二,在反映农户资源禀赋特征的可观测变量中,经营地块总数及非农业劳动力年人均收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构成正向显著影响,这说明农户经营地块越多越分散,越容易转出农地;而非农业劳动力年人均收入越高,农地对其保障程度越低,农地流出的可能性越大。经营土地质量状况越好,采取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比重越大,农户越不愿放弃农地的经营权。家庭土地承包规模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负向影响,与研究假设吻合,但不显著。
  其三,在反映农户家庭经营特征的两个可观测变量,对种植业经营风险认知程度在5%的水平上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家庭收入来源结构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了正向影响,说明家庭收入来源于非农业的比重越大越倾向于流出自身农地,但没有通过模型显著性检验,一个可能的解释在于当下尽管有些农户依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但仍有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动机。
  其四,在反映劳动力转移特征的三个可观测变量中,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务工地点的选择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这也充分印证了前文的假设,即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越多,对于继续在耕地上劳作的期望值也就越低,因为通过外出务工可以获得较多的非农收入,从而弥补了不去耕种土地的机会成本。而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务工地点距离家乡越远,其返乡成本越高,也就越容易促成农地流转行为的实际发生。
  其五,在诠释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的三个变量中,有无流转中介组织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呈现正相关显著,说明农地流转中介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玛纳斯县的实际调研中,一些土地合作社和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在助推农户农地流转中确实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农地流转行为的实际发生,节约了交易费用(而仅靠小农户去推动农地流转,要承担较高的搜寻流转信息、谈判流转价格及监督流转执行等成本)。农地流转协议方式没有通过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一个可能的解释在于农地流转的实际发生范围基本都处于本行政村内,在这种熟人社会的形态下,村规民约以及农户间的所谓“面子”等非正式制度对农户的行为具有很大的束缚。
  五、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1.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以及务工地点的选择都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这意味着随着农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更愿意将自身农地流转出去,以便脱身从事与农业不相关的其他第二、三产业,以获取高于农业经营的非农收入。为此,一方面,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农民技能的培训,使其拥有除农业经营外的一技之长,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和合理转移,使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可以获得非农经营收入;另一方面,切实保证让农地流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实现规模效益。
  2.农户经营土地质量状况、对种植业经营风险认知程度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构成了显著影响。在西部干旱区,衡量农户经营土地质量状况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灌溉水源是否得到保证。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库建设的投资力度,在干旱区更多普及节水灌溉设施,使广大农户不因灌溉水资源得不到保障而被迫转出农地或撂荒。此外,相比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使得农户对种植业经营风险心存芥蒂,从自然风险过渡到市场风险、再由市场风险传导至契约风险这一集合结构的客观存在,使得广大农户在流转农地尤其是转入他人农地时显得十分谨慎。为有效应对农户在农业经营中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应从农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等多管齐下、统筹兼顾,共同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消除农户在流转农地时的顾虑,使其农地得以实现有序流转[ 21 ] 。
  3.从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分析,有无流转中介组织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存在,可以有效节约因搜寻信息、谈判、监督执行等环节造成的交易成本,利于实现“外部问题内部化”。在调研区域,尽管存在部分农地流转合作社及流转服务大厅,但相比广大农户农地流转诉求来说,仍显得杯水车薪。为此,应着力培育形式多样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逐步加强并不断完善农地流转信息提供、政策法律帮扶、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等服务体系,优化农地流转外部环境,合理有序推动农地流转的进程。
  (二)讨论   新疆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农村人口相对过剩,经济欠发达,通信基础设施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地理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如城郊地区),可以依托周边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加速剩余人口转移,有利于农地流转的实现;但偏远地区由于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等差异,很难实现大规模人口流动,因此流转较慢。与中东部相比,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偏低,非农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成本较高,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转移规模也较小,且多在本地区小范围内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农地资源具有总量大质量差、农地资源配置细碎化、农地生产力低、水土资源不平衡以及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难度大等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该地区农地流转的进程。在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构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较中东部地区更大,农地对于西部地区农民而言,其发挥的社会保障功能也更为明显,农户对农业经营风险的认知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农地流转的行为,尤其是对转入行为的影响更大。将农户对种植业经营风险的认知程度、经营土地质量状况(采用节水灌溉比重)以及外出务工劳动力对务工地点和务工行业的选择作为可观测变量来探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与同类研究相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鉴于此,本论文的研究结论除适用于西部地区的新疆玛纳斯县外,还能对与该县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 参考文献 ]
  [ 1 ] 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 J ] .管理世界,2002(6):3545.
  [ 2 ] 刘洪彬,于国锋,王秋兵,等.大城市郊区不同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调查为例[ J ] .资源科学,2012(5):879888.
  [ 3 ] 裴 厦,谢高地,章予舒.农地流转中的农民意愿和政府角色:以重庆市江北区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试验区为例[ 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6):5560.
  [ 4 ] 罗必良,李尚蒲.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分析范式及广东的证据[ J ] .农业经济问题,2010(12):3040.
  [ 5 ] 陈美球,肖鹤亮,何维佳,等.耕地流转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396户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现状的调研[ J ] .自然资源学报,2008,23(3):369374.
  [ 6 ] 王兴稳,钟甫宁.土地细碎化与农用地流转市场[ J ] .中国农村观察,2008(4):2935.
  [ 7 ] 邓海峰,王希扬.户籍制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与完善[ 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7):97101.
  [ 8 ] 叶剑平,蒋 妍,丰 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 J ] .中国农村观察,2006(4):4855.
  [ 9 ] 杜培华,欧名豪.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1):5356.
  [ 10 ] 楼 江,祝华军.中部粮食产区农户承包地经营与流转状况研究:以湖北省D市为例[ J ] .农业经济问题,2011(3):1520.
  [ 11 ] 卞琦娟,周曙东.农户农地流转现状、特征及其区域差异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J ] .资源科学,2011,33(2): 308314.
  [ 12 ] 林善浪,张丽华.农村土地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福建农村的调查[ J ] .财贸研究,2009(4):3541.
  [ 13 ] 王兆林,杨庆媛.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分析:基于重庆市1096户农户的调查[ J ] .中国土地科学,2013,27(8):6774.
  [ 14 ] 钱文荣,张忠明.农户土地意愿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调查分析[ J ] .农业经济问题,2007(5):2834.
  [ 15 ] 黎 霆,赵 阳,辛 贤.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 .中国农村经济,2009(10):4953.
  [ 16 ] 刘克春.农户要素禀赋、交易费用与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基于江西省农户调查[ J ] .商业研究,2008(8):165168.
  [ 17 ] 王麒麟,根锁,鬼木俊次.农牧户土地租赁行为的数理与实证分析[ J ] .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5(3):292303.
  [ 18 ] 田传浩,周 佳.农地制度、农地市场与妇女土地使用权[ J ] .中国农村观察,2008,(5):1322.
  [ 19 ] 樊万选.论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的三阶段梯度演进[ J ] .中州学刊,2008(2):2327.
  [ 20 ]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金晓斌,周寅康.维吾尔族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疆库尔勒市调研数据[ J ] .资源科学,2013,35(1):225231.
  [ 21 ] 王 岩,杨俊孝.新疆玛纳斯县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J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6):713.
  (责任编辑 王婷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668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