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改进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几年来,我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培训许多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与新形势的契合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探讨改进,现将调研情况及一些分析思考综述如下。
  关键词:改进 职业技能 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8-0260-01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扩大,要让更多的劳动力实现再就业,就要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而提高就业能力,关键要靠培训。与直接给予补贴、岗位相比,培训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根本性举措。实施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充分就业,加快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促和谐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及转移就业情况
  据统计,临潭县现有户籍人口14.8万人,从总体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少。有多半适龄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从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
  农业就业。社会发展使得农业由过去一家一户的粗放型农业,变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民就业,让部分农民由靠农业生产性收入转变为工资性收入的合作社工人。农业就业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农民的流动性。牧业就业。过去的养殖规模小,主要是以家庭圈养为主,自给自足。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规模化养殖迅速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增加。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半工半农兼业就业。农村劳动力中约15%的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半工半农的兼业,他们有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有的没有固定工作岗位,部分时间从事农业生产,部分时间从事非农生产,包括绿化工等社会公益岗位、企业及其它临时工等。工业就业。这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按就业地域划分有区内就业和区外就业两种。这类农村劳动力一是在村镇企业就业为主,主要是20-40岁的劳动力。一般在机械加工及乡镇企业工作,从事简单操作;二是在外就业,主要是在相邻县企业就业,少部分人员在外省市或出国就业。工作相对稳定,有固定工资收入。
  服务业就业。服务业岗位正逐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如保安、保洁、营业员、服务员、公益性岗位等。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及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叠加,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特别是存在高素质劳动者供不应求、低素质劳动者供大于求的现象。一方面,企业急需高级工,如高级焊工、技工等,但目前求职人员中具有这些专业技能的寥寥无几;另一方面,乡镇企业所需的大量操作人员由于苦脏累和待遇偏低而无人问津。由于就业观导致就业趋向,就业趋向引导培训,因此,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在近几年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加以解决:
  一是农民的学习意识较为淡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工作中发现,农村劳动力的教育需求不如预期的大,一部分人不愿意参加培训,有的则是无所谓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精力不够。就目前街道就业、培训需求登记情况来看,有85%的农村劳动力已在二、三产中就业,认为没有过多的精力参加培训。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弱病残者,很难组织培训。第二,畏难情绪重。由于文化层次等因素,常年不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现在年龄一大,对学习就更存在了畏难心理。如部分培训,开班培训时参加学习的人多,到要考试鉴定时,马上就有打“退堂鼓”的。第三,动力不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员前来创业、就业,从而使本地农民依靠占地费、房租收入,就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参加培训、考证书、找工作的吸引力不强;已务工的,参不参加培训工资一个样,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因此缺乏培训的动力。第四,对接困难。部分农民参加培训后实现不了就业,或是在就业岗位上发挥作用不明显,也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参训的积极性。
  二是培训内容针对性还不够强,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仅以2014年为例,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八千多人,技能培训工种分别是瓦工、木工、钢筋工和焊工。另外,在技能工种设置上有提升空间的吊车、叉车、电气焊、电工等工种,需求愿望强,供不应求。当前我们的培训项目过于集中,范围不够广,多为短期培训,技术含量不高。培训人员以初级为主,对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还不够,培训层次不高;提升培训的层面相对较窄,与当前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联系不够紧密。
  三、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农村劳动力普遍学历不高,二、三产业劳动技能不强,市场就业竞争能力较低的情况,要重点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做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构建新型培训格局。对培训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以公办培训机构为主导,整合培训优势;以民办培训机构为辅助,发挥其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补充作用。二是完善培训平台建设,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着力抓好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培训、实训设施建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多工种、高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两后生”采取先学历教育、后技能资格培训的“双证”办学模式,搞好联合办学,使受训学员毕业时既能拿到学历证又能取得职业资格证。要不断扩大中级以上技能等级培训力度,主动与具有高级以上等级培训资质部门合作。三是做好市场调研,实现培训就业无缝对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深入企业,特别是大项目、大企业调研了解,并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愿望,研究确定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实训模式,采取先定向后培训、先培训后定向和边培训边定向的意向培训以及先培训、后实训、再就业一体化培训新模式。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实现培训与就业的充分对接。四是进一步注重实效,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既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又要适应农民转移就业的现实需要,多实践操作,少空谈说教,确保受训人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快速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学员分散学与集中学相结合,短期技能培训与长期职业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以就业指导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718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