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喻思维对《高级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转喻不再仅仅被看做是特珠的修辞现象, 而被认为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高级英语》是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而高级英语中蕴含大量的诸如转喻的修辞格。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并能提高高级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转喻思维;《高级英语》;语言教学
  
  1.0 引言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转喻不再仅仅被看做是特珠的修辞现象, 而被认为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英语专业学习中,要学好高级英语这门难度大而且内容丰富的课程, 我们需要了解每一篇文章的背景文化知识, 修辞格以及渗透课文里的写作与翻译技巧。张汉熙与王立礼主编的《高级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转喻现象,而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高级英语的学习。本文从转喻的认知观角度出发,就转喻理论在《高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出一种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级英语教学的新模式,促进高级英语教学。
  2.0 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转喻进行了研究。关于转喻的认识,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局限于修辞层面。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转喻被定义为使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替代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名称的修辞格。从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人们对转喻的研究逐渐从传统的修辞学研究发展到现代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而正是这种认知转向为传统的转喻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相关研究表明,转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有力工具,在组织语言、思维和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同隐喻一样,转喻从传统的词格提升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认知过程,它既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同时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又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在实现语篇连贯的众多机制中,转喻是一种重要的深层或隐性衔接手段,它在语篇层面上制约着语言运用的深层次连贯性。
  转喻作为一种概念现象, 最初是由 Lakoff 和 Johnson 在他们合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转喻被 Lakoff(1987)称为“理想化认知模型” (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 ICM )的一种形式。ICM 是表征交际者概念及语义知识的认知结构, 一个ICM 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ICM 可细分为4种类型: 意象图式、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其中转喻模型是产生类典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 的基础。
  Langacker( 2002) 则探讨了用整体换指称之为活跃区域( active zone) 的转喻。例如: Lucy ate an apple. Lucy 吃苹果不是用整个身体, 而是用牙、胃、消化道等组织, 吃也不是苹果核, 而是苹果肉。Lucy 作为整体转指活跃区域Lucy 的牙、胃、消化道等, apple作为整体转指苹果肉。
  众多学者又纷纷从不同角度对转喻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如 Lakoff 和Turner (1989) 的转喻概念映射观、Langacker(1993) 的转喻认知参照点现象以及Croft(1993) 的认知域矩阵概念,Radden & Kovecses 的概念映射模式; Ruiz de Mendoza Ibanez 的映射与突显结合的模式; Panther & Thornburg 的场景模式; Langacker 和 Bacelona 的参照点激活模式,等等。虽然他们观点各异,但对转喻的基本特征却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3.0 高校高级英语学习现状及高英课程教学理论回顾
  依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开设高级英语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讲授有关英语文体类型、修辞手段、谋篇策略、阅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不同题材、难度较高的英语原文, 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名篇语言深刻的分析理解与欣赏能力。
  目前高校高级英语学习大都采用的是张汉熙与王立礼先生主编的《高级英语》教材。近年来, 很多外语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级英语教学做了深刻的探讨。张明林(2000) 认为交际教学法可以被用于高级英语教学中, 指出在高级英语课程中适当采用交际法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陶文好( 2001) 提出“语篇语法观”―――高级英语教学应以“分析语篇”为主线, 以“意义”为中心, 关注信息的有机、连贯、有效传递。杨志亭( 2003 )指出,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级英语教学过程, 能够使学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 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李美霞、廖运全( 2003) 从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法出发探讨其与《高级英语》教学的关系,帮助学生结合语境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表达的意义, 领会作者的意图。吴红芳(2005) 认为高级英语教学应该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进行。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解释词句之“意”,更在于关注词句之“用”。
  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部教材之所以能够用上十年以上而不被更换, 是因为其所选课文是一些经典之作, 每篇课文都蕴含着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段如一些常用的修辞格( 隐喻、转喻、夸张, 转类修辞等)。其中转喻占有很大的比重,据可靠统计显示,转喻在所有修辞格中占到50%左右,为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转喻思维能够在深层解读高级英语中的篇章, 全面理解作者的思想。因此,就应尽力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方式,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文章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 进一步鉴赏语言。与此同时, 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学习高级英语时, 普遍感到枯燥,对转喻也了解甚少,更无从谈起对转喻认识的系统化。要改变现状, 外语教育工作者就要致力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挖掘学生的潜力, 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能力, 以提高它们学习语言的兴趣,进而改善高级英语学习的现状。因此, 在高级英语教学中, 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转喻思维势在必行。
