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羊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及几种常发羊病的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养殖业迅速发展,羊养殖以其养殖规模大、成本低、养殖技术比较成熟、产品多元化等优势吸引了养殖户的注意,但羊养殖并非一劳永逸的买卖,过程中仍有较大风险,需要养殖户谨慎应对。本文试从几种常见羊疾病着手分析,对羊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式给予针对性介绍与指导,并从卫生管理、疫病防治、饲料改善等方面做出预防羊疾病的探讨与建议,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羊疾病病因;口蹄疫;羊肝片吸虫病;羊急性胀气
  同养殖其他禽畜的过程一样复杂,羊本身养殖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羊需要不同的饲养环境与养殖方法,并且在小羊羔到成羊的阶段里,养殖户每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羊生病,致病原因与病种也有诸多分类,难以全面认识与预防。本文试从几种常见的羊疾病讲起,由不同的发病原因归类为不同病种,并予以针对性地治疗与预防建议,以期能为查阅者提供及时可靠的了解与帮助。
  一、导致羊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生物性因素
  1.传染病。羊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等微生物,它们进入羊体内循环后导致羊体内的细胞发生病变,发病时间短,传播面积大,危害程度高。常见病症为口蹄疫、羊痘、羊口疮等。此外,细菌也是病原体之一,细菌入侵羊体内后也会引发羊传染病,常见病症为布鲁菌病等,同样具有较大危害。
  2.寄生虫病。羊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为寄生虫进入羊体内后引发的羊体器官机能损伤,与传染病的病毒病变不同,寄生虫病的主要作用方式为夺取羊体内营养并释放有害物质,破坏羊原本营养结构,最终使羊营养缺乏而死亡。在此过程中,羊可能因被寄生虫侵袭而出现贫血及消瘦现象,典型病症为羊肝片血吸虫病。
  (二)非生物性因素
  1.内科及营养代谢性疾病。引起羊内科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较常见的几点主要和饲料有关,如饲料质量不合格或饲料配给过程中营养失衡、饲料难以消化或随意变更饲料等。胃病是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内科疾病,例如食物种类单一就会诱发前胃疾病,而饲料种类的随意变更则会降低羊的身体免疫力,产生腹泻、感冒等不良后果。至于营养代谢失常相关疾病则源于羊体内部分矿物质缺失,如缺硒会引起白肌病、缺蛋白质会引起羊酮病等,喂养过程中饲料营养配给失衡是导致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
  2.中毒性疾病及其他。中毒性疾病通常源于羊誤食有毒饲料,如2017年山东寿光百余只羊误食含有禁用农药成分甲拌磷的“毒大葱叶”而引发大量中毒与死亡事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微量元素吸收过多同样可能导致羊中毒事件,养殖人员应对病因做好细心区分。
  二、几种常见羊疾病
  (一)口蹄疫
  口蹄疫多发期为当年九月至来年二月,横跨秋冬春三季,秋冬季节为集中高发期。作为传染病的一种,口蹄疫兼具传染性强、发病迅速等特点,是羊养殖过程中最具危害的常见病症。
  顾名思义,口蹄疫的主要症状集中在羊的口腔黏膜和蹄部皮肤上,发病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体温升高期,病羊体温最高可升至40℃,同时伴随进食不畅、状态萎靡、呼吸急迫等症状;第二阶段为溃疡扩散期,病羊的蹄部皮肤与口腔黏膜等部位会出现大量水疱、溃疡及糜烂现象;第三阶段为病状蔓延期,溃疡部位会从皮肤表面蔓延至感染羊体内的气管与胃粘膜等部位,进而导致各种脏器病状出现,严重者可诱发心肌炎,最终致羊死亡。
  (二)羊肝片血吸虫病
  羊肝片血吸虫病为寄生虫导致的羊疾病,致病原为肝片吸虫,这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大中型养殖区内广泛流传的羊疾病,在我国流传区域中呈北多南少态势。
  肝片吸虫主要寄生在食物中,若饲料卫生管理不到位,极易使该类寄生虫病在羊群中大范围传播。羊在食用含有寄生虫的饲料后,会因被寄生虫破坏体内营养结构而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最终在寄生虫夺取体内营养和在体内繁殖毒素的过程中死亡,死亡时间通常不超过六个小时。
  (三)羊急性胀气
  羊急性胀气的主要原因为过食过饱导致体内气体发酵从而无法顺利排出,如空腹状态下食用过多饲料、进食后过量饮水、饲料本身具有强发酵性等。这一疾病致病原因和病状都明显可查,饲养员可直接通过观察羊胃部是否在短时间内有迅速明显膨胀来确定,如有疑似病状,应立即予以治疗。
  三、常发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口蹄疫治疗方法。口蹄疫有明显体外病状,但不能依靠单一体外病状即确诊病羊所患疾病为口蹄疫。在排除口腔黏膜及乳房、蹄部皮肤并非外力因素受损后,可联合病羊精神状态与走路姿势(如是否有精神萎靡或明显跛行症状等)共同进行判断,若确诊为口蹄疫,应立即联系兽医予以治疗或处置。
