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提升大学课堂效果的几个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桂香 孙继明 齐建辉

  【内容摘要】大学课堂效果怎么样?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更多地从自身做起:重视课堂授课中学生的参与性、活动性;重视与学生的课堂讨论;重视阶段性巩固;将大学的期中、期末考试与平时学习挂钩,改革考试模式;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授课水平。
  【关 键 词】大学课堂 效果 途径
  
  我们所熟悉的大学课堂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曾有人形象地将高中老师与大学老师作了如下对比:一节课讲不了一页书的是高中老师,一口气能讲二十页书的是大学老师……如此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确实也反映出了大学课堂存在一些问题,好多教师“满足于满堂灌,满足于最简单、最原始的教学技术的运用”[1]。这也难怪,长期以来,大学的科研业绩与老师的收入成正比。再者,高校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要素过于集中于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2],这就有失公正,因为学生的眼光与专家的眼光是有距离的。近年来,向课堂要质量,成为许多高校的目标,但很多问题不能短期内能解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与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准备不成比例,当教师的学科知识达到一定的程度,本体性知识的增加就几乎不再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而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学方式、教学技能等与实践性知识相关的素养则起主导作用[3]。那么大学老师怎样做,才能提升课堂效果呢?
  大学课堂由大学老师和大学生组成,如果大学老师不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极可能费力不讨好。而学生们能否对课堂感兴趣,除了自身素质外,与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要求有很大关系。笔者以为,大学课堂应从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发展出发,改进课堂教学和考试方法,使大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
  第一,根据大学生自主性强的特点,重视课堂授课中学生的参与性、活动性。如何吸引大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授课中来,是每位大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首先,问题应有针对性,其次可以点名提问,但应注意平时成绩的高低与回答质量无关,这样学生就不会有顾虑。再者,提问应密切联系实际,只有针对实际的问题,才会促使他们思考,帮助他们对新理论的理解。
  第二,根据大学生有一定知识储备的特点,经常性地布置一些思考题,使学生通过查资料充分地了解相关知识,然后再到课上与教师探讨。相信这一方法不少大学老师都用过,但笔者以为应注意以下问题:思考题应具有发散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把握好课上交流的时间。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回答要点有针对性地评述,做到一语中的,既使学生受到鼓励,又能解决疑问。
  第三,加强阶段性巩固。比起中小学教师的精讲多练,大学老师的课堂更为宏观一些,也许因为是系统性地讲述知识,大学老师注重阶段性巩固的不多。其实对于大学课堂来讲,这个阶段同样重要。
  第四,将大学的期中期末考试与平时学习挂钩,改革考试模式。大学生属于成人这一群体,大学老师需要掌握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既让自己的教学丰富起来,又要避免考试时使学生临时突击。一定将平时学习与期中、期末考试挂钩,改变学生临阵抱佛脚的状态,让大学的学习效率真正动起来,使大学生从平时就对学习加以重视。
  第五,教师应苦练内功。大学生普遍喜欢用心上课的老师:专业知识扎实、有爱心、有教学热诚和教学技巧。知识丰富排在第一位,大学生是带着希望学有所成的态度来听课的,他们希望大学老师有自己的教学个性,讲课的内容富有条理性、逻辑性、情感性,每一堂课都能让他们发出“我怎么没想到”的谓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提高自己的知识底蕴。
  其实教无定法,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认识,以上几点仅仅是个人的一点教学感悟,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朱志平.浅谈师范大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5(3).
  [2]闫瑞祥.高校课堂教学评价要素的反思和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6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