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传输安全性的探讨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通信网络的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网络传输安全性遭到质疑,给人们的信息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应用通信技术时,应将保证网络传输安全性工作当作第一要务。论文对此展开论述。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ll b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which will lead to the questioning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security and bring hidden dangers to people's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refo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should be the first priority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The paper discusses it.
【关键词】通信;传输;安全
【Keywords】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safety
【中图分类号】TP9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1069(2019)06-0180-03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通信行业呈跨越式快速发展趋势,通信及网络应用到了更广泛的领域,例如,在航空航天、工程测绘、卫星定位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以微信和微博为主的网络通信技术等,都受到了我国民众的广泛关注。然而,通信技术的应用存在若干问题,其中备受关注的便是安全性能的问题,在未来,将会基于微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技术产业链的构建,提高网络传输的安全性是必然趋势。
2 通信技术概述
电子科技的普及使得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从而为人们带来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从通信技术的本质分析,通信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的安全高效传输。现代通信技术相比以往的通信技术,具有更快的上网速度,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然而信息技术的自由性和广泛性也是导致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给通信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缺乏完善的通信技术手段、配套措施以及抵御网络攻击的手段等。因此,只有充分了解通信技术网络安全问题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策略,减少网络传输安全问题的发生,以有效保护通信用户的合法权益。
3 通信网络传输安全的现状
3.1 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现状
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移动通信业务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应用人数也在不断增长。无线通信技术的出现,通过架设基站便可以实现偏远地区的无线信号覆盖,基站的无线信号会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由于现实环境中对无线信号的影响因素较多,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在通信安全中显得至关重要。同时,由于偏远地区缺乏完善的安全措施,并且基站设计存在问题,而导致移动信号较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因为无线电输出功率高于额定功率,会导致设备负荷增加,从而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发生互调干扰的情况,影响无线通信安全。
3.2 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现状
移动通信安全主要表现为移动通信系统发生信息丢失、信宿信息错误或乱码、恶意信息入侵等现象。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因此,只有充分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移动通信的安全。然而,移动网络承载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仍然存在被截取盗用等安全隐患现象。当前,人们的日常出行以及消费活动都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APP进行支付和转账,然而这一普及行为更是为不法分子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淘宝、拼多多等网络购物平台的应用,也将现实中的偷盗行为延伸到网络信息盗取,比如个人账户的密码被窃而导致财产损失的现象屡有发生。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后将会逐步向智能化通信模式方向发展,但这一发展过程中设备的更新和优化显得较为滞后,并且受限于移动通信设备之间存在的差异,部分设备终端极易遭受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从而对网络传输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并致使发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失。
3.3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安全现状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娱乐、消费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新媒体的应用需要以通信技术为载体,其应用对通信技术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进而对于其操作方式以及安全传输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多媒体网络通信安全问题受到了各行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各类通信软件的应用,对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行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使用者操作中一旦存在错误或不良等行为,便极有可能遭受到计算机病毒的肆意攻击,这是通信技术安全应用的一个具体表现。另外,通信技术在航空、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对于通信产品的性能和网络传输安全性有着更高的需求,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不仅会带来经济、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损失,甚至可能威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4 提高网络传输安全性的策略 4.1 健全通信系统安全防范体系并实时更新升级
