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曲木伍各 阿牛木支 邓明英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既给高校民汉双语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也给高校培养“民汉兼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和新任务,特别是彝汉双语高等教育惟有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建构历程、实施举措及成效等方面,对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及实践进行探究,从而将人才培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适应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关键词]“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代背景;实施举措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7-0048-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创办了一批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这些高校开设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1]。开展民汉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2],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使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高校民汉双语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要进一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双语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真正实现民族双语教育的大发展。
为适应社会转型和民族地区发展需求,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汉双语教育不断尝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原有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上,不断拓展为民族文学、民汉翻译、民族文化、双(多)语、“民族语言+专业方向”或“专业方向+民族语言”等专业发展模式,“如采取‘民族语文+专业/专业+民族语文’‘民族语文+外Z’等方式,将民族语文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在民族语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专业方向,探索形成了一些具有学校特色又适应各地区社会发展需求的民族语文专业发展模式。”[1]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昌学院等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彝汉双语教育的主阵地之一,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采取“彝语文+专业”方式,主动变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积极探索和实践“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面向一线“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文学、教育、管理、法律、工程、农牧、财务、信息、中医药等方面的高素质彝汉双语应用型人才。
一、“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背景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驱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使得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分层分类,大量高等院校培养的同质化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出现了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冲突。这也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出了相关要求,出台一系列政策,使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以加速地方本科院校真正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15年10月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表明,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要转型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
(二)破解民族地区双语人才匮乏的瓶颈
凉山州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州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人才总量占比远远低于省内发达地区,存在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而且“全州人才队伍的现状是: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分布不均,优势资源产业人才匮乏、高端领军人才紧缺、社会事业(民生工程)人才不足、存量人才有待提档升级……”[4]2018年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实施意见》中的“凉山州十三个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年度计划表”相关数据表明,凉山州2018年至2020年计划定向培养2526人(不含农村实用人才和乡村医生),在职培训65881人,招录招聘13172人,其中包括教育、卫生、农牧、林业、旅游、水利、文化等13个重点领域的人才。[5]可见,凉山州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基层科技文化人才等缺口较大。
凉山州为实施“人才强州”战略,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连续多年实施“百千万”工程、“万民乡土人才”培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讲学等一系列的措施,以缓解教师、医务工作者、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等问题。[6]通过实施凉山籍大学生(研究生)“英才计划”“千名英才・智汇凉山”行动等一系列人才引进的措施来吸引紧缺人才入驻凉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政策也进一步充实了基层人才队伍。但是,凉山州紧缺专业人才往往存在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的问题,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基层新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民族文化产业人才、技术能手、农业科技人才、工程建设人才。所以,需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多学科专业优势,广开门路求发展,主动对接地方行业需求,创新“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强化具备专业技能素质、彝汉兼通、适应民族地区服务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满足省内彝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逐步缓解基层彝汉双语人才紧缺的供需矛盾。
(三)传统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为扭转传统教育与地方需求脱节的现象,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高校虽然从宏观层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不断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彝汉双语教育途径与方法,切实让“彝语文”为载体的各类专业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能够无缝对接,使高校彝汉双语人才更加接地气。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要求学生除了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和人文素养外,更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科思维,要将过去学术型的人才培养体系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由单一学科专业不断向多学科多专业拓展,大力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从过去的教师满堂灌转变为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真正具备社会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422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