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英语一词多义的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广泛存在,词义灵活多变,用法复杂,其程度远远超过汉语。翻译时一方面必须针对词的联立关系确定词的具体涵义,另一方面需要从上下文关系中瞻前顾后,通观全句或全段去理解词的充分语义。任何死抠词的概念意义以及词典中词的释义,亦或望文生义,都是翻译的大敌。
   关键词:一词多义;翻译;联立关系;上下文关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15-02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里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正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一般来说,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如词汇上的差距、结构上的差距,等等。这就增加了译者在表达上的困难。认为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组或句子,在另一种语言里都有完全一样的词组或句子,这是一个不可能也不符合实际的想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涵义的错综对应情况是很复杂的。英语词义的灵活性,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polysemy)。英语的词义在很大程度上视词的联立关系而定。词的联立关系不同,词的涵义也就不同。而就整体而言,汉语同一个词的词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差别就比较小或并无差别,一词多义现象远不及英语。例如英语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是“故事”。“故事”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单义词,而现代英语的story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词义:
   (1)具有“事件”、“事情”、“情况”、“情形”等义。如:
   This war is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is generation. 这场战争似已成为这一代人的最重大事件。
   It is quite another story now. 现在情形完全不同了。
   (2)具有“报道”、“消息”、“电讯”等义。如:
   Last December, the Post first reported that probes were being made in each of these cities, but officials refused to confirm the story. 去年12月,《邮报》首先报道侦查工作已在那些城市里进行,但官员们拒绝证实这条消息。
   (3)具有“内容”、“内情”、“真象”等义。如:
   Some reporters who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session broke the story.有些没有参加那次会议的记者把内情捅出去了。
   以上还不是、也不可能是story这个词在当代英语中常用的全部词义。
   我们知道,语言中有些词的本身并不具有确定的、充分的词义,其中有些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对之进行词形结构上的分析。换句话说,这些词的确定,充分的语义不在其本身,而必须到上下文中去寻找。正如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理解一句话或一个词,必须通过上下文,不能断章取义。这种上下文关系,英语叫做verbal context。语言学者把这种关系扩而充之,指出除上下文关系外,还有时间关系(time context)、地点关系(place context)、文化背景(cultural background),等等。这里举一个常用的例子:
   Tom passed.
   这句话只有两个词,真是简单不过了,但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理解。首先要问,汤姆在干什么?如果是在踢足球,那就是说汤姆传了球;如果是在玩桥牌,那就是说汤姆及格了……动词pass是个多义词,多义词在各种不同的关系中会有各种不同的意义。一个词是这样,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也是这样。
   在大量的常用多义词中,使中国学生感到最棘手、最困难的要算那些由2—5、6个字母构成的短小常用词。这类小词(动词居多)作用极广,词义灵活多变,用法复杂,现以get一词为例。
   下面是从Stephenson Smith的How to Double Your Vocabulary一书中摘录的一小段文章(P.166)。这一小段中几乎每句都用了get这个小词,可以窥见这类词意思多变的一斑。
   I got on horseback within ten minutes after I got your letter. When I got to Canterbury, I got a chaise for town; but I got wet through, and have got such a cold that I shall not get rid of it in a hurry. I got to the Treasury about noon, but first of all got shaved and dressed. I soon got into the secret of setting a memorial before the Board, but I could not get an answer then; however I got intelligence from a messenger that I should get one next morning, …
   接来函后,不到十分钟,我骑马动身了。到达坎特布里,换乘四轮马车进镇。但一场雨把我浑身淋湿,患了重感冒,一时不易痊愈。大约中午到达财务委员会;要做的第一桩事,就是刮脸换衣。不久,打听到在委员会前树碑的内情。可是,我尚未接到通知。不过,从送信者口里获悉翌日上午会有通知的。
   像get这类小词可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语义,此类的英语多义词不胜枚举,而且有些多义词的词义之多,令人吃惊。如run的词义有上百种,set的词义则更多。而汉语里决不可能找到任何一个词可以包含如此众多而又完全对等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脱离上下文的单个词是不可译的。
   现在在美英报刊上不断出现新词语以及带有新意的旧词语。下面列举两个带有新义的旧词,说明旧词语的新义的发展。
   (1)facility:此词的基本意思是“设备”和“便利”。最近几年,在石油问题发生以后,此词的意思已发展成为金融上提供的便利,即可供借用的基金、贷款、资金供应办法等。
   下例中的facility一词可译为“基金”。
   The U.S. favors a large role for the IMF in dealing with financi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increase in oil prices, even though it opposes another round of borrowing by the fund for the special “oil facility” it established last year.
   (2)chemistry:此词原义为“化学”或“化学变化”,现在有时意为两人或两物相处的方式。此词在下例中可译为“关系”。

   The State Department spokesman Charles Bray said, the chemistry between the leaders of the two governments is good, in fact the chemistry between the peoples had been good. In the same conference, he referred many times to the bad, good or positive chemistry between the peoples and government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词的联立关系和上下文虽然是译者辨析词义时最重要的依据,但这种根据上下文得出的词义判断还必须经过词典(或辞书)的证实或校正。这个过程之所以必不可少,是为了防止译得“想当然”,即所谓“望文生义”,而望文生义乃是翻译中最危险的倾向。望文生义的错误根源在于完全忽视词义根据而粗心地依仗词的形态给人的意念暗示。比如有人将“He is in a class by himself.”译成“他独自分在一个班。”把这里的class译成“班”,显然是望文生义,此处class的词义是“distinction”或“excellence”(出众)。又有人把“He(The President-elect)deliberately shunned all social functions at the White House.”译成“当选总统有意对白宫的社会职能不表示意见。”译者错在对functions一词不假思索,把它“想当然”地看成为“职能”、“功能”,因而将全句译错了。其实,functions在这里的意思是“gatherings”,指“白宫的社交场合”。
   为了避免望文生义,译者必须针对自己在翻译中遇到的一切疑点一一查阅词典,以验证自己根据词的联立关系和上下文作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无误。例如下句中的reach:
   From life to death is mans reach.
   从词的联立关系上看,reach的词义可能是“历程”、“旅程”。慎重的译者在作出这种判断以后就会去查阅词典,以证实自己的词义辨析是否正确、妥当。根据词典,reach有如下一条词义,“Z. an individual part of a progression or journey(WNCD)”,因此把reach译成“历程”是有词义根据的。原句应为“人生历程就是从生到死。”
   这种根据上下方理解和选择词义的原则,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学者早就有明论。现代英国语言学派创始人Firth说过:“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new word.”在我国,林语堂先生早年曾指出:“字义是活的,每每因在文中的用法而变化。”
   总之,一个词孤立地看是多义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却都是固定的、单一的。翻译时不可拘泥于词的概念意义,也不可死抠词典中的释义,而要着意体会作者使用某个词时的真正意图,活用词义,从而准确地反映出原文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罗培基,喻方根.英汉翻译教程\[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2\]王令坤.英汉翻译技巧\[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3047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