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共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缺失的归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共情”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样可以融入政治课堂教学中,以增进师生交流沟通,实现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本文从目前政治课堂缺失“共情”的现状出发,对该现状进行分析归因,以便更好地找出对策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共情 归因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1
  “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他把共情看成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他提出,共情能够消除疏离感,是关系的柔化剂。“共情”一词多出现于心理咨询中,但其实这种人际交往技巧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那,什么是“共情”教学呢,它是指教师重新定位和认识自己在教学中所担当的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充分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通过情境教学等手段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教学目标,最终实现与学生共学习、共成长。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无论是政治课堂教学,还是日常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都需要运用“共情”来完成社会交往。但是在实际政治教学中,即便不断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普通任课老师对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不够深入了解仍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不充足,情感难以产生共鸣,常常无法真正实现主客体的统一。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意识是极为不利的,在实践中难以实现学科素养目标。笔者根据高中政治教学缺少“共情”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问题的几个
  原因:
  一、政治教师面临的复杂学情
  高一是初中过渡至高中的承接阶段,学生身体、智力、心理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思想认知上正在走向成熟,对教师的崇拜和无条件服从也悄然而变,不再仅仅满足于教师言语上简单的认可,渴望来自师长对其观点、想法的认同支持;自然犯错时也不屈服于教师寥寥几句的批评语,但是很多新生无法迅速转变适应,容易出现迷茫无措甚至厌恶政治的情绪。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上,由初中教师的示范讲授转化为高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究学习,更加注重培育學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加需要养成师生共情后引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本领。高一年级政治教师任教班级多,高一教材《经济生活》知识源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文本设置了大量的综合探究活动,课堂上若过多采用活动探究式教学,则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于是学生对于一些抽象概念难以做到高屋建瓴,而教师与学生接触互动的机会有限,一个学期的教学,教师甚至不能把每个学生一一认全,更不用说去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水平、情感需求、行为模式了,这也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共情进行教学的难度。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写过“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心灵不能与心灵碰撞,如何去唤醒灵魂?
  二、教师关于“共情”的认知和表达能力不足
  在课堂上,多数教师会将目光投向聪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多地批评课堂表现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大多数默默无闻的学生总是在教师的视线盲区中。教师对学生行为背后的生成原因不了解,时常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用命令、警告、说教、训诫等方式,诸如“你这样下去还能考几分?”“你自己看吧”……其实,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都充斥着喜悦、忧伤、兴奋、激动、厌恶等多种情绪。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倾听、理解和言语的抚慰,彼此之间的距离就会拉大,学生觉得老师整天同一张脸,完全不理解自己;教师觉得自己苦口婆心,学生不会体谅自己。良好的师生关系都尚未构建,更不用说通过“共情”实现政治教学的素养目标了。教师如果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地共情,那就需要自身在心理知识、理解能力、人格情感等多方面具有较高的素养和演练操作,否则无法切身感受学生的情绪情感,更不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而教师要做到这些,是需要参加一定的专业课程和长期的学习训练的。英国作家笛福曾说过:“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三、政治课堂教学以知识为中心
  高考升学压力充斥着高中政治课堂。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与素质教育如影随形,在高考指挥棒下,教师向学生要成绩,向课堂要成绩,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上,在课堂上通过减少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以增加知识点的强调。比如高一《政治生活》第三课政府板块教学时,讲清政府的性质、职能、宗旨、工作原则。对于老师来说,并不是件难事,但是如何真正实现学生认同并相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将来会采取恰当方式与途径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这理应比熟记知识点更重要。政治课堂尤其高三政治课,常常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尽可能多地输出知识点和答题方法,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关注了解学生的想法。一测试,总是发现考查的知识点都反复强调,类似题型都练过,怎么还是有那么多同学做错,没有掌握知识。其实学生对相关的生活情境无法代入,知识体会领悟不到位,自然做反复,错反复。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人际关系出问题的总是那些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比于我们的教学关系,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无法听到、看到、感受到学生的内心需求,总是保持着高高在上,手握真理的姿态。在一节复习课中,老师拼命往前冲,基础知识点我说了,易错易混点我理了,解题方法我教了,从头到尾一个人往前冲,至于学生在后面跟没跟上,已经顾不上了。知识点连内化都没有做到,更不要说外化为行动了。
  结语
  就目前而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共情”缺失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共情”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的过程,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营造一个充满关怀和理解的共情氛围。对于政治教师而言,应树立共情意识,学习专业的心理知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途径学习提升人际交往、课堂互动等方面的能力;利用充满生活情感色彩的教材,学会将共情运用于教学之中,走进学生的心里,有效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并给予情感的回声,真正实现高中政治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80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