应从设计角度加强依托于通信技术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这对提高便携移动终端、计算机的软硬件性能具有不可忽略的重大意义。可以通过升级通信设备软件的安全系统,整合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途径并加以分析,建立必要的病毒数据库且实时进行更新,再以此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一套主动防御机制,以满足当前时代的网络安全需求。与此同时,应当基于通信系统的使用需求、使用方式以及网络安全危害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完成安全防范体系架构的搭建,从而有效实现移动终端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在建立移动通信基站时,需要对其建点位置、基站间距以及天线夹角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及科学管理,才能有效保证移动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1]。另外,由于计算机病毒以及木马等具有较快的更新速度,只有定期开展对病毒特征、传输方式的研究和分析,并对安全防护体系进行更新和优化,才能更好地抵御病毒的入侵,以保护网络传输安全。
4.2 通信网络传输中采取加密措施
通信网络传输的加密措施主要包括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两种方式。其中,对称算法是指通过应用通用的密钥,来实现通信网络传输系统的加密和解密,该法具有加密操作简单、加密速度快、安全系数高等突出优势[2]。然而,对称算法的应用也存在缺陷,需要采用安全方式在公共传送系统中交换密钥,密钥的分发和更换较为困难,导致长期采用相同密钥加密网络传输数据,这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违法空间。非对称算法是指采用不对称密钥进行加密的加密手段,可以采用公钥加密,随后使用私钥实现解密。在这一过程中,公钥是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的,数据发送人可以使用公钥加密网络传输数据,并传输给接收人,其再通过私钥实现数据解密。两种加密措施各有优势,可以在不同行业不同场合选择使用。
4.3 提升使用者安全防范意识
影响网络传输安全的主要因素有设计缺陷以及外部工作環境等多方面,同时还与使用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水平有关。若是使用者操作不当,很有可能导致计算机病毒侵入移动设备,导致信息泄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应当重视使用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将网络传输安全当作首要重视因素,不得随意进入未经许可的网页,应采取规范的操作方法展开相关操作,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由于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
4.4 完善无线网络的安全设计
4.4.1 无线接入安全设计
对于无线用户接入无线网络的合法性必须进行监管,基于“接入安全”的原则,将无线网络认证过程下移到离客户端最近的网络边界处。
通过于中心部署一套日志系统,全面满足公安部82号令要求留存各个类型日志,有NAT日志、NAT44日志、 URL日志、IM日志等。
4.4.2 上网行为安全设计
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应布设于互联网出口处,以便对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监控与审计,通过网站过滤(禁止访问非法网站)、内容审计及应用控制,记录用户上网行为及内容信息,实现上网行为的安全监控。
4.4.3 业务隔离设计
由于无线网络既提供给普通用户也可提供给工作人员使用,工作人员通过无线网络可以访问到业务应用系统,而为了确保普通用户不能访问业务应用系统,就需要做一定的安全业务隔离设计。
基于业务安全隔离设计要求,无线网络可单独设计一个SSID为办公人员使用,只有连接到该SSID的工作人员才能访问业务应用系统,工作人员进行该SSID认证时可通过和业务应用系统进行联动(如CA系统、AD域等),而普通用户不能连接到该SSID。
通过以上方式,实现安全业务应用隔离,确保普通用户和管理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和访问资源不同。
4.4.4 云安全防护系统
结合最新技术采用云安全防护系统,以大数据为基础,为Web系统提供全面安全保障。云安全防护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基于安全自愈架构,为Web系统提供全面安全保障的人工智能云防御平台。
采用安全云防护主要实现功能以下功能:
①云安全防护,将Web的DNS解析指向到云安全防护,由云安全防护完成一切完全防护工作。
②云防御,当Web系统遭受到有组织、有目的、非常严重的大流量攻击时,云安全防护会集合接近无限的防御能力进行安全防护。在进行联动云防御时,云安全防护会调用云自动访问识别、防御联动、安全评级云等防护手段来保证Web系统的安全状态。
4.4.5 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对设备终端的状态、补丁升级以及恶意代码等进行管理与集中性分析,并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
安全管理系统可对网络进行安全稳患风险分析,包括资源分配消耗、资源访问以及系统信息维护等分析,并对可疑访问、异常访问、恶意访问、数据分析等安全性能进行分析并预警。
安全管理系统可实现可视化的Web图像管理和远程安全管理(其中包括:tracert、ping、Telnet、ARP等),可对单独模块进行配置,并支持系统补丁升级管理等。
5 结语
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通信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安全问题,只有通过升级通信系统安全防范体系,采取相应的通信网络传输加密措施,才能有效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战.通信技术对网络传输安全性的要求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7(26):180.
【2】熊可成,田建武,吕江歌.移动通信传输网络安全性能的提升对策探究[J].河南科技,2013(14):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64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