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赵元任先生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性贡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贤德 储丽莎

  摘 要:赵元任先生是20世纪享有国际声誉的语言学家,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他的语言学生涯中,最杰出的贡献当属汉语语法方面的成就。其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主要有:在研究方法上,首次采用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在研究对象上,首次将汉语口语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技巧上,首次将汉语语法与韵律特征结合起来研究;在研究体系上,首次提出了有创造性的见解;在研究难点上,赵元任先生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解释。赵元任先生对汉语语法的研究思想影响了数代学者,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赵元任 汉语语法 开创性
  赵元任先生是江苏常州人,是清朝大诗人赵翼第七世孙,是天才的语言学家。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罗常培教授这样评价赵元任先生:“他的学问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和数理逻辑,可是他于语言学的贡献特别大。近三十年来,科学的中国语言研究可以说由他才奠定了基石。因此,年轻一辈都管他叫‘中国语言学之父’。”今天在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对赵元任先生精彩一生进行回顾是很有必要的。赵元任先生一生在多领域成就非凡,这里我们仅撷取他在语法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做些归纳。
  一、在研究方法上,赵元任首次采用结构主义方法来分析汉语语法
  从我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语法的著作《马氏文通》,到黎锦熙提出的“句本位”理论,都是照搬西方传统语法的产物。虽然说这段时间汉语的语法研究有了新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仍没有冲破传统语法的束缚。第一个采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分析汉语语法的是赵元任先生。《国语入门》是他用这个方法全面分析处理汉语的第一部著作,后写的《汉语口语语法》是在此基础上的提升。
  (一)在《国语入门》《汉语口语语法》中,赵元任先生提出了比过去的汉语语法著作更新颖的看法
  1.关于词
  赵元任先生对“词”的定义:词是汉语句子结构中最小的语法单位。他提出“自由字”和“黏附字”两个概念来区分字和词。自由字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黏附字是一个字一定要跟其他字组合才能成为一个词。他还特别强调指出,除了单呼词,所有的自由字也可以黏附起来造成词,而黏附字永远只是黏附的。赵元任先生是从语法的角度,把汉字看作语素,再把语素分成自由和黏附两类,这点对字的认识与传统的文字学不同。
  2.关于构词法
  赵元任先生认为汉语有三种构词法:重叠跟变读、附加成分和复合词,其中复合构词法最重要。他认识到了汉语构词法的这种独特性,所以在他的两部书里都对复合构词法进行了专门论述。他还提出了划分复合词类型的八点标准:轻音与重音、构词成分的自由性与不自由性、构词成分的常用与限用、词汇意义的综合性与词汇性、复杂与简单、内中心与外中心、语法结构与非语法结构、成分的功能,并主要根据复合词成素与成素之间的造句关系把复合词分成五类:主谓复合词、并列复合词、主从复合词、动宾复合词、动补复合词,并指出词的构成成素是最小的意义单位。
  3.关于词类
  赵元任先生认为汉语有词类,并且根据词和词的组合关系划分词类。他认为汉语里,词的功能变动范围即使不比英语大,也会比其他印欧语大,只是变动范围还是有限的。字类是将字以语法功能为标准划分的类。词类也是以语法功能为标准划分的类,这个层级系统可先分为三大类:体词、谓词和其他词类,然后再将其逐一分成各小类。在《国语入门》中,赵元任先生将汉语的词分为名词、助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连词、单呼词(相当于叹词),共九类。到了《汉语口语语法》,他又将汉语的词分为名词、专名、处所词、时间词、D-M复合词、区别词、量词、方位词、代名词、动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共十五类。他把动词和形容词归为谓词或广义的动词。在研究词类时,重视词的语法形式和语法功能,如举出名词的六种形式特征,动词的十二种形式特征,并分别根据这些特征对名词和动词进行了更细地划分。
  4.关于句法
