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述后喻文化背景下亲子关系的新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贝蓓

  【摘 要】近代以来,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递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以年轻一代为主导、“文化反哺”为特征的后喻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在此文化背景下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后喻文化;文化反哺;亲子关系;策略
  代际文化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差异,在文化人类学家米德的名著《文化与承诺》中,米德根据文化传递的不同方式,将人类社会由古及今的文化发展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晚辈向长辈学习是前喻文化;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分别向同辈人学习;晚辈反过来是长辈学习的对象就是后喻文化。近代以来,三次技术革命带来的浪潮不仅改变了物质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文化传递模式,人类历史上长期以来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递模式。即长辈将他们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的晚辈,使社会进入“代”的时代。晚辈已不再是长辈生活以及文化的继续。在晚辈们自己所独有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环境之中,晚辈构建他们特有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从而与长辈形成质的区别。特别是在以电脑技术和各种新媒体、新事物层出不穷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网络文化下成长的晚辈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可以接受大量知识、信息和事物,他们正在超越长辈并拥有更多的知识和话语权。
  一、后喻文化产生的原因
  一直是被影响和教化的晚辈能够反客为主充当教化者的角色,是因为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代像他们一样经历着如此巨大和急速的变化,也没有任何一代能够像他们接受和吸收眼前巨大的社会变革。后喻文化产生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后喻文化的社会条件
  1、不断创新的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化发生变迁的根本原因。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是后喻文化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在后工业化时代,瞬息万变的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使人类进入以网络为标志的信息社会。信息网络技术为年轻的学习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递模式被打破了,在后工业化时代,以信息业为主导的物质生产方式,拓展了物质交换和信息沟通的空间,为后喻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手段。
  2、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型载体
  后喻文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和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导”,显然计算机和网络为后喻文化提供了技术条件。
  文化传播载体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文化的传播方向。在主要由印刷媒体承担文化传播功能的时代,由于文字的习得成为文化习得的前提,且年龄与文字积累量有整体上的同步性,故长幼、师生之间事实上存有文化传播能力的差别。长辈、教师自然地成为知识和权威的化身,扮演传播者角色。此时,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使社会处在前喻文化时代。电子媒体出现后,虽年龄和生活阅历对公众选择电子媒体上的文化信息有影响,但视、听感受能力和形象加工能力的“早熟性”弱化了这种影响,对于电子媒体的内容,晚辈和长辈的选择和识别能力相同的,他们之间能够相互的交流和影响。所以造成了长辈的权威地位在新型载体的形态下,很难得到巩固,这样就有利于并喻文化的特征在这种文化传播中形成。
  (二)后喻文化时代的主体条件—新新人类的现代性素质
  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第五代人”, 90年代中后期进入青春期的新一代,称其为“新人类”、“新新人类”。他们成长和生活在新技术、新事物、新规则不断要涌现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培养了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对传统观念、权威的批判能力,从而促使了整个社会教育背景和思想的进步。这样的进步使平等、尊重的对话和沟通成为教育的主流方式,作为晚辈的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得到了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各种技术的进步,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高了。总而言之,后工业时代以来,作为晚辈的青少年的现代性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求新求知、自信、自主、、平等和独立意识等方面。青少年的现代性素质使他们赢得了“文化反哺”的机会和能力。
  总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会随着社会的急速变迁而日益呈现出来。面对社会一系列迅速的变化,长辈们会不知所措,感觉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长辈们的知识、生活经验在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已变得落后和传统,适应社会变化变得困难。“新新人类”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且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性高,同时接受能力强,能快速的适应社会的变迁和新事物。这些条件都为后喻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影响亲子文化反哺的因素
  在解释文化反哺的形成时,有些学者只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进行解释,但由于社会变迁只是文化反哺形成的外因,并不能全面的解释清楚文化反哺的形成。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并确实对我们家庭的待机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形成了文化反哺现象,挑战了我们传统的代际传承模式。但研究表明文化反哺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出现了,有一部分家庭甚至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即文化反哺不具有普遍性。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家庭中长辈和晚辈的某些因素促成或阻碍了文化反哺的形成。影响亲子文化反哺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父母受教育程度
