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的公共通识课,是一门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对学生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课程。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未有明确的定位,处境比较尴尬。文章在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研实际,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合理定位及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现状;改革
  
  一、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现状
  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的倡议下,大学语文课在全国各高校重新设立。其目的有四: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开放的背景下,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时至今日,这四点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可否认,许多高职院校开设本课程的初衷,主要还是为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补课,课程性质仍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言层面,即工具化上。20世纪80年代,为了区别中学语文的益智目的而提出文学性教育的育情目的,提出注重文学性和审美性。到了20世纪90年代,为了应对和回答市场经济的挑战,适应公民社会、宪政治国的现代伦理的需要,彰显人文科学的独立的、批判的内在人文价值,大学语文教学呈现出向人文性转化的趋势。
  社会发展到今天,大学语文教学应何去何从,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回到开设本课程的初衷,即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调其工具性;抑或更有其它用意?然而,在语文这门课程作为中小学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学生的读写能力并没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仅靠大学里70个左右的课时来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夸夸其谈之嫌。那么,现今大学语文之教学是为了反拨经济效率第一的僭越,实现人文学科自身的社会价值,在90年代以来倾向人文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其人文性?还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目前,虽然大学语文课被大多数高校确立为公共基础课,但它既不具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性,又不具英语等级考试这样的“尚方宝剑”,也不具计算机的实用性。因此,它毫无选择地由中小学阶段的中心地位被挤向了边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明确该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应有的地位。故此,课程的开设与否与课时多少及上课方式对很多高校而言,都显得较为随意。这样,不管是工具性说,还是人文性说,其效果都值得怀疑,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加剧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丧失,使该课程进一步趋于弱化、边缘化。所以,有的高职院校干脆取消了大学语文课,即使是开设了该课程的高校,也大多不管不问,顺其自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把《大学语文》设置为一门公共课,然而大家对这门课的定位有着大相径庭的态度,导致这门课边缘化现象越来突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态度有两种:其一,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课,认为这门课应该让学生主要学习就业所需的实用文体知识及写作技巧,少学、甚至干脆不学文学尤其是古文这些“务虚”的内容。有人甚至提出:《大学语文》就是要直接为专业课服务。其二,认为《大学语文》不是专业课的附庸,而是拯救学生灵魂、实施道德教化的具有“国学”意义的重要课程;它的设置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求职就业的基本语文技能,更在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考虑到当今的社会现状,高职《大学语文》的这种教化功能尤显重要,应该增加课时,必修选修并用,“育人”重于“教书”。这两种观点各执一端,导致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定位上的混乱。
  二、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思考
  (一)大学语文课应重在培养大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意识
   作为公共课,《大学语文》如何定位?是“万能胶”还是“敲门砖”?回顾一下当年设立《大学语文》课的初衷,我们不难发现,《大学语文》最初是作为工具课和人文素养课而开设的。然而,我们再看一看一般高校《大学语文》课开设现状:不难发现,《大学语文》被赋予了过多的期望、过多的责任。《大学语文》在课时设置上一般只有30多个课时,指望通过这几十个课时改变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审美能力缺失、写作水平低下的现状,是很难的。人文知识也好、审美能力也好、写作水平也好,这些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长期的坚持,十几年的中小学教育解决不好的问题,怎么能把希望和责任都放到《大学语文》身上呢?这种庸俗的、功利性的期望,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是极端有害的。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一般而言,思维和交流最便捷的凭借是母语,然而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从初中开始,学生学习母语的时间远远少于学习外语的时间。一个掌握不好自己母语的人,怎么可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呢?更为可怕的是,母语学习的忽视导致了母语精神的忽视。语言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语文学习,工具性的训练固然非常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学习,特别对文化精神的把握,是一种终身学习。一个对自己母语缺乏兴趣、对母语文学缺乏阅读、对母语文化及其精神缺乏真心感受的人,如何培养得出真正的爱国心和民族精神呢?大学生人文素养匮乏,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当然首先是因为整个社会――对于这个问题认识上的漠视所致,是教育和学习庸俗的功利性导致的严重恶果。
   由于杨叔子先生的倡导,以理工科为主的华中科技大学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我们借鉴的说法:“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不懂民族文化,何来民族精神?掌握不好母语,没有大量的阅读、接触、感悟,又怎谈得上懂得民族文化?所以,民族精神的培养也好,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好,最重要的是加强母语的学习。而这种意识的培养,正是《大学语文》课所应当承担的。
  《大学语文》课的作用应该是通过引导,激发学生母语学习和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树立语文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大学语文应重在引导大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
  《大学语文》课边缘化的原因,除了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地达到人们预期的功利性目的外,还因为其内容编排上了无新意,很难引起大学生们的兴趣。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品种不少,内容编排上大多是按文学史的线索或按体裁,精选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和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汉译,有的加上一些写作知识。这些教材,内容上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复。而在教法上大多《大学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也基本是依篇析讲,大体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所以,《大学语文》被悲哀地戏称为“高四语文”,成为可开可不开、可学可不学、开了也是点缀、学了也没什么用处的“鸡肋”。
