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3-6岁幼儿数目守恒的验证实验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及其儿童智力发展理论,2至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即动作内化阶段,也称表象思维阶段,此时儿童尽管已经可以运用象征符号,但思维仍缺乏守恒性与可逆性的概念。通过对30名幼儿进行雪花片数量守恒实验测试,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会形成守恒概念。但是在3-6岁期间,他们对事物或事件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仍以事物最显著的知觉特征(表面特征)为基础,而不是经过逻辑或推理的思维过程。而且他们只能注意到事物单一维度上的差异,不能同时关注多个方面。
  关键词:前运算阶段;守恒概念;数目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⑴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⑵前运算阶段(2-6岁)⑶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⑷形式逻辑阶段(11-15岁)。皮亚杰发现,前运算阶段的儿童(2—7岁)往往不能形成守恒,他们的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片面性和缺乏可逆性。在此阶段皮亚杰总结出思维特点:缺乏守恒。守恒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所掌握的概念并不因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不到在事物的表面特征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质特征并不发生变化。不能守恒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重要特征。
  所以在3-6岁期间的幼儿,他们对事物或事件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仍以事物最显著的知觉特征为基础,而不是经过逻辑或推理的思维过程。而且他们只能注意到事物单一维度上的差异,不能同时关注多个方面。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不具备守恒能力,思维上具有中心化和非可逆性的特点。他们还没有认识到,当物体的表面现象发生某种改变时,其自身的某种特性仍会保持不变。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突出特点是自我中心思想。皮亚杰说:“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是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儿童认知的潜在的出发点,表现在年幼儿童的思维逻辑、言语和关于世界的表象之中。这个阶段的儿童在大多数场合下认为外部事物就是他直接知觉到的那个样子,而不能从事物的内部关系来观察事物。因此,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很多的错觉。而且,这种错觉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观点中,还表现在儿童的情感、言语和价值观之中。这种错觉典型地表现在“守恒”实验中。
  皮亚杰的其中一个实验先向儿童呈现两排一模一样的钮扣,每排6个,在儿童确认两排钮扣的数量是一样的之后,将其中的一排钮扣间的距离拉大,问被试两排的棋子数是否相同?此时,儿童的回答就会因为年龄的不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区别。本研究旨在效仿皮亚杰的数目守恒实验而去系统探讨3-6岁幼儿守恒观念的形成。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的选取
  在A市某幼儿园里随机选取30个幼儿,其中男孩15人,女孩15人。他们的年龄都在3岁以上、7岁以下,其中小班10人、中班10人、大班10人。
  (二)研究工具
  主试选取20个外观、大小完全一样的雪花片,其中10个黄色雪花片,10个红色雪花片。
  (三)任务设计和实验程序(以小班为例)
  (1)准备器具(小班每种颜色的雪花片各5个,共10个;中班每种颜色的雪花片8个,共16个;大班每种颜色的雪花片各10个,共20个。)
  在空桌面上将雪花片分两横排紧挨着摆放,每排5个。
  主试用手指分别指着两个横排问被试:“这两排雪花片一样多吗?”
  得到被试的答案后由记录员将答案记录下来。之后再进行以下步骤。
  (2)比较
  主试把刚才紧挨着的黄色雪花片码放稀疏。
  主试再用手指分别指着两个横排问被试:“现在这两排雪花片还一样多吗?”
  情况一:若被试回答不一样多,再问 “哪个颜色的雪花片多?”被试回答后再问“为什么这个颜色的雪花片多呢?”
  情况二:若被试回答一样多,再问:“为什么这两排雪花片一样多呢?”
  待被试回答后,记录员把得到的答案记录下来。主试把黄色雪花片放回原状。再继续进行下一个被试。
  中班和大班的实验程序和小班完全相同,只是雪花片的数量不同。
  二、实验记录与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小班数量守恒实验中多数幼儿的回答都是“黄色的多,因为黄色的分开了”。中班数量守恒实验中,男孩女孩各有一人认为红色的雪花片多,一名男孩认为两种颜色的雪花片数量一样多,其他幼儿的答案与小班幼儿的回答一致。大班数量守恒实验中,有两个幼儿认为两种颜色的雪花片数量一样多,其余的幼儿多数认为黄色的雪花片數量多。
  对于大多数前运算阶段的幼儿,都不具有守恒的思想概念,即使有答对的,也不能说明原因。但是从4岁到6岁的这个阶段,特别是六岁的时候,幼儿的守恒概念会渐渐产生,并且有人已经可以说明原因了。
  三、分析与结论
  学龄前的幼儿不能通过守恒实验,他们的思维特征具有三个方面的局限性:
  第一,思维中心化倾向。他们只关注情境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特征。这时期幼儿的表象和言语,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太直接,因而他们紧紧地束缚在他们自己关于世界的观点之中,不能采取更加客观的观点。因此,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很多的错觉。而且,这种错觉不仅表现在幼儿的观点中,还表现在幼儿的情感、言语和价值观之中。例如在本次数量守恒实验中,幼儿只关注了雪花片之间间距的变化,直观地看到了长度的增加,而没有意识到雪花片的数量并没有减少。
  第二,思维缺乏可逆性或灵活性。可逆性思维主要有两种表现:①逆向性或否定性,即当逆向运算与相应的正运算结合时,整体便消去了,如+A-A=0;②互反性或对称性,即当A>B时,则B>A是它的互反。幼儿自身的左右与对面人的左右,就是一个互反关系。皮亚杰认为,运算就是内化了、可逆的动作。幼儿在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都不具有可逆性思维。本次实验主要分析的是处于具体形象阶段的幼儿,他们的思维直接具体,认知依靠具体形象,还未形成可逆性思维。
  第三,在数量守恒任务中,儿童把雪花片开始的状态和变化后的状态看成是没有关联的,忽略了两种状态的动态转移过程。即为改变之前的雪花片是一一对应的,数量相等。但是变化之后,幼儿认为雪花片之间有距离的、变长了的那一组数目多。本实验中通过数目守恒实验的幼儿数量很少,也进一步证明了3~6岁的幼儿仍处于前运算阶段,孕育着运算思维特征的萌芽,因为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幼儿已开始由只注意单维向双维过渡,而这一过渡还预示着运算思维的来临。
  四、理论启示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皮亚杰的守恒理论,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幼儿的思维发展规律与年龄特征,这不仅为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行为,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所以根据皮亚杰数目守恒实验得出的结果就是,应该在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不断打破幼儿认知的平衡状态,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新的平衡,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园的教师们需要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及思维发展特点,仔细观察,因材施教,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高并终身受用的。我们要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在实际的幼儿园活动中运用所掌握的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琳娜,张奇.儿童数量关系认知能力的发生[J]心理研究,2008,1:51-60.
  [2] 林炎琴.3-6 岁幼儿数守恒和长度守恒的发展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6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