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克思的人学观及当代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批判了黑格尔把人定义为“思辨的人”这一概念和费尔巴哈提出的“人的类本质”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把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次,他们在对现实的批判中阐释了人的发展方式,指出社会分工、意识形态、政治上的诸多不平等因素都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原因。最后在对未来社会的祁望中敞亮了人的发展方式,指出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实践活动。
  关键词:人学思想;人的本质;自由而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在哲学批判中界定“人的本质”
  (一)对黑格尔“思辨的人”和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的批判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对人的认识问题上,提出‘思辨人’这一概念,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无限扩大了人的理性,强调了思想的客观性,其哲学核心范畴,是客观独立的,是先于万物永恒存在的,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客观精神活动诞生了人。因此,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精神的、自由的、有思想的。故而,黑格尔眼中的人是在精神完全统领下去完成自我意识的使命。而“整个世界的图景不过是绝对精神自己运动、不断外化的结果,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绝对精神通过自身运动获得规定性而回到自身的过程。”[1]马克思批判了“思辨的人”这一概念,提出不能仅仅从思想领域去解读人,也不能把现实的、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人,仅仅归结于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不能把人的解放,仅仅等同于思想活动的解放,而要从感性对象性活动及实践的角度出发,来理解现实的人。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位哲学家,他不满黑格尔对人性思辨的解释,试图以直观经验的方式对黑格尔的“思辨人”进行批判。然而,费尔巴哈对人的解读,是一种抽象的直观,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去阐释“人是类存在物”和人的“自然性”。一方面,费尔巴哈认为感性的自然界是人诞生的基础。“完全与动植物一样,人也是一个自然本质。”人首先是自然属性。同时,精神也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产物。另一方面,费尔巴哈提出了“类”的概念,用“类意识”解释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把人的本质归结于“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本质”,仅仅是简单的类意识,他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而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总结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这样,人证明自己的存在方式,就是看人是否可以进行自由自觉地活动,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因为动物的一切活动仅仅出于本能,而没有意识。
  (二)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发
  马、恩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所指的社会关系,是此时此刻的、一个人拥有的、包括他自己一切社会生产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基础。首先是生产关系,这个由生产力直接决定,在社会关系中起根本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其次,社会关系还包括生产活动中的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这些关系对人的生存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社会关系还包括人在生活生产以及实践中结成的夫妻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这些也是影响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对人本质的新的阐释,内在的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所以,人的本质从来都不是确定的、天赋的。第二,随着生产活动的转变,人的社会关系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就不可能存在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也就是说,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的本质也会发生变化。第三,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因此,马恩破除了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者人的本质,提出人的本质既是具体的、确定的,又是发展的、变化的。
  二、在对现实的批判中阐释人的发展方式
  (一)造成人片面发展的原因
  第一,社会分工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自然经济的经济形态中,男女由于体能和形态上的差别,而在家庭内部形成分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私有制的确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商品经济迅速确立,分工进一步发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出现,使人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生产部门,他们生产不同的产品,活动于某一个特定的部门和领域,他们只会生产某一领域的产品。相应的,他们失去在其他领域探索的机会,其他方面的才能被埋没,就像富士康里流水线上的每一个工人,他们只会生产螺丝钉或者手机壳,日复一日的重复机械地运动。社会分工使人们的生产活动固化于某一特定领域,使我们的劳动成果反而变为统治我们,限制我们发展的物质力量。因此,社会分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他是造成人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直接原因。
  第二,意识形态是人片面发展的一大原因。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样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说明,在私有制下,统治阶级不仅在物质生产领域占统治地位,同样的,在精神生产领域,也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维护的,永远是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反过来,压迫和奴役大多数被统治者,在精神上麻痹他们,使他们欣然接受片面发展的现状和眼前的异化。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压迫,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显现出其虚伪性。但在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它仍旧麻痹人的思想,使人对现阶段的压迫呈现出一种忍从,甚至精神上的认同,失去了反抗统治阶级的革命性。因而,意识形态在特定历史阶段,也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一大重要原因。
  第三,政治上的不平等也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的确立,促使了阶级的产生。当阶级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统治阶级维护其利益的工具。一定发展阶段下的生产力水平,束缚了人的发展,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可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通过强制的手段加深了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也曾说过:“阶级对个人来说又是独立的,因此这些人可以发现自己的生活条件是预先确定的,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个人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在国家中,个人自由,乃是对于处于统治阶级范围内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因为他们天然处于一个阶级。” 因而,在私有制的环境中,政治上的不平等,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发展方式的终结
  人的发展形态到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阶段,已经从对人的依赖过渡到对物的依赖。资本家通过原始积累,剥夺了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并将这些资料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这样,资本家占有一切,而劳动者并不占有生產资料,与生产资料相脱离,资本家实现了对人的控制,所以工人只是重复在某一领域机械的劳动,来维持肉体生存,只是实现了片面的发展。那么,如何消除这种异化,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这种异己力量才能最终被消灭,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最终也变成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枷锁,面临着被推翻的命运。到这时候,重建生产资料共同占有条件下的生活资料所有制就会被提上议程。
  三、在对未来社会的祈望中敞亮人的存在方式
  (一)对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的畅想
  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高级的社会形态,特点是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同时人的思想觉悟也得到极大提高。届时所有的国家机器都将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人们的思想觉悟已经非常崇高,不需要再用强制的手段加以监督了。事实上当国家机器消亡以后,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监督社会成员的了。所以发展到那个阶段,每个人都会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无人监督。而且即使没有人监督,每个人也不会作恶,而只是想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物质已经极大地丰富起来,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届时“按劳分配”的分配政策将被“按需分配”的分配政策所取代,到那时劳动将成为一种自觉自由的快乐。人们的工作或者学习都不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更充分的实现自我价值,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感到快乐。劳动再也不是一种任务或者义务,而是实现人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途径。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这样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这段话准确的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中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的状态。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致力于“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五位一体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大环境。
  经济是基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科技和创新在产品生产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同时,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快创新步伐,稳步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长的格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同时,政治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首先要继续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依法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依法增强社会主义民主,使人们的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使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努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使人们处于一种政治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以后,对文化的需求便会大幅增加。首先,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是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都有学习的机会和场所。其次,应该提高教育的能力与水平,致力于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与文化素养。最后,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同时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
  在此基础上,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要使就业更加充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就是要求人们发挥自己的所长,实现积极就业,在保障自己就业的同时,积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建设做贡献。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消除绝对贫困。同时,要建立基本完善的医疗体系,致力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盛新娣.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探索.2003(03).
  [4] 刘雪璟.《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性探析[J].学理论.2014(07).
  [5] 郭艳君.马克思的历史观的生成本质[J].学习与探索.2010(07).
  [6] 谭培文.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J].江海学刊1998(02).
  [7] 李成旺.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2.
  [8]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9]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0] 薛德震.人的哲学论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邢雪阳(1993.05- ),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人学方面著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24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