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字际关系补充18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庄卉洁 王雪涛

  摘 要 《汉语大字典》在辨析字形、审定字音、考释字义、列举例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收字众多,在异体字字际关系认同方面有所疏误。文章列举其中18个认同失误或缺失字际关系的例字试做考辨,以期对《汉语大字典》疑字际关系疏忽有所补充。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字际关系 异体字
  一、 引 言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以下简称《大字典》)[1]是迄今为止收字最多,最权威的一部汉语字典。在考辨字形、辨析字义、列举例证、字际关系认同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贡献巨大。李国英(2007)指出:汉字数量庞大,如果不加以系统、科学的整理,必然会给汉字的使用带来困扰。无论是历史上的字书、韵书还是现代的字典,都不同程度对汉字的字际关系进行了整理,其中用力最勤,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是《大字典》。但是,也正因收字众多,体量庞大,《大字典》对字际关系的整理难免有所疏误,尤其是对一些疑难俗字未做详尽考释。张涌泉(2005)指出:《大字典》收录了大量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以及与正字关系不明的疑难俗字,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俗字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这为古籍的解读带来了困难,也对现代大型字典编纂的质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
  影响。
  整理、沟通字际关系是文字整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对《大字典》疑难字考释与研究已有一定成绩,如:李国英(2007―2009)“楷书字际关系考辨”系列文章对《大字典》第一版所收56个字际关系不清的字进行考辨;2011年又对《大字典》新收的40个音义未详字进行考证。杨宝忠等(2013)选取《大字典》在字际关系认同方面失误的10个例字进行了考正。何茂活(2018,2019,2021)统计《大字典》在字头下表明“音译未详”的共139例,对其中的28个例字进行考释;熊加全(2016)选取《大字典》在字际关系认同方面失误的15个例字进行了辨正;2020年又对《大字典》字际关系错误情况进行了分类,并考辨了20个例字。此外还有侯佳利(2012)、孙建伟(2013,2014)、张璇(2015)等对《大字典》部分例字字际关系也进行了考辨。时贤对《大字典》的字际关系做了大量的补正,但还有遗漏。本文是笔者在“中华字库工程”[2]整理各家提交的考释成果以及建立字际关系时发现的目前学界尚未考辨的《大字典》中的18个认同失误或缺失字际关系的例字,并对此试略做考辨,以期对《大字典》疑难俗字的字际关系有所补充,不当之处出,请方家指正。
  下文将对《大字典》字际关系认同失误进行分类,各字先引《大字典》释义,在“按”字后列出笔者考释。
  二、 两字本非同字,前人误作认同,《大字典》承袭谬说
  1.
  同“”。《龙龛手鉴・米部》:“~,俗,正作”(3373B)[3]
  按:同“”。《大字典》(3373A):“,同。”《精刻海若汤先生校订音释五侯鲭字海》:“,音,正作也。”“殳”俗书常作“”。又,常讹作“X”,如《龙龛手鉴》“”俗作“”,《字汇补》“”讹作“”,皆其比。故“”当为“”字之讹,《大字典》将“”认作“”,沿袭《龙龛手鉴》之误,未做考证。“”实为“”,故“”当与“()”贤ü叵怠
  2.
  同“漆”。《字汇补・攴部》:“,即漆。”佚名《武梁祠堂画像》:“豫让身以报知己。”(1574A)
  按:同“杀()”,《康熙字典・攴部》:“《隶释》与杀同。”《中华大字典・攴部》:“同杀见《隶释》。《字汇补・攴部》:“,即漆。”“”与“”字形略有不同,从《大字典》所引《武梁祠堂画像》“豫让身以报知己”例的文意来看,“”亦当同“杀”。此外,查阅“”所有形似字形,如“”“”“”“”“”等,无一例外都同“杀()”。《大字典》直接引用《字汇补》结论,并未详加考证,欠妥。
  3.
  同“弑”。见《敦煌俗字谱》。(1576A)
  按:同“()”,《大字典》(2318A):“,同杀()。”《龙龛手鉴・殳部》:“”,“杀()”的古文。俗书“殳”旁、“攴”旁、“攵”旁混同。《文源》:“古(殳)象手持殳形,亦象手有所持以治物。故从殳之字与又、攴义同。”如“鼓”有俗书“”“”“”,“”俗书作“煞”等,皆可比堪。故当沟通“”与“()”的关系。
  三、 两字本非同字,《大字典》误作认同
  1.
  同“珉”。《改并四声篇海・玉部》引《余文》:“~,音珉。义同。”(1209B)
  按:同“琅”。《说文解字》:“琅,琅\似珠者。从玉良。鲁当切。”《集韵》:“琅,古作,俗作非是。”《康熙字典》:“琅,古文,《唐韵》鲁当切,《集韵》《韵会》庐当切,《正韵》鲁堂切,并音琅。”《改并四声篇海》(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图书馆藏本):“音琅,义同。”琅,或因残缺,误认同为“民”。古籍中“良”字形经小篆楷定多作“”“”“”,如含“良”的字“郎”俗作“”、“朗”俗作“”等均可比参。《大字典》据误训错误地沟通字际关系。
  2.
  y侬ng《龙龛手鉴・弋部》:“~,音勇。” 此字疑为“?”的讹俗字。(605B)
  按:同“?(勇)”。杨宝忠(2005)《疑难字考释与研究》认为“”为“?”之俗书,古文勇字。其说甚是。俗书“弋”与“戈”常混,如《碑别字新编》“戒”有俗书作“”,《重订直音篇》“”同“”,皆其例。又、音同,故实为一字,亦即“?(勇)”字俗书,无疑。
  四、 音义完整,《大字典》未沟通字际关系
  1.
  (一) suò《广韵》苏各切,入铎心。又山戟切。①水貌。《广韵・铎韵》:“~,水p。”②水名。今称索河,源出河南省荥阳市南,后流入贾鲁河。《广韵・铎韵》:“~,水名,在荥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索水,亦出嵩渚山,北流入京水。”《山海经・北山经》:“(敦与之山)~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

nlc2022051218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43118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