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透析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被公誉为是促进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意志民族存亡的基础。从比较视角出发,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与其他两个典型职业教育体系不同的三个显著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变化与挑战以及德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通过重新审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般性特征,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评估。
  关键词:德国;组织变革;多样资本主义;职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2-0091-05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德国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被认为是德国多元化生产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制度是德国制造业继续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双元制”体系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它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以至于许多学者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双元制”体系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企业能否提供足够的学徒培训位置,以维持其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型。本文为了解目前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并预测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轨迹。
  一、比较视野中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也是战胜两个典型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其中一个典型是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综合技能”体系,如美国。在这一体系中,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较低,因此工人获取基本技能的动机是在更广泛的行业和企业中寻找就业机会。另一个典型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所谓“专业技能”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企业大量投资工人的培训。但它是围绕企业的需要而组织的一种职业教育体系类型。与这两个体系不同,德国发展了以职业为基础的集体主义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学校理论教育和企业实践培训相结合,以企业培训为主的体系,是强烈“集体主义”的体现。就企业而言,并非仅仅按自己的需求培训,而是按照劳工组织委员会设立的国家标准进行培训。虽然以企业自愿提供培训为前提,体系依然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技能资格的形成,并且承诺为学徒提供高质量的培训。三个显著特征可以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与“综合技能”体系和“专业技能”体系区分开来,这三个特征也可以为评估目前德国职业教育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基准。
  1 企业参与到国家技能培训体系
  私营部门在青年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许多中小型企业也参与到这个体系中来。在德国,近50%的培训学员在少于50人的企业获得他们的技能。在德国最大的企业(500个或以上雇员)与最小的企业(1到9名雇员)中,培训学员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同,占过去几年学徒培训班的15~20%。世纪之交,受德国一些大企业偏爱的“专业技能”职业教育体系的失宠对于“双元制”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该体系的稳定发展依赖于德国企业的多元化管理。
  2 企业培训遵守国家规定的培养质量标准
  这个特点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以同样的方式组织培训。事实上,德国职业教育体系能够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如何更灵活地组织企业培训。那些期望留住他们所培训学徒的大企业,更倾向于提供单独的培训场所,并使学徒培训与生产过程相分离。相反,小企业更愿意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完成培训,这样他们既可以减少培训成本,也能在完成订单的额外生产中受益。尽管存在这些不同,所有企业培训都必须实现国家规定的培训要求,并且学徒必须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考试以测试他们的技能。国家统一的培训标准使得德国职业教育体系能够保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由于企业的培训权利存在被撤销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学徒培训过程中十分重视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和职业技能管理要求。
  3 国家提供支持,但主要依赖企业的培训资助
  在德国,国家历来坚持认为职业教育是私营部门的责任,政府主要是起到协助作用。当一个企业雇佣一个学徒时,传统的学徒培训便开始了。尽管主要依赖企业培训,国家仍旧以两种方式支持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它赋予企业商会强有力的准公共和准法律权利以监管企业,商会主要通过吸收成员和加强企业之间的协调来实施监管。其次,国家通过资助配合企业培训的职业学校,在促进基本技能培养方面起到直接的作用。这个特点是以企业为基础的“专业技能”职业教育体系所欠缺的。
  总而言之,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三个一般性特征有重要的组织和政策意义。从组织上来看,其本质在于满足德国以职业为导向的集体主义体系的组织利益需求。这种特殊的组织资本需求比市场导向或政府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要强烈的多。从政策上和实践意义上来看,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维护了两方面的平衡:国家统一培训标准的执行和企业现实需求与培训条件之间的平衡,以及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培训之间的平衡。目前这两方面的关系正在进入重新协调期。
  
  二、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变化与挑战
  过去几十年印证的发展趋势,使得德国各利益相关者开始担忧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未来发展情况。其中一些问题是长期和结构性的,例如职业教育的重心从制造业转向了日益重要的服务行业。此外,产品和生产方式的快速更新意味着工人日益需要更广泛的技能。这些变化导致了企业培训成本的增加,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就业率普遍下降。近些年职业教育研究领域里,学者们讨论的热点主要围绕“企业培训位置不能满足青年培训需求”的主题而展开的。
  在1998至2007年的十年中,德国学徒培训位置的数量持续下降,从1998年的609274个下降到了2007年的562816个(见表1第一栏)。其他统计数据却显示了德国职业教育整体乐观的前景。例如,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在学徒培训供给与需求报告的数据显示了体系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这些数字报告从表1的第三栏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虽然该体系自从1998年以来培训供给出现下跌的情况,然而位置短缺基本不超过5%以上。然而,就像Ulrich所指出得那样:这种表面的平衡在某种程度只是停留在不稳定的统计技术层面上。例如联邦部教育研究所(BIBB)报告统计,2005年有48.7%的人正式注册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只有约5%没有培训位置,但实际上没有培训位置的比例高达46%。
  企业培训位置的锐减主要是三方面的因素导致的:
  一是企业培训成本的增加。由于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与新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保持一致至关重要,因此要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刚性进行改革。但是,实施这些改革会增加企业培训的成本,特别是在就业状况不景气的情况下,导致了各种类型企业培训位置的全面减少,并且这一趋势在小企业里表现的尤为突出。
  二是德国东部就业危机导致了培训位置的减少。青年培训需求和企业培训位置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在东部显得特别尖锐。这就不难理解