  赵元任先生认为句法是指词与词之间,词组与词组之间的结构关系。从单位的种类来说,句法是指各种词语出现的结构类型。在分析句法时,他借用了布龙菲尔德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的说法。向心结构是指合成短语可能和一个或多个成分一样属于同一个形类,如“看完了一本励志的书”,由动词“看完了”和宾语“一本励志的书”组成,其中“看”又是动词的中心,“书”又是宾语的中心,这种结构就是向心结构。离心结构是指合成短语可能属于一个与任何成分都不同的形类,如“在图书馆里”,由介词“在”和名词“图书馆里”组成,而整个结构又是副词结构,这种结构就是离心结构。他认为汉语结构里的大部分都是向心结构,而离心结构的复合词比离心结构的词组常见。他还认为句法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序和选词又是句法的重要手段,而虚词只是标明结构关系的一种记号。最终赵元任先生提出了五种句法结构:主谓结构、并列结构、向心结构、动宾结构、动词结构连用式,这五种句法结构与复合词的结构相当一致。
  5.关于句子
  赵元任先生对“句子”的定义:句子是文法分析上一个重要的最大的语言单位,是前后都以有意的停顿为界的一段话。他把句子从结构上分为整句和零句。主谓俱全的句子为整句。只有谓语或只有单呼词的句子为零句。在谈到主谓关系时,赵元任先生认为在汉语的句子里,主语相当于主题,谓语是跟主题有关的话,但不一定是指主语所指东西的动作或特性。根据这种观点,他对汉语的谓语和主语进行了分类,谓语分为三类: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名词谓语;主语分为六种:名词主语,动词主语,表时间、处所、条件主语,介词引进动作者主语,介词短语主语,主谓主语。在所有句型中,赵元任先生最重视主谓谓语句,在《汉语口语语法》中专节从八个方面对其内容进行了论述:①主谓结构作为一般的整句:小牛吃草。②大句主语和小句主语的关系:(a)两者之间关系紧密,如“我们班一半人去了常州”;(b)两者之间关系松弛,如“原著我看过简介了,没什么好的”。③主谓结构表示大主语的状态、特征,或有关事件:我嗓子哑了;我脾气躁;他肩背着一个布袋。④原主语加“的”作为简单主语:我的心眼儿直。⑤用形-名谓语表特征:这个人急性子。⑥主谓结构是黏着的:我见了他就头大。⑦大主语表时间、处所、条件:清明时节雨纷纷。⑧及物动词不带宾语:你小题大做了。   (二)在《国语入门》《汉语口语语法》中,赵元任把语言形式作为分析汉语语法的主要依据
  赵元任先生说:“语法是研究一类一类的形式出现或不出现在由别的类构成的框架或槽之中的”(赵元任,1979),也就是说,语法以语言形式及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语言形式的研究要先确定其单位。赵元任先生采用了结构主义的替换分析法,如“主题”“标题”“话题”,“主题”“主将”“主力”中的“主”和“题”可以被同形替换,就是语素。对于词,赵元任先生说:“我们不要求词是一个最小的可以单独的单位,我们只要求它是最小的能够填进某些功能框架里的空位的单位”(赵元任,1979),如“机(器)”“(手)机”,“(笔)盒”“盒(饭)”中的“机”“盒”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是不能填在“这是……,那是……”的框架里,不能单独存在,所以不是词。
  赵元任先生十分重视语言形式的分类。他说:“语法描写的很大一部分是语言形式的分类”(赵元任,1979)。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赵元任先生采用了结构主义的分布分析法来划分汉语的语法单位。如划分词类,赵元任先生找出了各个词能出现的同类环境:能出现在“这是……,那是……”环境中的一般是体词,能出现在“……不……”环境中的一般是谓词。在体词中,能受D—M复合词修饰的是名词,能出现在“在……,到……,到……去”等框架中的一般是处所词,能出现在“在……,到……”框架中而不能出现在“到……去”等框架中的是时间词。在谓词中,能受程度副词“很”“最”等修饰,还可以用在“比N……”等比较形式中的是形容词。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是由若干个直接成分组成的层级系统,每一个较低层级的成分是较高层级的一部分,分析语言结构就是层层找出每个层次的直接成分。赵元任先生在分析汉语时就声明:“以直接成分分析法为研究结构的主要方法”(赵元任,1979)。他认为汉语里大多数的语法结构是一个复杂形式分为两个直接成分,如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词根和后缀,短语和助词。只有少数语法结构有两个以上的直接成分,最常见的是并列结构,如“她温柔,美丽,善良”。
  由上可见,赵元任先生采用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汉语语法是超前的,虽然有些分析不完全符合汉语的实际,但是首倡之功应该肯定(朱林清、刘汉松,1992)。
  (三)在《国语入门》《汉语口语语法》中,赵元任针对汉语的特点完善了结构主义方法
