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境电商生态圈构建的四个维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程炜杰 姜丽丽

  [摘要] 跨境电商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形成了以其为核心涵盖交易服务、技术信息、政府管理、基础设施等为特征的跨境电商生态圈。当前,我国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发展还面临服务支撑不到位、数据管理不规范、法规制度不健全等瓶颈,应当从优化跨境电商交易服务、促进新技术应用、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争取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着手,予以完善并加紧推进跨境电商生态圈建设。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生态圈   产业升级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9)06-0086-05
  [作者简介] 程炜杰(1978 — ),江西上饶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营销技术研究所负责人,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境电商、蓝色经济;姜丽丽(1982 — ),山东青岛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跨境电商。
  一、跨境電商生态圈结构
  跨境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技术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重要创新,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电子商务产业为核心的多维网络体系,呈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个体系不仅仅涉及单一产业链条的运作,而是自身运营与外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的各个主体相互依存,每一个部分都不可或缺,由此构成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
  跨境电商生态圈是跨境电子商务和商业生态圈相互结合的产物,在这个生态圈中,跨境电商平台以及买卖双方处于核心区域,买家和卖家完成互联网平台上的跨境交易,产生交易数据提供给外围各个部门,传递到各个维度并形成网状链接和数据反馈,包括交易服务维度、技术信息维度、政府管理维度和基础设施维度等几大结构维度。
  交易服务维度。跨境电商生态圈的生存空间,主要涉及物流服务、通关服务、支付结算、金融服务、信用评估等。其中,跨境电商所需要的物流服务不仅涉及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等传统运输网络,还借助于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关服务的效率和海关管理直接影响到跨境电商服务的时效性,它是交易服务中的重要要素,也是跨境电商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支付结算包括信用卡模式和第三方支付工具模式,比如Paypal、PaysafeCard等。金融服务则通常为零售性的小额金融服务,目前主要有仓单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大数据风控融资等。
  技术信息维度。跨境电商生态圈的智能支撑,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概念被广泛应用,其突破了传统的物流空间限制,把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变成可以更方便获得的网络服务,使互联网数据的全球同步流动成为可能。跨境电商的信息沟通应该是全方位的、公开的,交易平台将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消费者等在内的全球供应链主体连接起来。小微企业面对与大企业相同的信息获取渠道,竞争更加公平;消费者也获得更多的信息,可以查询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并进行比较,可以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做出消费决策,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低的商品价格。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驱动力,物联网、质量追溯、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在跨境电商生态圈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形成了全球新的技术热潮。
  政府管理维度。跨境电商生态圈的体制保障,宏观政策环境和政府管理措施为其产业生态圈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础,是优化跨境电商生态圈监管体系的必要条件。政府管理维度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进行宏观调控,制定跨境电商相关法律法规,并维护其执行力和行政效力,整合工商、海关、保险、税务等资源,指导产业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其次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实施配套的管理规定,统筹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协助高校培养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再次还需要进行市场监督,维护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构建友好宜商的营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跨境电商的“绿色发展”。
  基础设施维度。跨境电商生态圈的硬件支撑,需要有交通网络、特殊功能区以及互联网设施等要素的相互配合。交通网络包括运输网和邮电网,涉及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运输方式的交通线路及交通节点;特殊功能区的存在使跨境电商有更多的创新模式,比如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监管区域;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信息流的传播载体,各网络运营商积极推进网络基础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信息化的跨界融合,为跨境电商行业智慧网络的发展和综合服务体系的创新,提供了驱动力。
  二、我国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发展瓶颈
  (一)服务支撑不到位