  因该传染病发病迅速且传播范围广,口蹄疫的治疗必须秉承“快速有效”这一原则。首先,饲养员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羊传染病的了解与认识,能够及时注意到已感染的病羊并将其隔离封锁,同时协助兽医为羊群中其他羊进行检查工作;其次,饲养员应将病羊所住的羊圈和羊活动场所彻底消毒,防止细菌残留导致疾病复发;最后,对于口蹄疫感染中期已出现体外溃烂的病羊,在注射疫苗的基础上,可遵医嘱同时予以药物治疗外伤,如在溃疡处涂抹碘甘油、青霉素软膏进行杀菌消毒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传染病毒株复杂多样,养殖户在给羊注射疫苗时要注意区分疫苗种类。
  2.羊肝片血吸虫病治疗方法。羊肝片血吸虫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分为两种:急性肝病血吸虫病和慢性肝病血吸虫病。急性肝病血吸虫病由病羊未被及时隔离导致羊群大面积感染引起,慢性肝血吸虫病则是由于病羊在患急性肝病血吸虫病过程中未得到有效治疗导致病情延长,会逐渐出现水肿、腹泻、便秘等症状,最终致羊死亡。
  羊肝片血吸虫病的治疗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及时分离,及时防治。饲养员应在日常养殖中做好羊群管理和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刻隔离,并采用喷药等方式为饲料和病羊活动区域做好驱虫措施,如50000倍液的硫酸铜溶液喷洒等;而在治疗药物上,可选择硝氯酚,丙硫咪唑、三氯苯唑等,其中硝氯酚最为常用,它和丙硫咪唑均对成虫有效,对幼虫驱除效果较差,三氯苯唑则对成虫、幼虫均具有高效驱杀作用,可酌情选用。   3.羊急性胀气治疗方法。普通羊急性胀气可通过民间办法解决,如喂食烟丝促进羊排气等。严重者应寻求兽医指导与帮助,例如使用套管针在羊左端瘤胃部进行穿刺排气等,或遵医嘱喂食定量除酵剂,此类方法应在兽医指导下使用,避免个人执行不慎对羊造成更大伤害。
  (二)预防
  1.加强卫生管理。根据2015年修订的《山东省禽畜养殖管理方法》规定:禽畜养殖者应为其饲养的禽畜提供适当的生存、生长环境(第二十二条);禽畜养殖场应确保废水、禽畜养殖粪便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措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第二十七条)。
  饲养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卫生要求,做好羊活动区域内卫生管理工作,及时清洁羊圈与草场,将羊粪统一收集处理,按照规定排放养殖区污水,以免对人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带来污染与潜在致病因。若有患寄生虫病羊群,应将羊粪统一收集并带到养殖场外堆积发酵,利用发酵中产生的热能集中杀灭粪便中残留的寄生虫,防止寄生虫病再次复发。
  2.加强疫病防护。为了坚决贯彻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的指导方针,坚决守好动物防疫这扇大门,2018年农业部提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凡符合规则的羊养殖专业户都能享受免费为羊注射疫苗的福利,疫苗由国家畜牧局统一发放,这个消息为广大羊养殖户带来福音,为羊养殖经济顺利增长建立了强大的保障。
  疫病防治是羊养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现阶段我国饲养人员对于检疫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够,经常忽略按时检疫,导致养殖过程中疫病传播,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应加强对检疫工作的宣传推广作用,建立完备的检疫机制,从幼羊出生起即将防疫工作落实,最大限度提高羊群整体免疫力;同时在疫病高发的春秋两季,养殖工作者也应主动配合检疫人员工作,落实杀虫制度,尽可能防范寄生虫带来的疾病。
  3.改善饲料品质。饲养员应加强对养殖理论的了解,坚持使用科学手段进行饲养,避免再发生诸如“毒大葱叶致羊死亡”等喂养不良事件。除了要牢记“不喂过期、发霉、含药饲料”等喂养常识并对饲料的质量加强把控外,喂养方式也应根据羊本身情况的不同做出区分,既不能放任羊自由饱食,也不能给予过少饲料致羊无法获得充足营养,既不能只喂食单一品种的饲料,也不能无规则更换饲料种类。虽然羊拥有强大的对粗纤维草料的分解与消化能力,但总体而言,羊的消化系统仍然要比大多数动物脆弱许多,要想把羊养好,饲料的管控工作必须严格遵循规定。
  四、结束語
  综上所述,羊养殖业虽然前途大好,但在养殖过程中仍存在种种复杂问题,需要随时监测,谨慎观察,并在动物医疗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做好救治与防护工作,这对饲养员的工作态度与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对几种常见羊疾病进行分析与探讨后,主要的防治方向已经明晰:做好卫生管理与饲料品控,提高养殖技术与疫病防护意识,做好驱虫管理与病羊隔离,才能有效遏制疾病的发生与蔓延。
  参考文献:
  [1]肖雪梅.羊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及几种常见羊病的防治[J].畜禽业,2019,30(11):111.
  [2]黄秀兰.羊口蹄疫鉴别诊断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01):126-127.
  [3]张建国,李军.羊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及几种常发羊病的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09):114-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456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