   与《大学语文》备受冷落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大学生对人文教育一直充满渴望和热情。各种人文讲座在大学校园一直深受欢迎,一些名家的报告更是吸引人,杨叔子先生把一些名家的报告汇编成《大学人文启示录》,已连续出版十来集,仍然势头不减。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这几年成功播出的刘心武、易中天等名家俗说文史的讲座也吸引了很多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可见,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并没有完全舍却,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加以引导。
   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不考虑当代大学生本身的诉求。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实际,特别是大量扩招之后,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所以特别讲实用。大家总觉得,从小就学汉语、说汉语,大学学不学语文无关紧要,尽管汉语书面、口头的表达能力可能很不怎么样,但《大学语文》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起作用,语文水平又没有一个硬性标准会影响他们毕业、找工作,到时候只要普通话能拿个等级证书就ok;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也不是不看书,而是他们不再像以前的人爱读经典著作,像青春文学、大话文学、网络文学等新风格的文学模式在大学生中很受欢迎。如果大学语文教学对当前实际没有足够应对措施的话,那就远远地被抛弃在时代之后了。

  所以,《大学语文》在内容选用上,既要注意提高大学生品味,又要适当照顾大学生口味;既要满足大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实际需要,又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样,《大学语文》就不能仅仅只盯着经典作品,还应该安排一些贴近大学生心理的内容和更多能适应大学生实际需要的实用性内容,比如,演讲稿的写作,应聘书的写作等等,最近罗大佑的歌词被选进一部新版《大学语文》教材,应该说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尝试。特别是,《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培养,所以,《大学语文》应该注意通过文辞优美的作品,讨论大学生比较关心的精神文化问题,而不是仅仅给学生一个文学史的基本框架。
  (三)注重高职大学语文的道德教育
  子曰:“君子不器。”高职院校不是培养工具,而是培养“究天人之际、探心灵宇宙、悟时代精神、会文理一身的,行走于天地之际大写的人”。而“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课程中,这种功能从实现的途径来看有四种情况:第一是通过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及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对它们做出的阐释、评价,或者说,是阅读什么、写什么、听什么、说什么中的“什么”来进行的。第二是通过语言本身,语言就是对“人的精神教育”,文即是道,语言本身内蕴着深邃的思想、厚重的人文情怀、润物无声的德育、端正踏实的态度。第三,技能中也包含着“德育”、“思想”、“人文”、“态度”。日本语文教育家时枝诚记说得好:“即便是写一篇报告,真实地记述、恳切地解说,这样的态度,也是国语教育的第一要素,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他人的作品,哪怕主张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无误地理解,养成这种包容的态度,就是国语教育中的思想教育。”第四就是黏附在“思想”、“人文”、“工具”上的特定的价值观。“课程编制或课程分析的起点在于所信奉的价值观”,可以说,价值观决定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所有目标。明确功能实施的途径,必将观照到具体的听说读写教学目标的分析上。
  (四)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般而言,“在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又可叫做思维的智力品质。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这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径。”对思维品质的概括主要是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5种。在高职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仍是应当值得关注的,尤其应注重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创新阅读意识的培养。培养出这种思维品格,对日后他们在自身专业领域中培育开拓创新意识大有裨益。
   首先,“大学语文”应当让学生继承宋以来的“疑古”传统,即使对文学精品,也应从多角度去认识它。比如,逆评阅读法,即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朝着向习惯性思考方向相反的方向去分析、思考、评价、总结。发散阅读法,让阅读朝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阅读视角去批评鉴赏,最后得出不同的正确结论。激发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文学观点,勇于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其次,大学语文还应围绕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仔细研究情况,乐于接受新事物和不同的观点,并能议论结合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第三,批判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的。分析是建立在一定的工作概念上的,也就是说,介绍给学生相应的文学理论的知识是让学生达到阅读目标的先行条件。
  (五)必须突出高职《大学语文》的实用性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位不是从事高层管理的白领,也不是从事简单劳动的蓝领,而是在一线实干的业务骨干――银领。教师应通过这门课程教给他们过硬的技能,让他们有各自的绝活,这实在是高职《大学语文》要考虑的现实问题。说《大学语文》不是工具并不是否认它的工具作用,相反还要突出它的实用性。高职《大学语文》中实用性最强的是应用写作、议论文、说明文等,这些课程必须让学生人人学会,运用熟练,让他们有与自己的学历和专业水平相吻合的求职谋生手段。突出《大学语文》的实用性,与兼顾这门课的“育人”作用并不矛盾。人文关怀是这门课的主线和境界,它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并从包括实用性单元在内的全部学习内容中自然流露和潜移默化。它可以让学生更有抱负、更有深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课程中的实用性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一是要注重联系实际来学习实用性内容,组织多样生动的实训,调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课中的实用技能。二是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在课程结业和学生毕业前强化学习实用性内容,搞一些求职信写作、演讲比赛、模拟测试等求职预演课。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高职《大学语文》的内涵丰富,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大,不同的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收获程度是大不一样的。学完这门课程,有一些学生可能得到的道德提升、情感熏陶、审美愉悦等深层次的东西相对有限,但他们却必须掌握这门课中的实用性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这门课程教学目的的底线。
  参考文献:
  [1] 李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时空定位 [J].成人教育,2007,(90.
  [2] 吕洪霞、王镨.对高职教育职能定位的思考 [J].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3]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徐光超.谈大学语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3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