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知识服务理念的高校图书馆教研支持体系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宇

  关键词: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教研
  摘 要:文章基于知识服务理念,研究高校图书馆如何构建科研支持体系,从精准识别用户需求、精准组织资源内容、精准管理实施过程三个角度,剖析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知识服务效用,助力高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12-0091-0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图书馆要想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只有从服务的环境、需求、理念、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突破传统信息服务的桎梏,为图书馆用户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知识服务。总体而言,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已经发生改变,传统的以文献服务为核心的理念正在被取代,转而成为全领域的知识服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相关规定,高校图书馆有别于一般的公共图书馆,其不仅承担基本的文献服务功能,同时也是高校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基于此,高校图书馆要将重点放在科研服务体系的构建上,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指的是高校图书馆根据图书情报学原理,不断挖掘、更新、整合、应用图书馆资源,为高校用户提供科研支撑,并推动自身朝着资源中心、数据中心、智力中心的方向稳步发展。
  1 高校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的驱动要素
  1.1 技术要素驱动
  1.1.1 领域知识体系的形成。在知识大爆炸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利用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求知,更想对知识加以理解、过滤、应用,这是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产生的知识需求。因此,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知识服务,也促使图书馆不断升级服务体系。对于图书馆“领域知识体系”的研究,我国学者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马费成、王知津、苏新宁等学者都研究了“领域知识体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式,这也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构建领域知识源数据库服务高校用户科研提供了参考。
  1.1.2 大数据技术的推动。目前,图书馆的数据呈现出海量多元的特点,因此,图书馆服务创新有了更多的可能,但海量的数据也给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上看,大数据技术促使图书馆充分调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从各类数据中寻找用户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内容,更好地为高校用户的学习和科研提供服务。例如,高校图书馆结合新技术分析用户使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可对用户行为进行综合分析和精准研判,最终发现用户潜在的需求和兴趣,推动知识服务更为精准化、个性化。
  1.1.3 移动互联网的带动。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其中手机网民达8.97亿。可以说,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的普及为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带来了更多可能,移动互联网技术不仅方便了网民快速获取知识,同时也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效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间接带动图书馆朝着知识服务的方向发展。目前,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版商、数据商越来越多,其中比较知名的有EBSCOhost、Elsevier、汤森路透、CNKI等,推出了一系列移动知识应用,或提供了大量的移动接口,进一步促使图书馆推出移动端便捷知识服务。
  1.2 需求要素驱动
  1.2.1 科研实践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用户群体较多,包括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学生等,这些用户十分关注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动态。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尚未构建基于知识服务理念的科研支持体系,传统的文献服务模式难以满足高校各类用户的科研信息需求,特别是用户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科研资料以及最新的图书馆资源作为参考,也需要专业的知识库提供搜索服务,因此,图书馆需要尽快探索创新型知识服务体系。
  1.2.2 决策咨询的需求。在知识服务理念下,图书馆不仅需要承担基本的知识服务,还需要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这是基于智库理念的图书馆服务升级的必由之路。决策咨询需求要求高校图书馆提供包括基础数据、事实数据、检索服务、整合分析、生成应用等在内的综合服务。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将自身资源转化为可供高校各部门作为决策参考的信息,同时要为学校各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1.2.3 学习过程的需求。身处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高校用户既希望图书馆提供借阅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等最基本的知识服务,也希望高校图书馆提供导读导览、空间服务、新媒体微服务、移动服务等新型服务项目。因此,高校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其实也在驱动着高校图书馆加快构建新知识服务理念下的高质量教研支持体系。
  1.3 数据要素驱动
  1.3.1 资源数据优化的必要性。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进一步保障了知识和文化的有效传承以及文献资源的连续性。但是,信息资源的快速增多也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大量文献资源在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用户提取有效信息的难度。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需求,高校图书馆要重新思考如何挖掘、利用馆藏资源。