  首先,结构主义语言学,特别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不可捉摸的,在语法分析中可以完全忽略,只要用替换法、分布法等就行。事实上,他们的这种做法会使一些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且不能解决语言较高层面的变化。赵元任先生批评了这种观点。他认为,意义可以帮助语言分析。“通过一般的意义倾向,能找到某些形式特点”(赵元任,1979)。也就是说,语法分析有时可以通过意义的帮助简化程序,找到语言单位的形式特征。赵元任先生还认为,有时意义在区别一些语言形式方面会起到主要作用,如判断“铁路”“铁门”“一杯水”等语言成分是一个词还是一个词组,主要就看这类结构的意义是否专门化了。因为“多数短语的意义是综合的”“多数复合词的意义是词汇的”(赵元任,1979)。上面组合的意义“如果是专门化了,就是一个复合词;如果不是,就是一个短语”(赵元任,1979)。
  其次,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的基础是印欧语言。印欧语言属于屈折语,屈折语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名词有性、数、格多种语法范畴,句子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具有对应性,一定的语法意义表现为一定的语法形式,一定的语法形式代表一定的语法意义。而汉语缺少这种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有时是不对应的。因此,赵元任先生在研究汉语时,同时重视语言成分之间层次关系和意义关系的研究。有这样一个例子:“这个人谁也不认识”,它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关系,只作语言形式上的分析不能解释这种歧义结构。赵元任先生指出,如果“这个人”是施事,意思是这个人不认识任何人;如果“这个人”是受事,意思是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个人。
  总之,赵元任先生在运用结构主义的替换分布法分析汉语语法的同时,注意语言意义的提示、判别作用;在描写语言成分之间层次关系的同时,注意语言成分之间意义关系的考察,弥补了结构主义方法的不足,对结构主义方法的广泛应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在研究对象上,赵元任首次将汉语口语作为汉语语法研究对象
  人类语言起源于口头语言,文字出现后,才有了书面语言。口语和书面语虽相似,但口头语言千变万化,原封不动地把它记录下来是行不通的。书面语去掉了口语中的一些繁枝缛节,比口语精确、严密、规范,但是它部分地改变了实际语言的原貌。因此,必须重视口语的研究,才能真实反映自然语言的实况。
  赵元任先生的《国语入门》以口语为资料研究汉语语法,《汉语口语语法》更注重口语的研究,它是“20世纪中叶的北京方言”,是用“非正式发言的那种风格说出来的”(赵元任,1979)日常说话。在《汉语口语语法》中,赵元任先生把谈话的类型分为八类:1.照稿子念的独白,如一位教授在广播中所作的学术报告;2.剧本里的对话,作者是模拟实际的,但是被无经验的学生生硬地读出来;3.有简单提纲或没有提纲的即席发言;4.连贯的会话,像丁西林的早期剧本里的对话(仿王尔德),或者两位家庭妇女半上午时的电话谈心;5.夹杂着动作的独白,有事件影响着或决定着接下去说什么,如带表演的讲话;6.条件同上的对话;7.在动作或事件中偶发的话语,如在打牌的时候、看打球的时候、宴会的时候;8.在对某一情况起反应的时候,以及忽然想起什么事情的时候,情不自禁说出来的“对了!”之类。《汉语口语语法》是第一本完全以口语语法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赵元任先生虽然长期生活在国外,但他注重汉语口语的研究,对反映自然语言的原貌、汉语语法的研究有着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三、在研究技巧上,赵元任首次将汉语语法研究与汉语韵律研究完美结合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学者就已认识到应结合韵律研究语法,两者“合则双全,离则两伤”(冯胜利,2000)。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冯胜利的《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叶军的《汉语语句韵律的语法功能》等,其中冯胜利的《汉语韵律句法学》标志“韵律句法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建立。在汉语语法学史上,最早发现韵律与语法关系的是马建忠。但遗憾的是,“马氏虽然惊人地发现了韵律的作用”(冯胜利,2000),却固执地将韵律排斥在语法之外。将语法研究与韵律研究结合的典范著作是赵元任先生的《汉语口语语法》,而冯胜利等提出的“韵律句法学”是在它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
  (一)韵律与语法研究
  赵元任先生十分注重韵律对汉语语法的影响,他多年调查与研究方言的经验和音乐的天赋让他对汉语韵律有着极强的敏感性。他在《汉语口语语法》这本书中,贯穿了语法研究与韵律研究结合的思想,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
  (二)韵律与语法单位
  1.韵律与切分确定语法单位
  赵元任先生发现了词的韵律特征,并将这特征运用到了词的界定上。他指出把“词”定义为最小的自由形式并不准确,虽然普通话里重音和字调变化有时可用来界定词,但是用停顿作为界定词的标准更准确。所以,赵元任先生认为词是最小的停顿群。赵元任先生也注意到了句子的韵律特征,“一个句子是两头被停顿的一截话”(赵元任,1979)。所以也可以用停顿来界定句子,如“今天天气好。我想去爬山。”是两个句子,但如果中间不停顿,连起来说就只是一个句子。
