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敏杰

  近年来,为了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满足企业生产建设及服务领域的多样需求,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不断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层档案人员踊跃上报编研课题,平均每年完成近二十余项编研成果。笔者通过对近几年中原油田及其他兄弟单位档案编研工作的深入研究,深切感受到基层档案编研工作仍存在一些误区,在此提出,以供讨论。
  1 基层档案编研工作误区
  1.1 重效益,轻价值。由于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重点是为企业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技进步服务的,因此,编研成果能否为企业生产创造效益不可避免地成为衡量编研成果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准。特别是在具体评选工作中,如果有被服务单位利用效益反馈证明的成果,其得分将更高。
  1.2 重单干,轻合作。基层档案工作者在做编研课题时,一般仅仅是立足于本档案室的馆藏来开展的,一方面,是因为档案员身在基层,对各方面信息了解得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尽快出成果,减少资料收集的麻烦。例如,《中原油田对外工程服务发展历程》这个编研成果,是由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涉外档案室完成的。对于一个基层档案室来说,这个编研课题做得非常好,在档案管理处年度编研成果评比中还获了奖。但仔细研读其内容时会发现,内容相对单一,不够全面,仅涉及钻井、物探等中原油田外部工程服务项目,而缺少了地面建设、勘察设计、测录井等工程项目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保管范围不同的缘故,该档案室保管的对外工程项目档案仅涉及钻井、物探等领域。
  1.3 重数量,轻质量。由于档案编研是档案管理工作深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为了鼓励基层档案室大力开展编研工作,在很多单位有无档案编研成果被作为档案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档案管理处二○一三年档案编研工作大纲》中就有这样的规定,“获奖成果可作为单位或个人在今后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活动中的成果依据”。因此,不少基层单位由于考核工作的需要或个人职称评审、晋职的需要而急功近利,仅追求成果数量,轻其质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档案编研工作将渐渐偏离其正常的轨道。
  1.4 重编研,轻利用。很多优秀的编研成果做出来,然后参加了评奖,就再没下文了,似乎一项编研工作就此结束了。这种现象可能比比皆是,每当看到自己辛苦做出来的成果被束之高阁,相信每个档案工作者内心都是无比失落的。由此可见,要提高档案编研成果的利用率的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恐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需要档案工作者不断努力,慢慢地加以改善。
  2 几点建议
  2.1 提高认识,加强督促。笔者认为,编研成果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其社会文化价值更不能忽视。因此,企业档案部门应当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改变过多关注编研成果的现实利用价值与经济效益价值倾向,加大弘扬档案编研成果社会文化价值的力度。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加强档案编研的业务指导,使基层档案人员树立正确的认识,并在课题立项的思路及具体实施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对课题的完成时间做过于严格的要求,同时,业务指导部门要加强对课题每个阶段进展情况的督促工作,对于某些比较好的老课题,可以继续深入挖掘、完善,做精做细,真正做成精品,而不是单凭数量取胜。
  2.2 统筹协调,有效指导。在实际工作中,要想把一个课题做精、做细、做全,需要多个基层档案室进行合作,共同收集资料,协作完成,但组织协调工作是一个基层档案室是很难完成的。因此,笔者建议,必须充分发挥上一级业务指导部门的统领作用。在各基层档案室上报编研课题立项初期,业务指导部门应该提前介入,有效指导每项课题的完成,特别是针对内容不全面的课题,可给予明确的改进方向和意见。档案部门还需要不断拓宽合作的范围,不要仅限于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本企业,要迈开步子走出去,不断加强横向与纵向的多领域合作,走上联合编研、合作编研之路。
  2.3 加大投入,创新服务。目前,档案编研成果主要以书籍的形式存在,其传播途径也非常狭窄,所以,企业事业单位要加大编研工作的资金投入,将优秀的编研成果印制成书籍,再刻录成光盘,扩大发送范围,上网发布,等等,增加编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来加大传播范围。同时,加强编研成果的交流,特别是上级档案部门多开展编研成果的展示、交流活动,有助于拓宽眼界,相互学习,丰富馆藏。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 来稿日期:2013-04-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4322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