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全面推广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是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是通过教育部遴选的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双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五个方面介绍了学院环境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人在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实践经验,以供相关院校及专业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力资本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然而,由于我国教育机制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不同地区的多个行业普遍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共存的特殊现象,这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等文件都明确指出:大力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完善政策支持,推进校企共同育人。2015年、2017年和2018年,教育部通过遴选确定了首批、二批和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及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共500余家,通过试点、总结、完善推广,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2] 2018年,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通过教育部遴选正式成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试点专业之一。两年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大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为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机开展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一、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践
  (一)深入企业开展岗位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归根结底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的,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必须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基础。我院以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基本依据,通过深入环保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走访兄弟院校相关专业、举办行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过程了解了不同岗位对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要求,调查了环保类企业的运行情况和当前采用的技术和设备。此次调研对环境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等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企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我院建立了环境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来自企业、兄弟院校和相关研究院的多位环境类专家,针对环境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展开深入研讨。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导向、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等流程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建立了以岗位技能为基础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技能课+学徒岗位特色课+职业发展拓展课+学徒集中实践课”的课程结构。
  其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术技能课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使学徒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技术技能,为学徒的职业规划打下基础;学徒岗位特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它是基于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而设立的,符合合作企业的职业专长,使学徒具备合作企业需求的专项技术技能;职业发展拓展课和学徒集中实践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的设立充分考虑学徒的个人发展需求,培养学生适应职场变化的能力。
  (三)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形成“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为指导,通过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招工,学徒工学交替,校企双元育人,形成了“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233”八段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在2018级新生中选拔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单独成班,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确定学生的学徒身份。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合作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由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学生的培养形式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整个教学周期内实施工学交替、岗位培养,实现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实施时采用“233”八段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18级学徒制班为例,学段划分及培养计划如下:
  第1學段(职业认知期):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主要教学场所为学校。学生在学校完成部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此期间企业派专家赴校进行企业认知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合作企业;
  第2学段(职业体验期):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教学场所为学校和企业双方。学生在校完成部分专业技术技能课程的教学任务,之后安排学生入驻企业,进行为期2周的跟岗认识实习,由企业派师傅对学生进行专业和岗位认知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实习岗位;
  第3学段(专业知识储备期):2019年7月至2019年8月,主要教学场所为学校。学生在校完成部分专业技术技能课程教学任务,丰富专业知识储备。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赴校进行专业教学和岗前培训,为下阶段的轮岗实习奠定基础;
  第4学段(岗位选择期):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主要教学场所为企业。学生入职企业进行轮岗体验,企业为学徒指定师傅,按轮训计划对学徒进行轮岗培训。学校安排1-2名教师挂职企业进行锻炼,并协助管理学徒。
  第5学段(岗位技能储备期):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主要教学场所为学校。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合作,完成剩余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任务,结合前期轮岗实践,加强学生岗位技能理论知识,同时企业派师傅赴校进行岗位核心技能培训。然而,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第5学段的学生培养工作通过钉钉网课的形式开展;
  第6学段(专业技能拓展期):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主要教学场所为学校。学生在校完成剩余专业职业发展拓展课程的教学任务,企业派专家赴校进行岗位核心技能培训;   第7学段(岗位成长期):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主要教学场所为企业。根据前期的轮岗情况,安排学徒进行定岗学习,以师傅为主进行定岗教学,并定期向学校反馈学徒及师傅情况。学校安排1-2名教师挂职企业进行锻炼,并协助管理学徒;
  第8学段(职业成熟期):2021年2月至2021年6月,主要教学场所为企业。企业安排学徒进行顶崗实习,以师傅为主进行定岗教学。实习结束前,按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求,由学校、企业和第三方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分环节对学徒进行出师考核,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就业。
  (四)加强校企双师队伍建设,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现代学徒制要求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师资的主体应该是来自学校的专职教师和来自企业的优秀师傅,两者的地位同等重要。[3] 我院在环境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以校企分工合作、双主体育人、职责共担、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建立了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及专业建设的双导师机制。学校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双导师管理办法》,明确了校企双师的职责,规范了双导师聘任条件及程序、双导师培养与管理办法和双导师考核与奖惩办法。
  校企双师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共同构建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共同推进实训设施、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平台等资源建设;共同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此外,校企双师队伍实现了互派互用和资源共享,通过学生实习、定期专业讲座和合作申报课题等多种形式深化校企合作。
  (五)校企共同参与,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我院建立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技能考核方案。此外,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徒制班级的教学监控工作:建立学徒制领导小组,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现场巡视课程教学;在现代学徒制班级中成立“教学督查小组”,负责学徒的考勤,了解学徒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可能或者明显影响教学的问题,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讨论解决。
  二、实践成效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环境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班成立以后,学生通过参观签约环保企业、与企业专家进行座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制定了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专业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
  (二)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培养职业精神与培养职业技能在职业教育中同等重要。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的全过程,企业的优秀文化以及企业导师对工作的态度和职业素养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职业精神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不断深化
  现代学徒制专业的建设强化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我院在现代学徒制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强化了企业的主体作用,让企业真正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激发了深化合作的动力和活力,更好地发挥了骨干企业在产校企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平衡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中存在的矛盾。
  三、结语与建议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生产实践的产物,要求校企双方围绕共同合作目标,实现互惠共赢。我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运行机制。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企业冷,学校热”的现象。针对此类现象,一方面,国家层面应建立较稳定的专项教育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参与院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建伟.在深化改革中系统解决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N].中国经济时报,2020-07-09(4).
  [2] 徐慧.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20,19(5):16-19.
  [3] 宣乐飞.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J].科技视界,2016(26):53,77.
  作者简介:李丹丹(1990- ),女,河南开封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水污染治理;隋聚艳(1979- ),女,山东烟台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水资源保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52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