  2.韵律与识别区分语法单位
  赵元任先生用韵律特征来识别区分词和短语,短语是第一音节拉长后可以接着说第二音节,而词的音节不能拉长,如“没—山”“煤—煤山”。判断两个自由组合的成分是不是复合词有多种限制条件,首要条件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分读轻声,这也依靠了韵律特征。判断一种形式是不是句子,也可采用句子的韵律特征。一个拥有自由形式的片段是一个句子,而如果这个片段跟另外一个片段结合,并且中间没有停顿,那么这个片段就不再是一个句子。确定词性可用韵律特征作为辅助标准,如识别助词和叹词,它们都没有固定的声调,但是助词是轻声而叹词不是轻声,有各种模式的语调。
  3.韵律与句子类型
  韵律特征能判定句子的类型及其下位类型。判断一个句子系列是复合句还是几个句子,赵元任先生提出三个因素:语调和停顿、副词或连词作为标记、结构平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语调和停顿,如“今天天气很晴朗。我想去踏青。”中,如果“朗”字发全上声,后边有全停顿,就是两个句子;如果“朗”字发全上声,但后边没有全停顿,或“朗”字发半上带拖腔,那就是一个复合句。语调还可以区分兼语句和主谓结构作宾语的句子。兼语句中的兼语如果是人称代词,可以发轻声,也可以不发轻声,而主谓结构作宾语的句子中的宾语总是轻声。赵元任先生还指出主谓结构作宾语的句子中的动词和兼语句中的动词的区别不是绝对的,有交叉,如“我亲眼目睹他偷书。”可通过语调解决这种歧义问题:“他”不念轻声,是主谓结构作宾语;“他”念轻声,是兼语标志。
  4.韵律与句子成分
  韵律特征能确定句子的成分。赵元任先生把句子分为整句和零句。整句在作句子分析时必须确定主语和谓语,但由于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以往在确定主语时更多地凭借了语义。赵元任先生则发现整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有一定的停顿标志,并指出少数有标点的古书中,在三、四个音节长的主语或一两个音节长的主语后会加标点,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他还寻找英语中的例子,如“The sun’s rays meet”与“The son’s raise meat”两个同音的句子彼此可以区分,就因为主谓语间具有可能停顿的标志。
  5.韵律与词语组合
  韵律特征有时候会影响词语的组合。《汉语口语语法》中描写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词组的韵律特征,如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词组,为了使修饰关系更明显,会在两者之间加助词“的”。再如汉语中的副词,除了“不”,其他所有的单音节副词都必须黏着于后边的词语。多音节的副词有少数能单独成句,如“马上”“的确”,但是大多数是半自由的,即允许后边有停顿助词,但是仍然必须有被修饰的动词。这些允许停顿的副词,一般能移到主语前头,充当连词的作用,有些多音节副词,尤其是跟形容词跨类的,连这种停顿都不允许。书中还描述了韵律特征对并列、动宾、动补等结构的标记作用,如并列结构的韵律标记是:①零和停顿,零就是各部分之间没有停顿,一个个列出来,这种标记最简单最常见;有时会加上停顿,如“小花,小草”;②降调结尾,就是在词组的最后一个音节加上一个降调,如“她喜欢唱歌↘、跳舞↘、下棋↘、打球↘,就是不喜欢做家务”。动宾结构的韵律特征是:除了代词,其他词性的宾语不读轻声,除非带对比重音,代词作宾语时照例读轻声。动补结构的韵律特征是:第一个动词没有宾语而第二个动词为“在”或“到”的时候,“在”或“到”一般都是轻声,中间不能停顿,不能插入别的词;第二动词是“成”或“给”的时候,是可轻声,宾语不受限制。
  6.韵律与歧义消除
  韵律特征能消除语句的歧义问题,如“我想起来了。”句中的“起来”都念重音,意思是“我不想再睡了,要起来”,而如果都念轻声,则充当趋向补语,意思是“我想起(某人或某事物)来了”。这是通过轻重音的不同和停顿消除歧义。又如“猪肉”,若中间稍微停顿,则是两个名词的并列结构;若中间没有停顿,则是主从结构,“猪”修饰“肉”。这是通过停顿的不同消除歧义。
  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描述了大量对语法现象很有说服力的韵律特征。虽然赵元任先生对韵律的研究没有涉及各种韵律手段在语言结构中的功能,但他把韵律研究与语法研究结合,开辟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广阔前景。   (h)“着”一般不用于性质动词(②类,⑤类)。“好着呐”“讨厌他着呐”除外,“着呐”是复合助词,不是表进行态的后缀,它跟动词之间可加宾语。
  (i)表示无定过去态的后缀“过”,用于形容词后受限制:“从来没有这么差过”。用于分类动词后也受限制:“从小儿就没像过他娘”。用于“是”后极为罕见:“我从来没是过谁的人”。在助动词后也少:“德语我会说过,可是现在忘了”。
  (j)表示完成态的后缀“了”出现在②形容词和③状态动词之后,以同时有自身宾语(e,f)为条件:“大了三尺”,“病了一回”。这有别于表始现的助词“了”,如“现在老了”。跟“过”一样,“了”也很少用于分类动词:“她姓了李才怪呐!”