九十年代德国出现了制造业崩溃和至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尽管政府无论是在资助企业培训还是直接创造跨企业外部培训方面都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作用,东部学徒培训位置短缺的平均水平在过去几年里依旧高于西部10%。在2005年,东部企业外部培训的总数达到25.3%(西部3.6%),并且企业内部培训的12%是由国家资助(西部1.5%)。如果不是因为国家重点补贴和投资创造企业外培训机会,东部的情况会更严重。
  三是处于德国传统职业教育体系核心地位的制造业逐渐衰退。企业内部培训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似乎是因为与制造业在各方面的规模都接近的服务行业没有被纳入传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来。表2说明了服务行业学徒培训落后于制造业的情况(培训人数相对于总就业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金属和电子产品行业的学徒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在初级服务行业的学徒数量强劲增长。但是,相对于就业率较高行业的低基数导致了2007年的学徒比例仍然不到金属加工领域的一半。尽管中级服务行业中熟练工人的数量明显增加,其学徒比例实际上却从1995年的4.0%下降到了2007年的3.6%。
  
  三、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与政策应对
  德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积极应对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的这些问题和挑战,在近些年里采取了多项措施增加企业的培训位置。在企业自愿提供培训的基础上,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促进企业培训。对于不提供培训的企业予以惩罚性征税,但这一战略并没取得很大成效。因此,学徒培训位置实际上通过商业领域的自愿调整,例如企业协会策划增加培训位置以解决严重财政赤字的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受到现实的制约,因此在2005年。政府通过颁布新职业教育法对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新职业教育法最重要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体系的灵活性和重新调整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之间的合作关系。
  首先,新职业教育法通过撤并一级行政管理机构,简化了培训职业和课程的更新程序。这种变化旨在促进培训的现代化,即在不断变化的和新出现的行业,按照市场需求开发新的职业。比较成功的举措是1998年在信息和通讯技术(ICT领域),企业,工会和政府密切合作设立了四个新的培训职业,并且随后被及时采纳。自2000年以来。已相继开发了62个新的培训职业,并且有162种职业实现了现代化。
  其次,新职业教育法通过如何实施厂内训练来增加培训体系的灵活性,包括在“更加模块化水平”③组织培训的可能性。企业仍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培训,但允许在技术、区域或行业需求方面有变化。这些新的灵活性适应并鼓励实践中的变化,例如在ICT(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中,允许“关键能力”和“可选要素”等特殊培训形式。与此同时,在其他行业和企业(如金属和电子产品)中提倡“在更广泛的资格领域提供个性化培训”,这与日益流行的“过程导向培训方法”紧密相连。此外,新职业教育法还针对自身条件较弱的学生。提供了灵活的考核程序,允许学生将中期考试作为期末考试分数计算在内。
  再次,新职业教育法平衡了企业内培训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其中一项规定是,给予各州政府较大的自主权,承认学生在各类学校职业教育的分数。考虑到目前超过190000学徒接受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新法律简化了这些学生参加行会组织的考试管理规则,使参加各种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受益匪浅。然而,行会依然是资格证书最主要的门槛制定者。除此以外,新的法律还规定了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新的合作形式并致力于实现以下几个目标:解决企业培训位置短缺的问题;解决没有能力提供培训企业的问题;在企业培训位置不充足的领域提供新的培训职业(例如在服务领域):解决需要更多理论内容的培训需求。
  四、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特征的重新审视及其未来前景评估
  要评价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在企业和学徒培训中的效果还为时过早。但是,即使最终的结论还为时过早,我们至少有一个评估其改革长远意义的评估框架和基准。因此,本文最后通过重新审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三个特征,来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1 更广范围的企业将纳入职业技能体系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几乎完全依赖于企业自愿提供培训的体系,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德国制造业企业将依然坚定地致力于职业教育培训中。而将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中小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体系的程度。以及服务领域的企业纳入培训体系的程度。一些发展表明这两个阵地也许能够支撑德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例如,2005年的新法律鼓励并进一步促进先前存在跨企业合作的做法,以涵盖必修课程。模块化适合大型企业向其他企业出售培训“模块”,例如那些没有培训条件和能力的企业,以涵盖一定的职业课程元素。此外,如若这些变化能够与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学徒培训模式相结合,便能使它们更容易进入到传统学徒培训至今无法站稳脚跟的新兴领域。
  2 以企业为主的职业培训依然受国家有关技能内容和质量标准的监管
  职业教育体系灵活性的增加可能导致企业试图尽量减少培训的总体成本。这种成本削减当然与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宗旨是不一致的。然而,就像刚刚提到的一些模块化的培训形式,有可能损害宽基础的职业技能模型,因为企业会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更加细化培训范围。这或许是德国企业没有通过放宽培训标准来应对体系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然而,这也可能带来更多的隐患:培训的总体标准会因企业按自身需求组织培训而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大企业中。因此,未来跟踪体系灵活性导致技能获得过程的模块化,或者技术自身解构而带来的新的可能性是十分重要的。
  3 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合作关系以及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平衡
  当谈到职业教育培训,德国人历来担心两个问题:过分强调理论学习而忽视企业实践培训和国家过分介入而制约私人部门培训的积极性。这是他们过去所担心的也是现在所担心的。德国职业教育近来发展趋势中的一个明显转变表现在公共一私营部门在资金和学校工作场所合作方面的平衡。重视学校教育一方面是应对企业培训位置不足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重新校准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比例构成也反映了企业对技能的需求变化,这意味着体系更积极地适应着变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621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