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母语迁移理论对高职英汉翻译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尤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用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当前高职学生不容乐观的翻译水平和现状,从母语迁移的心理视角,探讨高职英汉翻译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关键词:母语迁移;高职;翻译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1]该要求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强调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英语资料,并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由此可见,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被摆到了突出的位置。本文结合其中对翻译模块教学的具体要求,将母语迁移理论应用于高职翻译教学之中,力求探讨出一些能够提高高职学生英汉翻译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母语迁移理论
  母语迁移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L1)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L2)即外语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正迁移即L1与L2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会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起到有益的、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学习者对L2的掌握和运用;负迁移即L1与L2相异的部分会对学习者产生不利的、消极的影响,成为学习者的障碍。在学习的过程中,两种迁移同时存在并共同作用于外语习得。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中的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2]母语的长期使用使得大脑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习惯性地套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帮助理解和运用外语。汉语和英语在某些基本概念和用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为母语正迁移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She gave me some advice.她给了我一些建议。China is a beautiful country.中国是个美丽的国家。母语正迁移在二语习得的初级阶段就像帮助小船前行的顺流,反之,负迁移就是逆流,学习者不进则退。
  二、母语负迁移与高职学生翻译
  高职学生与一般的大学生一样,在入校前都经过六年以上的英语学习,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生源较为复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翻译能力普遍较差。笔者从日常的课堂教学、练习、小测、考试中收集了一些大多数学生容易译错的例子,并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进行了归类分析。
  (一)母语词汇负迁移
  例1.She often speaks with a strong local accent.
  误译:她说话经常带强烈的乡音。
  例2.Don’t hesitate to let me know if you need any help.
  误译:有任何需要请毫不犹豫地告诉我。
  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经说过,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3]可见词汇在双语转换过程中的重要性,对词汇的准确理解是翻译是否恰当的首要前提。而将词汇的英汉意义进行直接的一一对应就形成译文的做法在学生中不在少数,这是对词语搭配习惯、语序、语义选择以及原文语境等都未做深入考虑的结果。
  (二)母语句法负迁移
  例1.Please remain silent and keep the window shut.
  误译:请保持沉默,让窗户关着。
  例2.The building of the bridge was held up by bad weather.
  误译:大桥的修建被坏天气阻碍了。
  例3.It was to a nearby hospital that Ann’s husband rushed her last night where she was found suffering lung cancer.
  误译:昨晚安妮的丈夫立即送她去的就是一家附近的她被诊断为肺癌的医院。
  英汉句子结构及表达法有着明显的差异。学生受到母语思维的牵绊,望文生义,缺乏用英语思维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生搬硬套汉语句式,导致译出的句子不地道,句法负迁移造成的错误屡见不鲜,“翻译腔”比比皆是。
  (三)母语篇章负迁移
  例1.The task seemed so difficult that they had decided to give up.
  误译:这项任务看上去如此困难以至于他们已经决定放弃。
  例2.After reviewing the data, doctors informed Frank that his wife's heart by some miracle was a perfect fit for Carmen's mother.
  误译:在检查了相关数据之后,医生告诉法兰克,她妻子的心脏奇迹般地完美合适于卡门的母亲。
  文章的衔接和连贯是语句成篇的重要保证,在这方面英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翻译时将重心放在词句表达上而缺乏对上下文的把握,翻译时没有做到“瞻前顾后”,就容易造成翻译痕迹过于明显或断章取义。
  (四)母语文化负迁移
  例1.blue music
  误译:蓝色音乐
  例2.as timid as a rabbit
  误译:胆小如兔
  不同民族间形成的文化差异也是翻译学习的障碍。同一词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意义或象征可能截然不同,如果知识面狭窄或缺乏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就容易造成译文不知所云或笑料百出。
  三、母语负迁移与高职翻译教学
  针对高职学生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中翻译部分的比重为20%-35%,此部分也是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题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在日常的翻译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在高职英汉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从母语迁移的角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侧重:
  (一)强调英语思维,克服母语干扰
  英语表达重名词化,汉语则重动词化;英语多长句,汉语则多短句;英文喜欢开门见山,中文则倾向于铺垫。了解到以上种种的英汉差异,有助于学生自觉地用英语进行思维,发挥正迁移的正面影响,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提高译文质量。
  (二)扩大阅读量,掌握翻译技巧
  要达到两种语言的灵活转换仅仅依靠课内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试想输入的语言若是不够,又怎能期望输出的语言能令人满意呢?因此,在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阅读就是最佳的语言输入手段。通过大量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知识,锻炼理解能力,还能熟悉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一些常用翻译技巧的巩固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文化导入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重视将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纳入其中,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熟悉常用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地道的翻译扫清障碍。
  四、结语
  语言的迁移会始终贯穿于二语习得的全过程。要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克服负迁移的影响,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翻译的教和学要在充分认识英汉语言差异的基础上,强化基础知识,加强翻译训练,不断修正和完善翻译技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
  [2]David W.Car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96.
  [3]Newmark,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Prentice Hall,1988:55.
  [4]Suzanne Flynn, Linguistic Theor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Netherland: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8:384-387.
  [5]袁智英.对比分析法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