  从海关服务来看,我国一直在探索适合跨境电商发展的创新通关模式,比如增设了“9610”(电子商务)、“1210”(保税电商)和“1239”(保税电商A)等海关监管代码,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跨境电商监管,但是并没有将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方式,相关的通关政策也有待完善。
  从物流服务来看,目前的跨境电商出口物流配送速度明显较低,时效性较差,使国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大打折扣。另外,邮包在国内段可以实时追踪查询,但出境之后难以查询,特别是物流欠发达地区,导致时效性无法掌控,影响货物销售体验。此外,因为运输路线长、环节多,跨境运输面临较大风险,如果包裹被目的国海关查扣,则有可能被直接没收或者退回原发件地,给卖家带来损失;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或丢失,卖家和消费者也很难得到相应赔付。
  从支付结算来看,跨境电商中使用的是更加方便快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主要由PayPal垄断,其全球服务系统可以覆盖202个国家和地区,可使用25种货币进行交易,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而我国本土的支付平台因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短时间内较难被国外电商企业接受。
  (二)数据管理不规范   相对于传统贸易,跨境电商可以通过平台数据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随时调整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数量,减少产品滞销的概率,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但目前跨境电商没有相对统一的统计制度,统计数据的定义、来源、统计口径等要素没有规范,很难得到精准的数据,影响有关部门准确判断。
  数据的有效共享程度关系到跨境电商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诸多指标,比如服务质量、科技创新能力、网络安全体系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跨境电商各个部门之间或者交易主体之间都没有形成顺畅的沟通渠道,影响了整体竞争力,亟需打造综合的跨境电商数据共享中心来促进产业链精准对接。
  (三)相关规则不健全
  从国内来看,近年我国在跨境电商领域一直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出台,法律的缺失导致相关纠纷无法得到解决、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扰乱了跨境电商的良性发展。2019年1月,我国颁布并实施了《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商务领域进行完善和规范,但相关的配套法规不健全,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诚信机制管理制度,处于不同国家的买卖双方很难在众多的交易对象中判断对方的信用如何,监管机构对交易主体的诚信等级难以辨识,实行统一的管理既可能造成执行力的缺失也容易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如何构建科学的信用体系成为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再如跨境电商交易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比较严格的欧美市场,国内的卖家经常被控诉侵权而不得不下架相关商品。还有很多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而容易被忽略的侵权行为,比如模仿其他品牌的海报设计、使用其他品牌的标语、模仿其他品牌的外观、修改并使用其他品牌的Logo,跟风销售“爆款”产品也很容易导致侵权行为等。
  从国际来看,各国对跨境电商的态度不一、利益诉求不同、跨境电商关税政策差异也很大,目前还未形成通行的跨境电商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和国际规则。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我国是贸易大国,得益于巨额贸易体量,物流发展也较快,但基础设施整体规模有限,物流现代化水平低。部分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物流运输网络力量薄弱,主要以公路为主,成为其电商发展的短板;物流基础设施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呈現分散式发展,缺乏协调,导致其兼容性差,没有形成布局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集疏运体系配套不合理,运输链条衔接存在一定问题;仓储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而大批区域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功能单一,多同质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国际竞争力弱,缺少跨国运输的国际通道和支点,成为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发展的障碍。
  三、推动我国跨境电商生态圈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跨境电商交易服务
  跨境电商的各项交易服务决定了整个生态圈的生存环境,应该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功能。要根据跨境电商贸易方式建立一套包括在线磋商交易、在线结算结汇、货物运输交付等各个管理流程在内的综合管理系统,将零散的个人采购和运输行为集约化管理,强化服务和监管的双平台机制,完善贸易统计,强化创新溢出效应和驱动力,辐射带动跨境电商生态圈内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延展创新链条。
  作为跨境电商监管链条的关键环节,部分海关尝试了新的通关模式以适应跨境电商碎片化、高频次的交易特点,如郑州海关的保税区备货模式,整批货物先运至保税区完成海关备案,再根据网上订单按照国际邮包方式来清关配送,同时积极推动跨境电商通关的信息化系统,“严进优出”实现秒通关,为全球跨境电商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应该将其成功经验不断加以总结推广,生成可复制的创新模式,促进各部门的紧密合作,合理规划整个业务流程链条,完善“大通关”机制。
  物流服务方面,除了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供应链整体布局外,还应该关注跨境电商发展中的新问题。逆向物流并不是跨境电商独有的问题,但是快速发展的业务数量使其成为跨境电商中高频出现的物流环节。逆向物流在物流成本、货品价值、时效性、跨境服务、保持消费忠诚度等方面都面临挑战,需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保障其不断改进,同时利用新技术来提高逆向物流能力,比如借助5G技术实现实时的智慧逆向物流管理。绿色物流是近几年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发展,比如实行包装的简化设计、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快递盒共享模式、电子运单替代纸质运单等措施。
