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运动习惯养成中家长角色的作用生成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娅

关键词:幼儿运动习惯;家长角色;功能定位;生成策略

2016年,我国出台了《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强调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诉求,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优势作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另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提出了幼儿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动作发展目标,并将幼儿体育提升到了战略发展高度。可见,幼儿运动习惯的养成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幼儿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时代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确保幼儿运动习惯养成的长效、长久生成,就成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课题,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一、幼儿运动习惯养成中家长角色参与的价值

幼儿运动习惯养成中家长角色的参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有助于提高幼儿体质健康。根据最新的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显示,1985年至今,我国青少年肥胖率至少上升了10.9百分点,近视率也不断上升,青少年健康水平整體低下。而单纯的学校体育教育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尤其是在没有家长积极介入的情况下,青少年很难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家长积极参与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有目的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能够有效强化幼儿运动参与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进而有效提高幼儿体质健康。

其次,有助于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推进。目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已经接近尾声,在促进健身事业发展、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客观来讲,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依然有大部分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体育锻炼意识淡薄。而通过有效的联动机制,调动家长参与到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中,能够让更多家长意识到幼儿运动锻炼的重要性,进而促使他们利用更多的业余时间与幼儿一道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就可以以点带面地推动全民健身战略的纵深发展。

最后,有助于促进幼儿体育教育健康发展。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幼儿运动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的职责,与自己没有关系。显然,这种想法存在将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责任推给学校之嫌。但实际上,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并非是幼儿园的责任,家庭、社会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只有在相关主体的有效协作下多方参与到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中,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在家长的全面配合参与下,幼儿体育教育才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为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夯实基础[1]。

二、幼儿运动习惯养成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在明确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中家长参与价值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家长角色的功能定位,这样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确保其角色作用的高效生成。

(一)引导者

调查发现,当前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开始在幼儿阶段就开始为他们安排各类校外学习班,但却忽略了幼儿运动习惯的养成教育。另外,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吃好睡好、开心健康就好,同样不重视体育锻炼。显然,这些家长没有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角色作用,而家长对幼儿参与运动的支持引导,是幼儿能否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要想实现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的高效性,首先就要转变家长思想理念,促使他们形成正确体育观,明确自身引导者的角色定位[2]。

(二)辅助者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是教育核心阵地,教师是核心教育主体,而家长则是主要教育辅助。在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中,家长以助手、协助者、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具体教育活动中,可以有效帮助教师顺利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另外,在幼儿平常的运动活动中,家长也是辅助幼儿正确运动、确保幼儿运动安全的重要辅助者。

(三)监督者

在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中,家长的参与作为重要的教育外延,更多时候需要分担教师课下的监督功能,在与幼儿共同完成运动活动或体育作业时,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监督,以确保幼儿真正参与到运动活动中,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全面对接。

三、幼儿运动习惯养成中家长角色的作用生成

在明确幼儿运动习惯养成中家长角色的作用与定位后,园方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思想教育、机制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和释放家长角色的正面效能。

(一)加强动态化家长教育引导

正如上文所述,要想实现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的高效性,首要任务是转变家长思想理念,帮助家长明确自身角色参与的重要性。对此,幼儿园要加强动态化家长教育引导,具体包括:利用家长会进行幼儿运动知识讲座、利用微信群向家长推送幼儿运动指导类文章、聘请专业教师向家长传授家庭体育知识、定期举办亲子运动会等。同时,教师应定期将幼儿的体质健康测评结果反馈给家长,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运动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并督促家长采取有效引导方式,激发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3]。只有如此,才能创设浓厚的体育氛围,以带动家长积极参与,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运动观,打破对传统幼儿体育的认知误区,为实现高效的家园共育夯实思想基础。

(二)构建常态化家园联动机制

要想充分挖掘释放家长参与的教育效能,避免家长沦为幼儿教育的“边缘者”,幼儿园必须构建常态化家园联动机制,将家长参与转变为刚性要求。首先,教师可通过硬性作业要求,督促家长与幼儿一起运动,如要求家长每周至少陪孩子散步一次,并以视频方式反馈给教师,或不定期开展周末亲子活动,活动内容由家长进行线上讨论决定,园方根据家长决定进行统筹安排,并由教师和家长志愿者联手实施。其次,园方要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体育课程建设或活动组织中,在减轻幼儿体育教学压力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家长体育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最后,构建家园联动激励机制,教师要根据家长与幼儿每周的运动反馈,制作相应的《家庭运动记录表》,然后每学期按照家长参与幼儿运动的频次、时长等进行评选,为表现优异的家庭颁发证书,并提供相应物质奖励,以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家园共育合力[4]。

(三)打造多元化家长参与平台

在构建家园联动机制的同时,幼儿园还要打造多元化家长参与平台,让幼儿园和家庭开展的幼儿运动活动得到统筹管理,确保家园共育的长效生成。例如,幼儿园可成立家长委员会,为家长全面参与幼儿园教育管理提供良好平台,深入挖掘家长的角色作用,帮助教师制定完善的幼儿体育教学计划、亲子活动组织方案、幼儿家庭运动作业设计等。此外,幼儿园还要加强“俱乐部”制度实践探索,如成立幼儿足球俱乐部,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到幼儿足球训练中,帮助教师和幼儿设计队名、口号等,为幼儿园组织足球竞赛提供多元服务,这样就能够以点带面地将幼儿园、家庭乃至社区联系起来,确保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体化、长效化生成。

总而言之,在幼儿运动习惯养成教育中,园方必须充分意识到家长参与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动态化家长教育引导、构建常态化家园联动机制、打造多元化家长参与平台等有效措施,充分挖掘释放其正面效能。

参考文献

[1]王丹,朱君.“健康中国”幼儿体育教育三位一体核心教育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231-232.

[2]朱述旗,丁忠.临沂市5到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88-189.

[3]黄循棱,盛晓丹,陈荟.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家长角色定位与参与策略[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1(01):86-92.

[4]冷庆红,黄浩洁.在家庭中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的途径探析[J].青少年体育,2016(04):86-87+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40668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