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历史论文  > 
  •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培育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行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改革,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设置迫在眉睫。
  关键词: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课程设置
  中華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基因,是炎黄子孙的政治理想和人心所向。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政府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各族人民必须坚守的国家利益和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我们党一直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
  一、深刻认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其多元性和混合性本身就是包容性的体现。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发展成为自在的民族实体,任何一个民族建鼎称尊,统一的多民族的建立都是这个王朝的治理国策。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和斗争中,中国民众不屈不挠、英勇反抗、奋勇前进的精神铸造了一个自觉的中华民族。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中华民族的核心所在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民族跨区域流动增强,各民族同胞走出传统聚集地和其他民族的同胞居住在一起,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各民族同胞共同生活、学习和居住的地方。各种生活习惯、信仰以及管理政策的磨合适应,个体民族意识转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以国家利益统领个人利益。各族群众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对象,要发展经济、健全法制、改善民生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在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同时,各民族意识的普遍增强会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要通过舆论宣传,切实教育引导个体民族意识转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民族团结关乎大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于泰山。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国家所向,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增强民族团结的道路自信。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助,使各民族平等互助、稳定和谐成为各民族群众的目标和自觉实践。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指引。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集聚社会共识,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中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普遍准则。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们面临着梦想和困惑的挑战。在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我们怎样激发向上向善的能量,保持中华民族的一身正气,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神聚气、固本培元的重要作用。尊重各族群众主体地位和价值愿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来引领各族群众的生活和创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
  三、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祖国的认同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最初在我国各民族院校开设,后开逐渐扩展到民族地区高校。我国高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任,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智育,而且要培养大学生的德育,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然而,回顾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的开设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第一,开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的高校仅限于民族高校和民族地区的高校,涉及面不广。接受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学生数量占大学生群体的比例小。这一现状导致了许多大学生欠缺基本的民族学知识,缺乏民族事务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进一步影响了部分学生中国特色民族观的形成。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更大程度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教育。
  第二,马克思民族理论与政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政策意识是影响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教师具备宽厚文史知识和专业知识,有助于生动有深度地讲解宣传党的民族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民族事务、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伟大复兴的高度树立民族社会责任感。因此,培养高素质、强理论、精专业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师资队伍势在必行。
  我们应该通过田野调查、校际合作、专业培训、教研座谈、集体备课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整合资源优化师资结构形成高效的教学梯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拓新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课程的有效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实效性,有专业的理论指导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再内化为对民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三, 加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改革,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设置。
  党的民族理论教育萌芽于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改革开放以后,各民族院校纷纷调整了学科和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党中央对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的重视,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应该走进全国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大学生是知识传承的中坚力量,是党建的坚定拥护者,他们的民族观、世界观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应该是以校内课程教学为主,校外相关活动课程为辅的课程设置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对我国高校的基础课程结构作了规定“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可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必要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组成”。笔者认为,鉴于高校课程结构原有的特点,将马克思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基础课程模块置于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中进行,将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专业课程的模块纳入原有的专业课程,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活动课程安排在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完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设置与体系,才能使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目标得以实现,保证民族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已经明确要求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这为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进入普通高校的课程结构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构筑中华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精神家园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任。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改革,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设置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金炳镐,杨文顺.学术前沿[M].北京:人民论坛杂志,2013.
  [2] 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 潘懋元,中国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178.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A].2015-08-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93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