  1.3.2 用户数据利用的必然性。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不少高校在校人数已经超过一万人。用户数量增多的同时,高校图书馆内部产生的数据也在增多,包括空间使用数据、阅读数据、搜索数据、参与活动数据等,所有数据的总和汇聚成为高校图书馆用户数据集合。高校图书馆要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知识服务,必须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挖掘、分析,从而提炼出用户标签,包括基本信息、行为特点、互动情况、情景动态等,最终通过用户画像表现不同群体的类型、特点和需求,为提供精准、多元的科研支持服务奠定数据基础。
  2 高校图书馆教研支持体系构建对策分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构建精準教研支持体系,依托各类驱动要素和先进技术,调动现有的文献资源和数据资源,在已经精准获取用户教研需求的情况下,努力提供精准化知识服务,即以用户精准识别为指引,以内容精准分析为基础,以过程精准管理为保障,打造集需求识别体系、数据支撑体系和运行保障体系于一体的高校图书馆精准教研支持体系。   2.1 精准识别用户需求
  2.1.1 依靠技术识别构建精准需求库。高校图书馆要想精准识别用户需求,必须依靠技术驱动,针对每一个服务对象构建精准需求库,摸清教研所需的知识服务需求,确保教研工作获得精准支持。精准识别高校师生用户的需求,图书馆要着眼于对用户进行合理分类,结合用户在图书馆留下的行为基础数据,利用抓取和分析技术,融入日常服务调查获得的数据,使识别过程更加精准化、科学化。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用户识别技术等,其目的在于捕获用户获取文献资料的行为,并进行特征化提取,判断用户的关注信息,从而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确保资源数据供应更富有针对性。
  2.1.2 依靠用户画像挖掘潜在需求。在用户需求识别体系中,一个关键的要素是识别不同类别的群体,这是确保图书馆提供有针对性教研服务的前提。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基础数据反映出的需求、行为数据分析出的需求,配合用户画像技术刻画出不同类别的人群。用户画像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用户类别分析过程中是重要的技术支撑,用户画像技术可以依托静态用户画像和动态用户画像两种方式全面、科学地划分用户群体。静态用户画像主要基于用户静态数据进行抓取、分析,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从业情况、教育情况、研究情况等,根据这些数据构建用户基本模型,形成用户数据库。动态用户画像是在静态刻画的前提下,结合用户在高校图书馆的行为动态、教学动态、科研项目等数据,不断更新用户信息数据,最终达到对用户特征与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动态把握的目的。
  2.2 精准组织资源内容
  2.2.1 构建教研重点领域知识体系。在构建精准需求库、挖掘潜在需求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精准知识服务体系已经具备数据基础。高校图书馆下一步要通过专业文献资料术语,将不同专业、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划分,最终形成契合不同用户兴趣的资源主题词表,构建高校教研重点领域知识体系,通过“主题”和“知识图谱”串联起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知识节点,将用户数据、文献资源、需求数据三者进行互联,使原本无序、杂乱的数据变成有序、清晰的知识系统,并结合师生用户的教研领域,实现数据的准确推送和应用。
  2.2.2 实现需求与资源的精准匹配。为实现用户需求和资源数据的精准匹配,高校图书馆要依托智能化、动态化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个性资源。结合资源主题构建的智能化知识服务平台可以通过用户的需求确定其主题需求情况,进而自动生成资源数据推送方案,并通过元数据映射关系构建,在多元异构教研的要求下对资源进行数据化描述和深度揭示,完成一系列数据资源的精准凝练、知识元抽取、知识元体系构建及知识关联构建后,方便用户线上线下的综合利用。
  2.3 精准管理实施过程
   高校图书馆教研支持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完备的制度建设作保障,确保其能够正常、高效、持续运转。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要构建一套运行保障体系,其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全面精准获取服务效果的评价、反馈与服务过程,从而定期获取用户使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满意度,结合用户的反馈改进知识服务的内容和过程,保证知识产品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二是在服务模式方面要尝试应用嵌入服务、交互服务、立体服务等新模式,时刻和用户的需求保持同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满足用户需求,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的优势。三是高校图书馆要构建一支高素质保障队伍,为知识服务理念下的教研支持体系建设和实施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同时要针对服务队伍工作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适时调整策略,使图书馆服务队伍的人才梯队建设、综合素质培养再上新台阶。
  3 结语
   笔者结合知识服务理念,探析高校图书馆如何构建精准教学科研支持体系,从精准识别用户需求、精准组织内容资源、精准管理实施过程三个角度构建高校图书馆教研支持体系基本框架,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将原本繁杂的图书馆资源数据主题化、层次化、群体化,将庞大的用户群进行分类、标识、刻画,并将资源与用户进行对接,实现用户、需求、资源三者之间的高效流动,有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尹达,杨海平.知识服务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教学科研支持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8):15.
  [2] 任萍萍.5G技术驱动下的智慧图书馆应用场景与智慧平台模型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7):902.
  [3] 李荣,毛玉兰.高校图书馆泛学科化服务探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4):63.
  [4] 刘蓓蕾,袁润.高校图书馆教材文献组织与服务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4):77.
  [5] 赵峰涛.“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的实践[J].中外企業家,2020(20):201-202.
  [6] 徐春,张静,卞祖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本科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12):61.
  (编校:崔 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866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