  有研究表明家庭中出现了文化反哺现象,作为长辈的父母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所受文化反哺的程度越高。对于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因为其文化程度太低,子女不屑与其交流,失去了对其文化反哺的兴趣。同时顽固的父母的权威观念,也阻碍了子女对其的文化反哺。相反,对于受到较高教育程度的父母,一般情况下更容易或更有机会接触和接受新的事物,同时子女对父母的反哺也多是对一些新事物的了解、使用,一些新的思潮和观念;在处理与子女的关系上,平等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扮演子女朋友的角色,接受子女的文化反哺,这样更利于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差异,同时还增加了子女的自信心、成就感和创造力,而父母对自己长辈的地位保持了充分的自信。   (二)子女的代际特征
  在出现文化反哺现象的家庭中,子女大部分是八十年出生的。八十年出生的人,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文化氛围趋向民主多元化,成长和生活环境优越于上一代,同时他们的知识面更广,自我意识更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更高,相对于他们的父辈,他们更能适应这个变迁的社会,特别是社会文化的变迁。
  (三)子女所处年龄阶段
  因为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优势,所以子女所处年龄阶段必然对文化反哺产生影响。婴幼儿阶段,子女的知识量和结构明显比不上父母,所以子女对父母的反哺往往也不是知识性;但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子女创造力非常丰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心里最强,同时也是最童贞的阶段,他们对父母的反哺是心灵和品质的反哺。少年阶段,子女的年龄增长,文化程度和思想也随之增加,子女对父母的文化反哺多是新知识、新事物,和如何使用新器物上。青中年阶段同样会有这种特点,但不同的是青中年阶段比前两个年龄阶段子女的思想更为成熟,也开始形成或已经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所以在这个阶段,子女多是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对父母进行文化反哺。
  (四)亲子关系类型
  平等、民主、融洽的亲子关系,也是形成家庭文化反哺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家庭亲子关系比较融洽时,家庭中更容易出现子女对父母的文化反哺,而父母处于权威的家长地位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家庭则很少有文化反哺的现象出现。这是因为父母的权威性,使他们放不下家长的架子和威性,向子女请教新知识,这样就阻碍了父母与子女的平等交流,进而阻碍了子女的反哺。父母对子女百依百顺,这种溺爱型的亲子关系容易造成子女骄纵自大的心理,在他们看来,新事物面前父母是“老古董”,没有必要和欲望跟他们交流,自己也不屑将自己的优势反哺给父母,最后导致文化反哺不可能发生。所以亲子关系的类型也关系到家庭文化反哺的发生。
  三、在后喻文化背景下培养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策略
  (一)放下长辈家长的架子,尊重子女,善于发现和倾听子女的心声
  作为长辈、家长,没有哪个父母是真正百分之百的了解自己的子女。父母要真正地了解子女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首先必须学会用平等、尊重的心理去面对子女,了解和认同子女的任何行为表现,去观察、满足自己的需求,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他们的感觉,并合理、适当的回应他们,这样才能使子女体会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是希望和他们交流的,是希望帮助和了解他们的。
  在与自己子女的沟通交流中,父母应放下家长的威性,充当子女的朋友角色,去倾听他们的观点,然后友善地同他们交流观点和相互交流,不能一味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子女。现在的孩子很懂得民主观念,很重视自己的权利,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父母应当多听取孩子们的思想和意见。父母不是孩子本身,父母只能给子女提供建议,不能左右或决定子女的选择或和前途等,让子女按自己的喜好和天性去成长,快乐地成为他们自己想成为的自己。父母应多同子女沟通交流,要多给子女向父母表达自己,倾诉苦恼的机会。
  (二)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养观念,允许子女扮演家庭重要角色
  我们现在处于变化万千的信息时代,作为信息时代的家长,应该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子女已经摆脱了传统思维方式和经验的束缚,具有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广阔的思想,他们更希望能在长辈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更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家长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给子女提供充当家庭重要角色的机会,同他们探讨和教会他们处理一些家庭事务的方法,让他们独立完成家庭事务的处理。这样不仅能增加子女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还能培养他们处理事情和生活实践的能力,使他们能完善自己,将来能更从容的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注意长辈家长的示范作用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长辈,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长辈家长的示范作用,时刻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父母要做到言教与身教的统一结合。当孩子惹是生非、斗殴打架的时候,父母长辈要检视一下自己是否经常用无力解决问题,是否经常对孩子进行体罚;在埋怨孩子做事磨蹭、自理能力差的时候,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在生活没有给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自己包办、溺养的太多,导致子女缺乏独立能力;父母还要夫妻间、其他家庭成员之间保持良好、融洽的关系,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家庭的爱,对家人的关心等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才是对孩子有利的。
  (四)创建学习型家庭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变化飞快的特性,信息时代的家长要把家庭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即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家庭就是要全员学习、生活化学习、自主学习、共同分享和成长。在创建学习型家庭中,父母长辈要构建学习的环境,在家庭中要配备一定的学习设施,创建相互尊敬、民主、温馨的良好家庭氛围。学习型家庭的代际关系是相互平等的,两代人相互影响,更加重视精神分享氛围的形成。父母与子女在一起要分享成果和喜悦,一起分享困难和苦恼。这样家庭氛围才会更加温馨,子女在这样的家庭中能更懂得理解、尊重和关爱。
  参考文献
  [1] 米德著,周晓红,周怡译.文化与承诺[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 吴丹等.文化反哺与代际传承模式的更新[J].文教资料, 2005.
  [3] 孙远.信息时代青少年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4] 李莹.信息对称环境下家庭教育的后喻文化特征[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5] 翟爱萍.“向孩子学习”之管见[J].伤害教育科研, 2007.
  [6] 宋爱芬.后喻文化时代的社会条件与社会影响[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4521461.htm