  (二)大力促进新技术应用
  跨境电商生态圈应提升相应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管理网络,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创造技术新红利。一是促进相关信息管理部门利用交易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集约化管理,利用区块链技术改善贸易环境,海关、税务、金融等各部门统一采集、整合存储、信息共享、按需取用,特别是消费者的隐私数据、网络支付数据、金融数据等。加强对平台数据的有效管理,打造跨境电商物流联盟云平台,促进流程优化信息整合,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建设“智慧物流中心”,扩大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通过数据感知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提升仓储管理效率;对跨境电商资金进行智能化管理,建立上下游信息互通的云支付系统,对货品配送和货款结算进行实时匹配等。
  二是打造跨境电商数据中心,推动相关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互通使生产商面对更加多样化的客户,他们可以将销售信息直接发送给下游的厂商甚至是最终的消费者,角色的调整使其利润得到明显提升。同时,物流、保险、海关等各部门利用跨境电商信息平台也可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信息查询便利,比如企业信用信息、知识产权备案信息、HS编码、班轮作业信息、报关参数、通关状态信息等,各种内嵌的信息交织纵横产生庞大的信息网,既能为彼此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也能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到各自的用武之地。
  (三)完善制度体系,促进跨境电商合规化运营
  健康的跨境电商生态圈必然离不开完善的顶层设计。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阶段通常被认为是“低品质”商品的集散地和规避监管的“灰色地带”,目前我国的跨境电商达到了万亿规模,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其规范发展,需要在现有政策框架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完善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高效简约的通关体系、安全便利的支付体系、灵活高效的金融体系、高速便捷的物流体系、稳定可靠的信用体系、健全全面的法律体系等,以全新的管理视角和方法来促进跨境电商生态圈的发展,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一是构建健全的信用体系,推动各监管部门形成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管理机制。设置诚信档案,定期公布黑红名单,将之应用于确定贷款融资额度、开展业务范围、通关缴税便利等方面,区分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率。借助大数据分析功能构建合理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搭建信用评价模型,为跨境电商构建信用系统、支付系统等提供数据支撑,据此对跨境电商主体进行风险评估,将有限的监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二是完善清单管理制度。建议采用负面清单制度,利用“非禁即入”的管理模式,降低申报查验、检验检疫等监管成本。三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跨国保护力度,实施双向保护,既要确保自身没有侵权行为,也要做好自我保护,防止被侵权,推动国内企业注册自有品牌,鼓励代工厂申请自主知识产权并加强保护力度。四是全面执行全程可追溯制度。落实《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网购保税进口商品质量追溯体系”的要求从严管理。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延长追溯链条,特别是进口商品,接入检验检疫机构的商品溯源系统,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从产品生产、通关到物流配送全链条的监管。
  (四)争取国际话语权,为推进新型全球化发展作贡献
  目前世界经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全球化面临巨大挑战,出台普适性的贸易规则和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成为构建成新型全球化格局的迫切需要。我国应抓住机遇,集中各方面力量,在应用新技术、研发新标准、制定新规则等方面有所作为,尽快设计出能够实现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赢的制度安排,使全球的跨境电商发展格局中能够融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规则。国际合作重点可更多倾向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通关和税收优惠推行至跨境电商领域,协调各国电子商务政策、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在产品质量、物流配送、支付结算、金融创新等方面构建标准化体系。我国已经开展了与土耳其、秘鲁等国的双边跨境电商合作,在马来西亚开始了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设想的首次海外实践,需要随时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以便复制推广。同时,还应该加强与世界海关组织、万国邮政联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签订跨境电商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也可建議WTO尽快开展跨境电商相关领域规则的谈判,同样可以小范围试行逐渐成熟后再惠及更多成员。
  [参考文献]
  [1] 陈文玲等.E国际贸易-下一代贸易方式的理论内涵与基础框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8.
  [2] 于倜.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8(01).
  [3] 何江,钱慧敏,关娇.我国跨境电商研究能量分布与热点前沿知识图谱[J].产业经济评论,2017(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82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