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企业在招聘高职学生时,除了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就必须尽快构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了职业素养的定义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职业素养在目前高职院校教育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具体措施,希望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职业意识 职业素养 职业需求 素养教育
  0 引言
  如今,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教育方面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不仅仅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而这方面恰恰是现代高职院校所忽视的地方。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1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1.1 职业素养的定义和特征 学术界以及社会企业对职业素养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其包涵的内容却相差不多,本文对职业素养的定义为:职业人在从业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职业素养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态度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体现的是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一种综合素质和品质。职业素养不同于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学历、专业、资格证书或考试来证明,而职业素养相对处于更为隐蔽的状态,反映的是一个人在对待工作时表现出的责任、态度和韧度,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范畴。在如今的职场中,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相对更为难得,这也是所有大学生走出校门跨入社会所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
  1.2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①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一个顶峰,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要想获得更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由于高职学生的学历在就业中并不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加强培养自身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用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职业行为习惯来打动面试官,获得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为未来取得工作成就和建立事业打下基石。②用人单位的需要。如今,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生的需求并不像以前那么大,一方面是社会宏观经济发展放慢的影响,企业并没有快速扩大规模的意图,因此并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企业对应届大学生的期望降低,大学生进入企业后无法适应社会,无法适应工作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和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无关,而和其心理承受能力、品德以及性格有关。因此企业目前更加重视应届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具备优秀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不仅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和企业,而且在工作中能够以一个职业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同事们的关系更加融洽,工作态度更加踏实,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也不会轻易逃避和放弃,而这些学生终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③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其生源质量相对于本科院校较弱,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实现更好、更大规模的发展,除了要加强自身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就业率和声誉,这些都是由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所决定的。具备优秀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必定更受各大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今后也必定会在企业中有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培养学生三年的母校也将受到更多的赞誉,这对高职院校是一种无形的肯定和宣传,从而会有更多的学生慕名而来,学校的生源加大,经费更加充足,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④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的和性质,决定其更偏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技术性人才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影响到我国总体工薪阶层的素质和水平,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不仅提高了我国总体技术人员水平和素质,更是我国逐步迈向文明社会的必要前提之一。
  2 职业素质在高职教育中的现状
  总体来说,目前职业素质在高职教育中并不够重视,高职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职业素质也并不太让企业满意,本文主要从学校、国家和社会以及学生自身角度对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2.1 从学校角度分析 首先,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是将学生职业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阶段,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也就没有针对职业素养教育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一般都是以短期课程教授为主,大概在几周左右,课程不仅缺乏有机的联系,并且也缺乏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当前高校从事职业素养教育的老师大多并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基本上属于半路出家,无法将真正的职业素养教育传授给学生,最终使得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其次,尽管有些高校已经意识到现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渐渐提高,并且已经开展相关措施去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总体来看,其教育内容没有依据职业素养的特点进行编排设计,造成了职业素养的培育与现实职业活动的割裂,针对性的缺失使得教育流于形式,这必然会导致职业素养教育的低效性。
  2.2 从国家和社会角度分析 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前提之一,虽然社会和企业日益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呼吁学校要大力培养,但我国教育机构在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计划中,并没有相关内容是专门针对其职业素养教育的,只是用一种放羊式的态度对待这部分教育,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停留在口头上,使得高职院校也并没有动力和压力去真正的思考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最终造成这块教育的缺失。
  2.3 从学生自身角度分析 普遍的高职学生受素质教育机会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削弱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此外,高职学生由于本身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并且对学习态度也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因此在平时学习和企业实习过程中,就不会主动的、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而当快要毕业面临找工作时,就会显现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影响到未来的就业生涯。   3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途径
  3.1 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正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体系中,构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明确培养对象、培养目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法,从而切实采取措施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一,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一线、面向基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那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也必须紧密结合这一点,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直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包括企业有什么样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能、要求什么层次的职业素养等等,从而具有针对性的制定职业素养教育计划。第二,要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大部分学校的教师并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因此也就无法亲身示范相关职业素养知识,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只仅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或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使相关职业素养知识能够得到更深刻、更生动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接受程度;其次要加强对职业素养教育老师的培训,让他们深入企业,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更多的接触,并且能够亲身感受真正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知识和水平,从而将其更好的传授给学生。第三,要丰富职业素养教育的方式。首先,学校进行职业素养课堂教育时,除了进行基本的理论教学外,还要尽可能的丰富教授形式,比如:在课堂中使用更多的案例进行教学,包括正面的榜样教育和反面的负面教育,从而让学生对职业素养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职业素养的最终形成离不开真实的职业活动,学校毕竟不是真实的职业场所,难以为学生提供完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这就需要学校设法满足职业素养对真实职业情境的需求,职业院校的实习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的部分职业活动,这就需要按照真实的职业情境进行改造,使其满足职业素养教育的要求,并且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学习实训的教育范畴。第四,创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体系。高职院校不能只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素养培训,而当学生走出校门后就事不关己,这样就无法发现学校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要对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做好职业素养信息反馈工作,一方面是通过与合作企业取得联系,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学生所在部门对其进行职业素养客观评价,从而得到信息反馈,了解职业素养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是对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其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情况,从而发现之前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学校将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后提出改进方案和完善措施,以便对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3.2 从自身做起,制定职业素质培养计划 第一,要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职业形象在学生求职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这并不代表企业只注重外表,而是因为良好的个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它可以给面试官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得到更多的面试机会。第二,培养良好的职场礼仪。职场中的礼仪要区别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关注和积累一些专业的求职面试礼仪、商务交谈礼仪,还有办公室礼仪等与职场有关的礼仪,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重视自己以及身边的细节,在积累的同时也应当适当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与同学或者老师的谈话礼仪,在社会实践时和一些公司的员工或者上级交谈时的礼仪,在这些能触摸到的生活实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锻炼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像一个职业人,有利于更快的融入企业和社会。第三,树立良好的合作和责任意识。企业中的事情相对较多较杂,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需要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互相配合,分工明确,共同完成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服从分配、不争功、不抢功,以大局为重,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培养,主要通过参加团体活动,树立团队精神,争取共赢的局面。此外,企业还非常重视求职者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若一个人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就难免会在工作中出现差错;若没有责任心,对自己的事情不负责,就无法保证能够准时保质的完成企业下达任务,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个人形象和公司的声誉以及效益,这是一种没有职业素养的体现。所以在校的高职生必须培养积极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这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将其纳入正规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这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责任,还需要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我做起,制定职业素质培养计划,最终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国存,姚金凤.谈高职教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8):30-31.
  [2]陈桂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实现[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82-84.
  [3]杨忠生.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4]吕明.浅议高职生职业意识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0(2):79-80.
  [5]应晓清.试论就业导向视野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
  作者简介:高俊(1978-),女,湖北荆州人,助理讲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科干事,现从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2702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