  (k)这一列表明各类动词能否用于命令句。命令形式多用于动作动词,即①(Vi)和④(Vt)。形容词用于命令句不多,如“快!”,多数只用于重叠形式,如“好好儿的!”或比较形式,如“小心点儿!”“慢着点儿!”能用于命令式的助动词只有“别……!”和“甭……!”
  (l)“V不V”的问话形式不适用于“有”,但是“有没有”作为助动词时,如“你有没有吃饭?”只有广州话和福建话有这样的说法,普通话是“你吃过饭没有?”不过最近有引进“有没有……”的说法的趋势。对于这个问话的否定答话是“没有”,但肯定的答话必须是“吃过了”。
  2.赵元任把形容词分为四类
  ①简单形容词和复杂形容词。简单形容词包括单音的如“好”“黑”“亮”,双音的如“美丽”“聪明”“善良”。复杂形容词包括a.重叠式:“好好儿”“密密麻麻”“古里古怪”;b.带生动后缀:“暖洋洋”“傻不愣登”;c.带类似前缀的强势字眼:“雪白”“笔直”“火热”;d.带程度副词或构成并列式:“很好”“美丽善良”。
  ②可比较的形容词和不能比较的形容词。这种分法跟①差不多,数量上可比较的形容词极多,不可比较的形容词很有限,除非连“又高又大”这类短语也算上。
  ③绝对性质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和相对性质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绝对性质形容词如“圆”,“空”“对”。从逻辑上讲,可以这样分:一个东西或者是圆的或者是不圆的,一句话或者是对的或者是不对的,但一般说话不是这样的,人们说“很圆”“最新”,“你真对!”相对性质形容词如“高”“矮”“胖”“瘦”。
  ④修饰形容词和表述形容词。多数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作谓语,它们是修饰形容词。严格说,没有只能修饰名词,不能作谓语的形容词。有少数形容词只能,或主要作谓词,它们是表述形容词,如“够”,“我们人多茶碗少,茶够了碗不够”,要行成对。
  3.赵元任把有关联作用的副词看作副词性连词
  要区分副词性连词,即同时是副词和连词以及副词兼属连词,即有时是副词,有时是连词。如“你去我就去”中“就”修饰“去”,同时连接后果小句,这里的“就”是副词性连词,大多数关联副词都是副词性连词。另一方面,“他所以生气是你没去的缘故”中“所以”是副词;“你没去,所以他生气了”中“所以”是连词,“所以”是副词兼属连词。可是副词性连词和副词兼属连词不对称,“他也去”中“也”是副词,“他也来也去”中“也”是副词性连词。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旷世奇才”的赵元任先生,在汉语语法园地里,他从研究的方法到研究的对象,从研究技巧到研究体系,又到研究的难点,都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开辟出了新路子,提出了新见解,为汉语现代语法学的深入发展作出了极其可贵的贡献。中国汉语语法大师王力、吕叔湘、朱德熙等都是在赵元任先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语法的研究进行了发展。他们不仅清晰地阐释了赵元任先生的观点,还在秉承赵元任先生严谨的学术作风,丰富的研究思想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表了更具传承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结合当今的汉语语法现象,作出更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汉语语法研究。
  (本文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中吴文化研究所研究成果;本文借鉴了朱林清先生等关于赵元任研究的成果,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苏金智.赵元任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2]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赵元任.北京口语语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
  [4]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M].丁邦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叶军.汉语语句韵律的语法功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7]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8]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9]王力.王力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尉迟治平.悼念赵元任博士[J].语言研究,1982,(1).
  [13]薛凤生.汉语句式特色之成因[J].语言科学,2004,(6).
  [14]安华林.汉语语法研究与“赵元任传统”[J].南京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5]谢同,黄成洲.论赵元任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现代汉语的贡献
  [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6]朱林清,刘汉松.试论赵元任对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J].南京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17]徐通锵,叶蜚声.“五四”以来汉语语法研究述评[J].中国语
  文,1979,(3).
  [18]冯雪红.浅议赵元任语言研究的态度与方法[J].常州工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9,(6).
  (赵贤德 江苏常州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吴文化研究所 213001;储莉莎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213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3984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