  4.0 转喻思维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的启示
  4.1 注重词汇的转喻式教学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中存在的转喻主要是集中在词汇层面上的转喻机制, 如以throne 喻王权, 以生理上的变化 felt pale, trembled 喻害怕的情感; 另外还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词汇转喻手段即“词汇化”(lexicalization), 如 scar, nail 的词性活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中, 应采用相应的、灵活的词汇教学手段。
  4.1.1 突显中心语义
  对于词义颇多的词汇,在教学中突出的是其中心意义, 也就是该词始终最突显的特点, 帮助低年级学生利用形象思维认识和掌握众多的词义。比如: chip 本指碎片, 尤指玻璃碎片或木屑, 后来也指fish and chips里的马铃薯(土豆)条,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又作 microchip 或者 silicon chip 讲, 指微型集成电路片( 芯片) ,而所有这些词义都脱离不开它的原义“小碎片”,都突显了它原有的中心语义。
  4.1.2 词汇化教学
  词汇化就是词的修辞意义向字面意义的转化过程, 所谓字面意义与其他间接意义是相互关联的, 是没有绝对界限的; 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是转喻思维的结果, 只是突显事物不同的方面而已。因此, 利用转喻式联想的词汇教学正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在词汇化现象的教学中应该多多展开联系和想象, 调动学生的认知能力,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帮他们记得牢, 学得灵活又扎实。比如由head 的名词本义“(人、动物) 头部”经转喻的作用发展而来的动词概念“居…之首”和“朝着…行进”; anchor“锚”的基本义被词汇化而具有了“抛锚停船”的动词义项等, 都是在基础英语中常见和必会的词义。如果教师通过联系能够使学生懂得很多这种词义的发展和变化本来就是建立在人们的认知方式之上的, 是自然认知的结果, 只是表达的突显面不同而已, 不是人为强加给的, 那么学生就不会再去死记硬背所有单词的词义和词性了。

  4.2 培养学生词汇层次以上的转喻思维
  4.2.1 转喻与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是成年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也是第一语言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与获取国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现代各种各样的英语测试中, 阅读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启发学生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 利用转喻理论指导教学。
  转喻多出现在一些富有鉴赏价值的文学作品中, 对转喻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够帮助读者很好地理解作者的原义, 进而把握文章的问题风格。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适当地提供给学生一些转喻的语言知识, 逐渐培养他们的转喻思维, 以达到透彻理解文学语篇的目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应遵循由易到难, 由表及里的规律指导学生转喻地看待事物。在理解文学语篇时, 转喻主要表现为通过现实的事物及特征重新塑造经验现实中的具体事物与事件。
  4.2.2 转喻与英语写作教学
  写作与阅读的关系最为密切,写作的主要语言输入是阅读。英语写作比使用母语写作难度更大, 因为英语写作会受到第一语言(或母语) 思维方式、认知结构、语言体系与社会文化类型迁移的影响。在进行外语教学时,应认识到第二语言写作的特点, 在教学中运用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语言理论指导学生写作。作为一种最新发展的认知语言学理论, 转喻理论可以被用来指导英语写作教学。调查显示, 无论是考试中所写的作文, 还是无时间限制所写的作文, 学生运用如转喻、隐喻、夸张(hyperbole) 等修辞格的几率不大。修辞格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润色语言, 增加文章的文采。因此,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 树立他们写作的转喻观, 以激励其把所学的转喻理论运用到写作中去。
  转喻是人们的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通过转喻, 我们可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征, 通过部分来表征整体, 整体来表征部分。比如“nurse”这个范畴的原型效应。在我们的文化中, 我们一般会把“female nurse”作为原型的例子, 这是源于我们转喻地用一个突出的次范畴“female nurse”来表征整个“nurse”范畴。说明转喻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思维中。在很多情况下, 人们推断暗含义的能力能够揭示出说话者的话语如何通过转喻指称所指事物或事件的整个内涵。英语写作中, 如果我们转喻地生成一个语篇, 那么语言会显得简洁有力。
  英语写作涉及到很多写作技巧, 比如常用句型、长句与短句的使用, 词汇的精选, 段落的衔接与连贯等。但是, 转喻理论的运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其对英语写作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
  5.0结语
  转喻思维的培养只是高级英语学习(下转21页)(上接19页)过程中的一小部分, 只对高级英语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 要全面地学好高级英语, 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如学习环境、学习动机、教师、教材等。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要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就要全面了解语言构建的机制, 学会一些基本的与认知语言的方法比如转喻, 因为转喻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日常交际中, 更何况是一些难度较大的英语原文材料中。
  培养学生的转喻思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并灵活运用新近发展起来的认知语言学基本知识,在教学中逐步渗透转喻思维,使学生了解本民族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 从而在文化的框架内对事物之间的近似能够进行联想, 在不同的认知框架内对不同的概念或范畴进行心里投射, 能熟练的运用转喻;同时引导学生 要善于总结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特征, 找出在不同文化中转喻使用的共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利用转喻这个工具学习英语,获取英语知识,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Lakoff, G. and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ngacker, R. W.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
  [3]Radden & Kovecses,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 [A].In Panther and Radden.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4] 李福印. 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 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6] 王建卿. 谈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3) : 58- 60.
  [7] 张汉熙, 王立礼. 高级英语(第一册)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8] 张汉熙, 王立礼. 高级英语(第二册)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9]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10]左焕琪. 中国外语教育展望[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54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